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吉化集團公司總醫院供應室,吉林吉林 132021
供應室護士職業暴露危險因素和有效防護
王晶
吉化集團公司總醫院供應室,吉林吉林132021
目的 對供應室護士職業暴露危險因素分析,并探討其防護對策。方法 在該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供應室護士中隨機選取15名,對其職業暴露危險因素采用問卷調查方式調查,并在此基礎上分析其防護策略。結果 對比發現,患者的危險因素利器刺傷及紫外線損傷顯著高于其他因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利器刺傷100%、化學消毒劑損傷27.27%、噪音50.0%、燙傷45.45%、血液污染77.27%以及其他22.73%。結論 針對供應室護士職業暴露危險因素,必須要采用相應的防范對策,強化護理人員安全培訓,加大護士人員安全保護,以此有效將護士職業暴露危險。
供應室;護士;職業暴露;危險因素;防護
伴隨當今疾病種類及患病人數的增多,護理人員職業暴露及自我防護問題,已然成為設備普遍關注的重點,在整個醫院運行構成中,供應室作為一項具有較為特殊的工作內容的醫院運行構成,其對醫院帶有污染性的各種醫療器械予以多方面管理操作,諸如儲存發放、整理、回收及清洗消毒等,特別是供應室相關消毒人員,其工作環境處于銳器、化學消毒柜及噪聲之中,促使其在職業暴露當中,所發生的危險概率,相比于于其他科室人員,要顯著高于后者。盡管近些年來,職業危害已經受到社會各界及醫護人員自身的足夠重視,然而仍存在一些護理人員由于血源性傳染病而死亡的事件發生。據相關數據統計可知,醫院護理人員通過針刺就HIV感染相應概率為0.4%,基于供應室在工作環境方面的特殊化,其在此病感染率則為7%~31%。至此,為供應室職業暴露危險給予有效預防,乃是醫院需長期注重的關鍵問題。該文特選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的15名供應室護士,對其職業暴露危險因素采用問卷調查方式調查分析,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工作于該院供應室的護理人員15名,將其作為該次研究對象,所選取護理人員均為女性,護理人員基本資料見表1。對上述護理人員以問卷方式,就其暴露職業相關危險因素予以調查。

表1 15名護理人員基本資料
1.2方法
首先制定問卷調查,依據此內容相關研究規范及規定,且與該院供應室相關護理人員具體職業暴露危險因素實際狀況相結合,最終就問卷相關內容完成制定。就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間各種危險因素具體發生次數,實施問卷統計工作。要求被調查人員,在問卷內容方面如實填寫。此次問卷共發放15份,有效收回15份,故收回成功率為100%,總有效率為100%。依據醫院供應室護理人員在問卷調查方面相應填寫結果,就各項危險因素具體發生狀況實施統計,且對發生率較高的相關職業暴露危險因素予以分析比較,且對各危險因素間所存在差異實施統計。依據調查結果的最終分析情況,就與之對應有關職業暴露的具體對策予以提出。
1.3統計方法
針對該次研究所得數據,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實施細致統計處理,其中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采用±標準差(±s)表示,相關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χ2檢驗計數資料,當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時,采用P<0.05予以表示。
依據最終統計結果可知,在醫院整個供應室護理職業危害當中,所選取15名護理人員均存有利器刺傷,比例為100%,相比于其他職業危險因素,高于后者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供應室護士職業暴露各危險因素比較
所謂護理職業暴露,其實質乃為護理人員在醫院特殊環境之中,且其周圍有害因素較多,如若受到此些因素的相應影響,則會存在被感染諸多疾病的相應危險狀況。對于護理職業防護而言,就是護理人員在日常護理工作當中,需要對一些必要防護措施予以準備和采取,就護理人員自身不受來自職業暴露相關危險因素方面的侵擾,施加最大限度的保護舉措,避免發生或制止發生職業暴露危險因素。
3.1供應室護士職業暴露危險因素
在該次研究中得出供應室護士職業暴露危險因素包括利器刺傷、化學消毒劑、噪音、燙傷、血液污染等等,其中在汪建平[1]中也明確指出:供應室工作人員長期與病原微生物、銳器、化學消毒液接觸,同時工作環境的噪音、潮濕等諸多不良因素,均會對工作人員的健康及安全造成威脅,和該次研究基本一致。總結發現供應室護士職業暴露危險因素可歸納為以下幾種:①生物因素。此因素在使用完后較多體現,即已經被污染的器械。在清洗及回收環節,供應科對全院范圍內的所有醫療器械相應回收及清洗予以負責,即諸多被污染的手術器械、穿刺使用的針頭及醫療器械等,而這些器械,較多均沾有或依附著病人的體液或血液等,工作人員在對其實施清洗當中,則會遭受諸多病原微生物相應侵襲,比如發生針刺或不到位的自身防護,均可能出現相應感染狀況[2-3]。②化學因素。此因素主要在多種器械消毒具體過程當中予以體現。就化學因素而言,其主要包含兩種,即有毒腐蝕性化學消毒劑及強酸強堿。供應室相關人員在開展日常工作當中,在工作較多環節,均會用到各種類型的消毒劑,其中諸如含氯消毒劑、甲醛及戊二醛等較為常用,此些化學藥劑在揮發性上均較強,而這些化學藥劑,在空氣當中予以揮發,此時護理人員不慎將其吸入體內,便可導致惡心、頭暈及頭痛等不良反應的發生,另外,還會造成諸如支氣管黏膜水腫等狀況產生,然而如若護理人員對此些揮發物質長時間接觸,則會損傷呼吸系統。③物理因素。物理因素乃是整個供應室護理當中主要的職業暴露危險因素,內容為噪音、紫外線、利器刺傷及高溫高熱等,該次調查結果可知,發生利器刺傷概率為100%。供應室護理人員需要發放、擺放、回收及包裝物品,而在此些操作當中,則會較常觸及各種銳器,如手術刀、針頭及刀片等,且具有較高的刺傷危險發生率。其中謝淑萍[4]在臨床研究中同樣也指出,回收的治療包、穿刺針以及器械、針頭等存在大量的病原菌,從而對護理人員的刺傷危險比較大,對于供應室護理人員來講必須要強化防護。在危險因素當中,紫外線危險乃為其次,對于人工紫外線輻射源而言,其則損害人體的皮膚及眼睛,易損傷皮膚,還易發生光源性角膜炎。對于噪音因素而言,真空蒸汽消毒器、純水機及干燥柜等,乃是其主要來源,如若這些機器處于工作狀態,其所產生的噪音大于80~95 db,則會對護理人員造成相應噪音侵襲,而護理人員如若在此噪音環境當中長期工作,就會造成其出現聽力下降、頭痛及頭暈等狀況,而各種干燥儀器及蒸汽消毒在具體工作當中,其溫度通常高達155℃,當人員在將消毒物品取出操作當中,則易造成燙傷危險[5-7]。
