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護理專業生理學教學實踐中采用改良式TBL教學法進行部分章節的授課,通過分析問卷調查結果,以及針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各章節得分率進行統計分析,證實TBL教學法有效促進了學生掌握醫學基礎理論知識。
【關鍵詞】高職高專 生理學 TBL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9C-0150-03
隨著現代高職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培養高技能應用型創新人才已然成為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主要目標,而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已不能完全滿足新形勢下高職教學發展的需求。因此需要我們不斷探索和嘗試新的教學模式及方法,以充分體現當前廣西醫藥類高職人才培養目標,貫徹高職教學新理念。
作為醫學類高職教育的必修主干課程之一,生理學起著重要的基礎和過渡作用。我院該門課程開課稍晚于形態學,使學生對正常人體形態結構有初步了解的基礎上,再來學習和掌握有關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發生機制及其活動規律等基本知識,為內容聯系緊密的后續課程如病理學、藥理學等打下良好基礎,從而進一步理解臨床疾病的發生發展及診療,以便更好地服務臨床崗位工作。在醫學類高職院校基礎課程改革過程中,需要將鞏固基礎知識和培養職業能力這二者緊密結合起來,并切實落實在教學實踐中的每個環節,探索以學生為主體的主動學習模式。而TBL教學法(Team Based Learning,以團隊為基礎的教學)正是一種值得嘗試的主動學習模式,該方法2002年由美國Oklahoma大學的Larry Michaelsen教授等正式提出,不僅被歐美國家普遍接受和采用,目前在我國各大院校也已積極展開實踐。本文結合TBL教學法在我院高職生理學教學中的實際應用,提出合理的看法,以便與同樣對TBL教學法感興趣的同仁交流。
一、TBL教學法實踐
結合我院實際教學條件和學情,在參考經典TBL教學方法實施步驟的基礎上,適當進行改良,大體實施步驟分為前期準備、課堂實施、教學評價和反饋,具體情況介紹如下:
(一)前期準備
1.TBL教學方法簡介
授課前我們以小講座形式宣傳介紹TBL教學法,使接受這一教學模式的學生充分理解和體會該教學方法的內涵及其具體操作方法。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TBL教學法是一種在團隊協作基礎上,學生討論和教師點評相結合的新型教學模式,更能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策略。
2.明確分組
針對14級護理專業同一位授課老師授課的8個班級共約480名學生進行了教學改革實驗,其中四個班為實驗班,部分教學內容采用TBL教學模式,另外四個班采用傳統教學模式作為對照。為方便自學,實驗班以宿舍為單位,約8名學生為一個學習小組,每組設小組長一名,負責組內自學情況的督促與檢查,課堂討論秩序的維護及學員學習情況評分等。
3.布置學習任務
根據護理學專業生理學課程標準,選取與臨床聯系較多而且相對容易理解的章節來進行TBL授課,例如消化系統、能量代謝與體溫、內分泌系統等章節。授課前大約提前一個星期,教師將精心準備的學習要點布置給學生,這些學習要點涵蓋了本章知識的重點和難點,目的是讓學生明確本章學習目標,同時也提供一些參考網站和課外書籍,要求學生提前閱讀課本理論知識及進行相關知識準備。
(二)課堂實踐
TBL教學課堂實踐主要分為自學、自測、案例討論三個環節,以第六章“消化與吸收”為例,課時分配分別為1學時、1學時和2學時。
自學階段重點要求學生在有限時間內提高課堂自學效率,在前期預習的基礎上再次熟悉重點和難點,并做好標記。在生理學最初幾次課輔有學習方法介紹,以期提高自學能力,如表格比較法、歸納法、圖示法等。
自測題由教師根據知識章節的基礎知識點及考點提前制定好,難度適中,主要檢測學生對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自測結束后,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討論每題的標準答案,在課本上找到相應知識依據,最后教師公布正確答案,針對有異議的題目還可進行簡單的討論,教師亦可進行小組的個別指導或集體點評講解。
案例討論題由教師事先精心準備,既要密切聯系臨床應用,又要覆蓋本章知識要點,數量不宜太多,3-5題即可。例如“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月經期護理應注意哪些問題?”“胃潰瘍是怎么形成的,潰瘍病患者該如何去護理?”等。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熱烈的討論,組員根據自學和課外閱讀準備的相應資料,在組內積極發言,形成本組共同結論,以搶答方式由小組代表陳述本組觀點和結論。教師及時點評和講解,最后針對本章主要內容進行小結。實踐證明該環節課堂氣氛最為活躍,能極大程度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為適應今后職業崗位的需求奠定基礎。
(三)考評方法
制定相對完善和全面的考評方法,以過程性考核為主。TBL學習情況的小組評價總分由考勤、自學情況、自測成績、討論表現四部分構成,學生總成績由TBL成績(40%)與期末閉卷考試成績(60%)兩部分組成。打破以往單一閉卷考試衡量學生學習情況的局面。
(四)教學反饋
1.問卷調查及結果
為及時了解TBL教學法的實施效果及學生的主觀感受,我們對實驗班隨機抽取8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表參閱相關文獻設置了評價內容,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對TBL教學法感興趣的學生占多數(76.25%),大部分學生認為該教學法有助于激發學習興趣(77.50%),88.75%的學生認為采用TBL教學法活躍了課堂氛圍,深受學生喜歡。此外,該教學法還大大提高了團隊協作意識(87.50%),使得學生主動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提高(80%)。許多同學建議今后多開展這類教學活動。詳見表1:
2.采用SPSS對學生成績進行統計分析。
