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朱曉莉 于小川
托起礦區留守兒童的科技夢
——全國礦區留守兒童科技夏令營紀實
□本刊記者 朱曉莉 于小川

美麗富饒的鄂爾多斯草原,物華天寶,人杰地靈,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便長眠于此。圣潔的草場,醉香的奶酒,深情的哈達,悠揚的馬頭琴,蒙古漢子的豪情,無不彰顯了鄂爾多斯韻味獨特的歷史文化和遼闊無疆的大愛真情。
“全國礦區留守兒童科技夏令營現在開營!”8月16日上午10時許,隨著這句鏗鏘有力的話語,關愛全國礦區留守兒童科技夏令營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拉開了帷幕。

全國礦區留守兒童科技夏令營開營儀式

總營長梁嘉琨向總指揮劉峰授夏令營營旗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副會長兼秘書長、夏令營總營長梁嘉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調研宣傳部副部長王挺,鄂爾多斯市政協副主席阿拉騰烏拉,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顧問王廣德,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總工程師、中國煤炭學會副理事長田會,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煤炭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夏令營總指揮劉峰,中國煤礦文化宣傳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強,全國煤炭行業共青團工作指導和推進委員會主任王慧凌,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雙青克,鄂爾多斯市科協主席趙峰等出席了開營儀式。開營儀式上,總營長梁嘉琨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并向夏令營總指揮劉峰授夏令營營旗,阿拉騰烏拉和王挺致歡迎詞。開營儀式由中國煤炭學會副秘書長昌孝存主持。

哈尼族營員向總營長梁嘉琨贈送民族服飾
梁嘉琨表示,礦區留守兒童和其他少年兒童一樣,是家庭的希望,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他強調,習總書記對促進兒童事業發展問題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孩子們成長得更好,是我們最大的心愿。黨和政府要始終關心各族少年兒童,努力為他們學習成長創造更好的條件。全社會都要關心少年兒童成長,支持少年兒童工作。因此,關心關愛礦區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和未來發展,關系到礦區的和諧穩定和文明進步,關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局,需要全行業乃至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做好礦區少年兒童的科普工作,使他們從小樹立科學思想和創新意識,培養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對于他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至關重要。組織本次夏令營,就是要為礦區的孩子提供一個機會,讓他們聆聽科學家們對歷史、文化和科學的精彩論述,了解煤炭工業的發展,增長煤炭科技知識,為他們創造一段幸福快樂的美好時光。
他還寄語參加夏令營活動全體同學:“你們的父母是天下最偉大的父母。他們是一群開采光明的人,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們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無私奉獻,用智慧和毅力不斷推動著煤炭行業的改革發展,為共和國的繁榮和昌盛作出了積極貢獻。你們應該為他們的付出和努力感到驕傲和自豪!”

夏令營總指揮劉峰和小營員們共同點燃篝火
劉峰在開營動員講話中希望同學們在夏令營活動中樹立安全第一意識,按時集合不掉隊,堅決遵守紀律,倡導互助友愛,發揚集體主義精神,相互尊重,相互關心,相互幫助,主動照顧年齡小的同學。同時要珍惜時間,勤奮學習,積極思考,爭取用較少的時間取得最大的收獲。

蒙古族營員的四胡表演
本次夏令營是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示范項目,由中國煤炭學會、中國煤礦文化宣傳基金會和全國煤炭行業共青團工作指導和推進委員會聯合主辦,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青少年科技中心、共青團中央青年發展部、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直屬機關黨委和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共同指導,留守兒童的參營費用全部由中央財政和主辦單位支持。來自全國8個省區18家煤炭企業的200余名礦區留守兒童參加了為期5天的科技夏令營活動。

志愿者激情演繹

蒙古族藝術家真情獻藝

來自云南的營員演奏《月光下的鳳尾竹》

蒙漢營員載歌載舞

拓展訓練
簡短的開營儀式后,令人向往的夏令營生活開始了。
在成吉思汗陵和鄂爾多斯博物館,營員們在領略鄂爾多斯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的同時,感受著兩千年來北方草原文明的恢弘大氣。

團隊協作
在鄂爾多斯青少年宮,少年宮的老師們為孩子們準備了精彩的體驗課程,既有在創意搭建中感受科技魅力的樂高、比特、K-BOT,又有獨具特色的蒙餐制作體驗課;既有打破常規的創意思維訓練,又有感受團隊樂趣和凝聚力的多米諾骨牌和娛樂協作課程。豐富多彩的課程,既增強了營員們的創新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也開闊了營員們的視野,提升了綜合素質。

我的作品

全神貫注
在神華準能公司黑岱溝露天煤礦,營員們參觀了露天煤礦的采煤現場,隨后又在設備維修中心現場參觀了各類大型機械設備,并與930E卡車進行了親密接觸。在復墾綠化區觀禮臺,通過眺望礦山復墾綠化林區,營員們更是看到了別樣的礦區風貌。

