◎李海艷
來太溝村精準扶貧考察紀實
◎李海艷
2016年5月18~23日,我參加了來太溝村扶貧考察第一小組為期5天的扶貧考察活動。雖然只有短短幾天的時間,但在鄉(xiāng)村生活最直接的親身體驗中,足以讓我對今天的農(nóng)村現(xiàn)狀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認識,也收獲了一些感悟。
5月18日早晨7:50我們坐上了開往承德的長途客車,直到下午3:20才到達圍場,隨后我們又換乘開往來太溝的小客車。從圍場到來太溝的路極其顛簸,一個坐在后座的女乘客實在受不了,寧肯站到車廂中間。中途上來好多拿著大包小裹的人,從他們的聊天里得知他們是到外地幫忙種地打工返鄉(xiāng)的當?shù)厝?,每年這個時候應該都會成群結隊的出去打短工。聽得出來他們對打工收入還是比較滿意的。又過了一個多小時終于到了來太溝村的村口,步行到村里還要20分鐘的時間。到了居住地,不巧房東出去了,我們又在大門外等了半個多小時才進了屋,此時已是下午5點半了,中午只在車上吃了一些面包香腸的我們已經(jīng)饑腸轆轆了。來不及休息我和王媚來到廚房,打了半天煤氣灶也點不著,只能用大灶。掀開大鍋,一股異味撲面而來,由于長期不用鐵鍋里生了蟲,已經(jīng)無法使用了。好在事先我們有備而來,帶了好多方便面。這時我們更認識到了未雨綢繆的重要性,凡事都要做一些最壞的打算。雖然簡單,但總算填飽了肚子。接下來“住”的問題又提上日程。首先要完成的任務是燒炕,長期不用不燒炕又潮又涼,根本沒辦法睡人。我們住的地方柴禾有點潮,結果濃煙四起,放煙放到半夜才躺到床上。此后幾天,吃住都是我們必須面臨的生存大事。我們組共有師生10人,每天我和王媚是專職廚師,李曄還客串了幾次大廚,學生們也幫忙洗菜。即使這樣,我和王媚仍然覺得每天忙得不可開交。我們住的地方接連幾天燒炕時都會冒煙,每天都得半夜才能進屋,起床后從里到外一股煙熏味。
這次考察讓我更深刻地認識到了衣食住行對于人的基礎性和重要性,關注民生是國家發(fā)展中任何時候都不應忽視的中心內(nèi)容。
習慣了城市中的熱鬧喧囂,在來太溝的日子最明顯的感受就是寧靜,白天路上也見不到幾個人,夜晚更是很早就家家關門閉戶。出發(fā)前我們曾經(jīng)想帶幾部電影在晚上露天放映,到這里才發(fā)現(xiàn)這種做法根本就是擾民。一天晚上我們8點多去投影打字,屋主人還感到驚訝,問我們怎么這么晚還工作。要知道即使夜生活不是很豐富的秦皇島夏天8點鐘也是人聲鼎沸、車水馬龍的時間啊,城鄉(xiāng)的人們真是生活在不同的時空中。
生活環(huán)境的差異也是從廁所到廚房。每家的廁所都在戶外,沒有室內(nèi)廁所,也沒有坐便,都是蹲便。好一點的圍墻是四面遮擋,有頂棚,還有一些蹲下后還能看見人的上半身。廚房里沒有自來水,都是自家安的水泵直接抽取地下水,用大半個人高的水缸存水,上面用簡易的蓋簾遮灰,也不知多長時間會刷一次水缸。廚房也沒有下水道,所有廢水直接倒在戶外露天的地面。垃圾用尼龍絲帶裝著放在院子里,裝滿后才會自家拉到村頭倒在露天河道里。
剛來時我們還很不習慣,但很快我們也適應了戶外的廁所,習慣了往院子里潑水,開始把垃圾扔到露天地。不是我們不講衛(wèi)生,也不是我們沒有公德,缺乏環(huán)保意識,而是所有的理念在現(xiàn)實的存在面前無能為力。城鄉(xiāng)差別最根本的不在文化,不在意識,而是生活方式。

貧困的因素有很多,既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因素,既有個人因素也有社會因素。幾天的時間我們雖然不能了解到每家每戶的具體致貧原因,但還是可以看到一些共性的問題。
首先,交通狀況急需改善。雖然有客車每天往返于村子和縣城,但糟糕的路面狀況仍然會制約了村子和外界的聯(lián)系。其實來太溝村的自然環(huán)境還是不錯的,空氣清新,四面環(huán)山,山上的樹木郁郁蔥蔥,如果交通更便利發(fā)展一些生態(tài)旅游還是有條件的。
其次,農(nóng)業(y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應該加強。來太溝村的土地大部分是山地,單靠一家一戶的力量土地灌溉的問題很難解決,基本只能靠天吃飯,如果能把水利設施統(tǒng)一建設管理,將會使大家共同受益。
最后,學校建設還應進一步加強。來太溝村有一個幼兒園,但只有一名老師,也不分大小班,5~7歲的孩子混班上課。操場是土石地面,孩子唯一的課間游戲方式就是一人一個尼龍絲塑料袋玩袋鼠跳,一些基礎的體育設施都沒有。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教育的投入是扶貧的根治性措施。
5天的考察雖然結束了,但它帶給我的思考卻剛剛開始。我喜歡村里的靜謐安逸,也擔心它的閉塞落后,我為存在的問題倍感焦心,也對未來的改變充滿期待。相信在精準扶貧的國家政策推動下,在所有致力于扶貧工作的人們的共同努力下,來太溝的明天一定會越來越好!
基金課題:1.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深化發(fā)展的理論訴求和實踐基礎》14YJC710022;2.河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項目《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創(chuàng)新發(fā)展路徑探析》SZ141255)
(作者單位:燕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