3.2防護對策分析
①強化供應室人員管理,就其工作流程予以規范化。就各項管理制度予以建立健全,且對各種預防措施予以強制執行,另外,還需對供應室護士在具體的工作流程上予以不斷規范化。需對防護給予足夠重視,則要求供應室護理人員,在開展日常工作當中,將防護用品予以佩戴,且將各種器械予以清點,此時還需小心觸碰,不可用手對利器直接接觸。當完成各種工作流程之后,則需及時手消毒,且對各種消毒藥劑予以正確合理使用[8]。②加強培訓力度,促使供應室護理人員在自我防護意識方面的提升。就供應室護理人員在有關傳染病防治辦法、醫院消毒技術及院內感染等方面的培訓工作,開展定期組織工作,還需規范工作流程,實現供應室在自身保護意識方面的不斷提升,定期檢驗護士實踐及理論學習,將獎懲制度予以建立,對護理人員在自我保護方面施加鼓勵[9-10]。此外,對心理疲勞進行預防,就班次合理安排,且為工作開展操作優質環境,另外,合理指導工作人員飲食,可通過強化體育鍛煉,實現其自身機體免疫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針對供應室護理人員,對其培訓給予強化,就供應室護理人員職業暴露相應安全意識予以樹立,提升其自我防護意識,且對護理人員人身安全施加保護,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汪建平.供應室護士職業危險因素分析及防護[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25):142-143.
[2]史小存.供應室護士的職業暴露分析及防護策略[J].醫學美學美容,2015(5中旬刊):659.
[3]李娜,馬曉玲,劉華,等.供應室護士工作中的危險因素分析及防護[J].現代養生B,2014(12):294.
[4]謝淑萍.供應室護士職業危險因素分析與防護對策[J].母嬰世界,2015(6):367.
[5]古麗娜爾·阿不都外力,米西麗·烏斯滿.論醫院供應室護士執業危險因素及防護對策 [J].中國保健營養,2013,23(11下旬刊):6658-6659.
[6]瑪麗婭·尤努斯,古米熱·各地,馬依努爾·亞森,等.消毒供應室護士職業危險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護[J].醫學信息,2015(5):256-257.
[7]顧桔香,朱翔.供應室護士職業暴露問題的防護探討[J].醫藥與保健,2015(1):156.
[8]章驍穎,唐燕,鄭冬云,等.消毒供應室護士銳器致傷相關危險因素調查[J].現代臨床醫學,2014(5):379-381.
[9]韓翠花.淺談可導致消毒供應室護理人員發生職業感染的危險因素及防護方法[J].當代醫藥論叢,2014(13):83-84.
[10]谷文健.消毒供應室工作人員發生銳器損傷危險因素和處理現狀調查分析[J].醫學信息,2014(31):196.
Supply Room Nurse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Risk Factors and Effective Protection
WANG Jing
Jilin Chemical Group Total Hospital Supply Room,Jilin,Jilin Province,132021 China
Objective To supply room nurse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hazardous factors and to investigate its protective countermeasures.Methods In our hospital in Febr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6 the supply chamber 15 randomly selected nurses,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risk factors of their way to survey questionnaires,and analyze their protection policies on this basis.Results The comparison,patients with risk factors weapon stabbed and UV damag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 factors,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wherein weapon stabbed 100%,27.27%chemical disinfectants damage,noise 50.0%,45.45%burns,blood.pollution 77.27%and 22.73%other.Conclusion The risk factors for exposure to the supply room nurse profession,we must adopt appropriate preventiv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safety training nurses,staff nurses to increase security protection,in order to effectively nurse occupational exposure hazards.
Nurses;Occupational exposure;Risk factors in the supply room;Protection
R472
A
2096-1782(2016)10-0139-03
10.19368/j.cnki.2096-1782.2016.10.139
王晶(1977.2-),女,遼寧大連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供應室護士自我防護。
(2016-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