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黛玲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血透室,安徽合肥 230011
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液透析的護理分析
湯黛玲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血透室,安徽合肥230011
目的 研究糖尿病腎病患者實施血液透析的護理措施及臨床效果。方法 該院選擇2014年5月—2015年5月間136例實施治療的糖尿病腎病患者,根據護理方式差異將其均分為兩組,對照組中的68例患者運用臨床常規的護理操作,觀察組中的68例患者接受有針對性的護理操作,比較兩組患者實施護理操作中的生活質量、并發癥的出現率以及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結果 對兩組患者護理操作后情況比較,觀察組所選的患者SF-36生活質量評分明顯比對照組高,兩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所選的患者并發癥出現幾率值平均為11.6%,對照組則為29.2%,觀察組明顯比對照組低,兩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所選的患者實施護理措施后對護理人員滿意度為94.2%,對照組為73.5%,觀察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糖尿病腎病患者實施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對其實施針對性護理操作,能夠明顯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避免出現并發癥,同時患者對護理人員滿意度明顯提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護理措施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升,同時一些疾病的發病率也隨之升高,糖尿病腎病即為其中一個。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實施血液透析是維持生命的一個可靠、安全的方法,替代了腎臟的工作[1]。但是實施糖尿病腎病患者實施血液透析時容易出現并發癥,存活率不高,同時血液透析操作中常常出現一些急性并發癥,嚴重時甚至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因而怎樣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出現并發癥的幾率,改善糖尿病腎病患者的生活質量,提升其存活幾率,這也是護理人員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嚴峻考驗[2]。該院對2014年5月—2015年5月間診治的136例糖尿病腎病患者資料進行分析,評價其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該院選擇2014年5月—2015年5月間136例實施治療的糖尿病腎病患者,均在該院實施血液透析治療,依據護理方式差異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所選的患者中,男36例,女32例;年齡52~75歲不等,平均為(64.3±2.5)歲;患病時間在3~16年不等,平均數值(9.8±1.2)年。觀察組的68例患者中,34例為男性,34例為女性;年齡在50~73歲之間,平均為 (63.6± 2.8)歲;病程在4~15年之間,平均數值為(10.2±1.4)年。對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等信息實施比較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以進行對比(P>0.05)。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所選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操作,具體包括健康教育、環境護理以及飲食護理。觀察組所選的患者在實施照組護理操作的同時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操作,具體為:①心理護理。患者由于長期進行血液透析治療,受到經濟以及機體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心理上容易出現悲觀、焦慮以及恐懼等不良情緒,對血液透析效果產生影響[3]。因此指出護理人員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心理變化,多與患者溝通交流,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給予有針對性的疏導,改正患者心理上的錯誤觀點,提升其治療的信心。②并發癥護理。需要護理人員掌握血液透析操作中可能出現相關并發癥的先期表現,例如血液透析操作中出現異常情況,應立即給予有針對性的處理。當患者已經出現并發癥時,要實施對癥治療,同時還要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提升患者治療的依從性[4-5]。③導管相關護理。對患者插管處皮膚情況進行護理,例如出現滲液、紅腫以及膿性分泌物時,應立即應用慶大霉素(603-35-0)進行濕敷。在實施血液透析前,護理人員需要對外露導管、中心靜脈導管以及插管周圍的皮膚進行消毒,完成血液透析后,應向導管中注入15~25 mL生理鹽水(國藥準字H20044024),之后用肝素(國藥準字H20060190)進行封管,避免形成血栓。④用藥指導。血液透析過程中應監督患者正確服用藥物,以免相關藥物對血液透析效果產生影響[6]。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并發生出現情況以及對護理人員滿意度情況進行比較分析。
1.4評價標準
SF-36生活質量評價量表中具體包括生活能力、軀體能力、心理狀況以及社會職能四個評價維度,共為20~100分,分值越高說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好。將滿意度具體分為4個等級,分別為非常滿意、滿意、基本滿意以及不滿意[7]。
1.5統計方法
實施數據分析中運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對患者資料實施t檢驗分析,組間比較用χ2檢驗,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n(%)]表示計數資料,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通過研究發現,實施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實施護理措施后,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比對照組高,兩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分組SF-36生活質量評價量表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n=68)觀察組(n=68)t P 37.2±2.9 36.9±2.6 0.357 0.723 51.6±2.9 60.9±4.0 8.663 0.001
2.2兩組患者實施血液透析中出現并發癥的情況比較
通過比較,觀察組患者并發癥出現幾率平均為11.6%,對照組則為29.2%,兩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實施血液透析中出現并發癥的情況比較[n(%)]
2.3兩組患者對護理人員滿意度比較
通過對兩組患者實施比較,觀察組所選的患者滿意度達到94.2%;對照組所選的患者滿意度僅為73.5%,兩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對護理人員滿意度比較
糖尿病為常見的一種代謝性疾病,臨床特點為發病率高,合并癥多及治療周期長等。糖尿病腎病是常見的一種糖尿病嚴重并發癥,主要是因糖尿病導致的全身性微血管病變,也稱為糖尿病腎小球硬化癥,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8]。因糖尿病腎病患者主要是老年人,由于老年人身體相對特殊,機體各項機能均在減退,存在較多的合并癥,這會無形中增加護理難度,護理效果并不滿意。