蒙餐制作體驗課
“我是一粒沙!”——這是響沙灣人迎接遠道客人的第一句心語。在響沙灣,孩子們也猶如一粒粒黃沙,在無際的沙漠中自由自在地玩耍。沙灘排球、沙灘足球、挖寶、跑沙等比賽,孩子們近距離親近著廣袤的沙漠。

博知學堂科普講座
夏令營白天的生活豐富多彩,晚上的活動同樣異彩紛呈,營員們也依然精力充沛。在篝火晚會上,營員們表現出自己多才多藝的一面,更加充實了夏令營的生活。

零距離接觸大礦車
回到駐地,每個小營員都給自己的爸爸媽媽寫了一封信,暢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同時用手中的畫筆畫出每個人心中的營旗,那是創意的種子正在他們的心中生根發芽。

參觀礦山復墾綠化林區
近年來,由于老煤炭基地資源枯竭,各煤炭企業紛紛實施“走出去”戰略,異地開發煤炭資源,而異地開發創業的煤礦職工子女大多數仍留在老礦區,這些留守兒童的教育和成長問題便成了社會關注的焦點。隨著煤礦去產能計劃的逐步推進,大量效益低下的老礦井關停,眾多煤礦職工外出創業,使得這一問題變得更加突出。父母外出后,與留守兒童聚少離多,遠遠達不到其作為監護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絕對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諸多不盡如人意處,這種狀況容易導致礦區留守兒童產生“親情饑渴”,在心理健康、情感世界、行為習慣等方面出現偏差。

心理疏導講座

黑岱溝露天煤礦采場
來自云南省祿豐縣干海資學校的李可歆同學在夏令營期間給父母的信中這樣寫道:“爸爸媽媽,經過這次活動,我感覺自己變了許多。經過那堂心理輔導課,感覺自己突然長大了。我能照顧好自己和妹妹還有爺爺奶奶……希望您們今年能回家過年,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父母都在鄂爾多斯工作的王宇軒同學目前和小姨在山東省鄒城市生活。得知他來到鄂爾多斯參加夏令營活動,父母準備來營地看他。他在給父母的信中說:“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好,今天是8月18日,夏令營的第四天,特地給您們寫一封信,不僅是完成任務,更是表達這幾天我在夏令營的感受和對你們的思念……我和弟弟都十分的想你們,對于明天我十分期待,與其說期待明天的活動,不如說期待與您們相見……”

沙灘排球賽

沙灘足球

沙漠尋寶

游成吉思汗陵

賞鄂爾多斯市貌
本次夏令營活動的目的就是要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和《國務院關于加強困境兒童保障工作的意見》,大力推進煤炭行業礦區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科普教育工作。

參觀鄂爾多斯博物館
為保證夏令營活動的順利進行,中國煤炭學會高度重視,組成了專門機構負責接待工作,為營員配發了統一的營服和帽子。為保證參觀游覽安全,鄂爾多斯市政府還派出公安人員和救護人員全程陪同,煤炭總醫院的劉麗利醫生更是如影隨行,為全體營員提供了可靠的醫療保障。志愿者們也同樣付出了辛勤的勞動,為營員送食品,幫弱小的營員拿行李,從生活的點滴照顧營員的生活。

來自神華神東煤炭集團公司大柳塔煤礦的井下采煤工闞彥杰是本次夏令營活動的一名志愿者。說起5天的志愿者服務工作,他感觸最深的是每一位志愿者對于小營員那種春風化雨、細致入微的精心呵護。從每天早上6點30分開始,全體志愿者會準時和小營員們一起起床、集合、吃飯,按照夏令營的安排,一起參觀、游覽、聽講座,與小營員們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在志愿者的幫助下,小營員們鍛煉了動手能力,學會了自理生活,懂得了團結合作,也體會到了父母的辛勞。他說:“今天是我家孩子兩周歲的生日,他之前問我為什么我沒有陪著他,我說,爸爸要為了你去幫助更多像你一樣的小朋友,這次志愿者服務就是我獻給他最好的生日禮物。”

豐盛的午餐

隨行的保障車輛
杜青也是本次夏令營活動的志愿者,來自山東兗礦集團,擔任6營的輔導員。這5天,她與小營員們同吃同住,盡心盡力照看著每一名小營員。活動結束的那一天,孩子們已經對她產生了深深的依戀,都舍不得離開她。
參加夏令營活動的營員來自全國各地,他們在活動中結交了很多新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彼此了解不同的地方風俗,尤其是對蒙、白、彝、壯、回、哈尼、拉祜等少數民族營員們,更是給予了更多的關注,熱情地學習他們的舞蹈和語言。

公安干警現場執勤
時光飛逝,5天的夏令營生活結束了。踏上回程的列車,看著即將分開的新朋友,小營員們滿臉都是不舍,但友誼的纜繩將牢牢地系在他們心中。
只要手牽過手,我們永遠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