生理學知識共13章,實驗班部分章節采取TBL教學,其他為傳統講授法教學。而對照班全部采用傳統講授法教學。考試后對不同班級各章得分率進行比較,采取T檢驗的方式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表明,對照班各章節得分率無明顯差異, P>0.05(見表2)。而實驗班TBL授課章節得分率高于傳統授課章節,P<0.01,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同章節的教學中,采用TBL法的實驗班得分率亦高于對照班,P<0.01(見表4)。說明TBL教學法有助于學生掌握所學理論知識。
二、TBL教學法應用的幾點反思
當前高職教育中教學方法的改革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通過實踐證明TBL教學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性,激發學習情趣和潛能,學生通過比較、討論,不斷鞏固了知識要點,學會了知識的遷移應用,溝通表達能力、自學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得以提高,在高職醫學基礎課程中值得實施和推廣。但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過程中,也發現一些值得探討和改進的問題。
(一)新授課方法與師資之間的矛盾
與傳統講授法相比較,TBL教學法雖然大大縮減了教師授課時間,但實際上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教師需要有足夠的教學經驗來把握知識點的遴選,需熟悉生理學知識在護理崗位工作中的應用方能精選出合適的案例討論題。那么如何解決這一矛盾呢?經過反復思考與摸索,我們嘗試了以下方法,一是加強集體備課和學科討論,確定規范各章知識重點難點及考點,二是針對護理崗位工作者和護理專業課程授課教師進行問卷調查,收集了解護理崗位對生理學知識點的需求程度,三是鼓勵任課教師去醫院護理崗位跟班實踐,直接掌握臨床一線相關病例素材與資料,用于教學。實踐證明這些做法強化了教師本身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的結合,有效拓展和補充了長期從事理論教學教師的臨床知識,有利于促進教師自身職業能力的發展,使教師的課堂授課更生動有趣,更有的放矢。從長遠來看也有利于生理學學科的發展,使教學更貼合臨床實際應用,體現專業特色。今后我們將繼續在師資能力的培養上加大力度,擴大師培覆蓋面。
(二)如何解決“后進生”學習難的問題
通過收集了解學生對TBL教學法的意見和建議,發現幾乎每個學習組里都有個別學生不愿參與進來,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有畏難情緒。同時也了解到這部分學生大多未能掌握前期教授的生理學學習方法。針對這一現象,我們考慮在今后的實踐中可指定更為詳實而具體的實施辦法,例如小組討論發言采取輪流制,盡量照顧到每位小組成員。亦可考慮分組時采取隨機的方式,即每次分組后組員都不同,這樣或許能增加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加強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針對“后進生”開展組內一幫一活動,“先進生”帶動“后進生”,爭取最大程度上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教師亦可參與到學生課前的準備工作中去,提供更多相關參考資料,增加師生溝通與交流,從而第一時間掌握學情,學生也有被認同感,增強主動學習的意愿。
(三)如何有效對TBL法進行評價
目前采用了過程性評價的方法,從學生自學情況、課堂討論表現、自測題成績等幾個方面綜合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盡管統計分析也顯示TBL授課章節得分率高于傳統授課,但學生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不容易量化評價的方面,如何在TBL評價體系中開展對能力培養的客觀有效評價還值得深入探討。
(四)理性對待TBL教學方法
凡事皆有利弊,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盡管TBL教學有諸多優點,亦深受大部分學生認可,然而我們在實際授課選材過程中發現,某些章節理論性很強,牽涉到的原理機制比較深奧復雜,例如動脈血壓的形成原理、尿液的濃縮與稀釋原理等,學生自學難度大,多次遇到困難進而產生畏難情緒,不利于展開持續的自學。另外,學情分析顯示我們的學生文科生偏多,邏輯思維能力欠佳,學習依賴性較強。因此,并不是所有章節或所有醫學基礎學科都適用TBL教學法,例如細胞的基本功能、循環系統、神經系統等章節繼續沿用啟發式講授法教學為宜。
總而言之,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標是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習慣,培養符合時代需要的全面發展的社會化應用型人才。而教學方法的重要作用正是為了推動積極主動學習和認真分析思考,為此教學方法的改革要緊緊圍繞上述目標來進行,我們嘗試在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展開了上述改良式TBL教學,在提高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等方面收到一定的成效,當然也發現了不少問題,通過后續進一步探索和改進,不斷完善,逐步摸索出適合我院高職生的高效實用有活力的生理學教學方法,為培養面向廣西基層服務的應用型護理專業人才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胡兆華,鄭霞霞等.TBL教學法的學生反饋意見調查與分析[J].西北醫學教育,2010(12)
[2]張琴,凌斌,張紅.TBL 教學法在醫藥類高職高專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2(5)
[3]魏紅蕾.TBL教學法在我國醫學教育中的研究現狀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4(7)
【基金項目】2014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2014JGA380)
【作者簡介】胡婉湘(1978— ),女,湖南常德人,廣西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高職教學,肺生理基礎研究。
(責編 丁 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