通過對糖尿病腎病患者實施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操作,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及身體狀況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加快患者恢復健康,這種護理模式應用于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的患者中,不但能夠規避常規護理中的盲目性,同時還能更好的提升臨床護理有效性[9]。對兩組患者護理操作后情況比較,觀察組所選的患者SF-36生活質量評分明顯比對照組高;觀察組所選的患者并發癥出現幾率值平均為11.6%,對照組則為29.2%,觀察組明顯比對照組低;觀察組所選的患者實施護理措施后對護理人員滿意度為94.2%,對照組為73.5%,觀察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有學者[10]研究指出,對腎病患者實施有效護理措施后,患者出現并發癥的幾率為10.8%,患者對護理人員滿意度為92.6%。這就說明,糖尿病腎病患者得到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能夠很好的降低患者出現并發癥的幾率,提升或者的生活質量。
總而言之,糖尿病腎病患者實施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對其實施針對性護理操作,能夠明顯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避免出現并發癥,同時患者對護理人員滿意度明顯提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劉運華.血液透析與血液透析結合不同頻率血液透析濾過的療效比較[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20(1):145-146
[2]孫蝶麗,張麗琴,潘妹,等.護理干預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6,30(5):976-977
[3]孟琛.羅蓋全沖擊治療血液透析患者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療效[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12(10):524-525
[4]余彬,暴小方,張新莊.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方式與生存質量的關系研究[J].中國醫學工程,2016,23(4):643-644
[5]劉綺文,陳笑佟,陳海英.血液透析中進餐對糖尿病腎病與非糖尿病腎病患者血壓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0,48(15):687-688
[6]馬金秀,李家蓮,劉國紅.血透中進餐對終末期糖尿病腎病患者血壓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4,36(13):169-170
[7]吳夢霞,郭曉霞,陳英.糖尿病腎病患者透析低血壓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22(6):275-276
[8]馬紅梅,張紅果.老年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液透析中頻發低血糖的預防及護理[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3,48(2):102-103
[9]鞠新蓮,姜玉艷,徐洪梅.46例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的護理干預[J].中國實用醫藥,2013,14(23):54-55
[10]涂曉文,劉曉莉.改善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患者預后的研究進展[J].中國血液凈化,2013,6(8):376-377
Nursing Analysis of Hemodialysi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TANG Dai-ling
Hemodialysis Room,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Hefei,Hefei,Anhui Province,230011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nursing measures and clinical effect of hemodialysi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Methods Our hospital choice May 2014 and May 2015 in 136 case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odes of nursing will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of 6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the use of routine clinical nursing operation,68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for nursing operation,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care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quality of life,complication rate and patient to nursing staff satisfaction.Results After operation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 care,observation group of selected patients SF-36 quality of life scores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observation group of selected patients with complications occurrence probability values averaged 11.6%,control group was 29.2%,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P<0.05);nursing measure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to the nursing staff of 94.2%,73.5%in the control group,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satisf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v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DN)implementation of nurses during hemodialysis treatment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rgeted nursing operation,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to the nursing staff of the improved significantly,it is worth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Diabetic nephropathy;Hemodialysis;Nursing measures
R473.5
A
2096-1782(2016)10-0136-03
10.19368/j.cnki.2096-1782.2016.10.136
湯黛玲(1981.8-),女,安徽蕪湖人,大專,護師,主要從事護理工作。
(2016-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