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使用“長征”一詞
1935年5月,在以紅軍總司令朱德名義發布的《中國工農紅軍布告》中首次提出“長征”一詞。目前可查的歷史檔案是解放軍檔案館收藏的一張《中國工農紅軍布告》,全文共156字,以韻律文的形式發布,其中寫道:“……紅軍萬里長征,所向勢如破竹;今已來到川西,尊重夷人風俗……”落款是“紅軍總司令朱德”。
第一支先遣隊
北上抗日先遣隊。1934年7月,黨中央派尋淮洲、粟裕等人率紅七軍團從瑞金出發北上。10月,他們在贛東北同方志敏領導的紅十軍會師,組成紅十軍團,正式成立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繼續北上。
出發第一山
長征出發第一山是瑞金云石山。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和中央直屬機關從云石山附近的梅坑出發,開始長征。
第一次中央政治局會議
長征中的第一次中央政治局會議是黎平會議。1934年12月18日,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開會議,會議肯定了毛澤東關于放棄與二、六軍團會師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的正確主張。
第一支地方革命武裝
長征中建立的第一支地方革命武裝是苗族游擊隊。1934年12月,在紅一方面軍的幫助下,黔東南人民建立了自己的革命武裝:苗族游擊隊。
第一個紅色政權
長征中建立的第一個紅色政權是遵義縣革命委員會。遵義會議結束后,在遵義東城大操場召開的萬人大會上,正式宣告成立遵義縣革命委員會。
第一次大勝利
長征中取得的第一次大勝利是遵義戰役。在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指揮下,1935年2月26日奇襲婁山關,27日再戰遵義,一舉殲滅黔軍和國民黨中央軍的增援部隊共20個團,俘敵3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