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饒瓊
DLY母豬的繁殖習性和人工授精技術運用
曾饒瓊
(四川宜賓職業技術學院,四川宜賓 644003)
近年來,DLY豬在豬的增重速度、飼料利用率和胭體瘦肉率的優勢極其明顯的生產表現己經得到全世界的認可,被公認為是養豬生產中的優秀品種,對我國豬種的培育和改良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給養豬生產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經濟效益,但是各地引種飼養和雜交后的效果差異較大。因此,掌握DLY母豬的繁殖習性和推廣人工授精技術,對提高DLY豬的純繁選育和配合雜交工作的意義就尤為重要。
DLY母豬;繁殖習性;人工授精
怎樣選留種母豬。要三選三看。
1.1窩選看祖先
選種依據必須首先主要看父、母代。對母豬(母本)要求來源清楚,體型、外貌、發育正常,外形表現為胸寬、背直、軀長、臀圓,四肢高大結實,生長發育正常,個體初生重和斷奶體重高于全窩平均值(選個體大的);動作靈敏、食欲旺盛,健康活潑;無瞎乳、乳房發育好,有效乳頭多6對以上,排列整齊,無夾乳;產仔多且均勻,泌乳力高(用20日齡窩重表示),產仔胎次為8胎以前,以后的不宜留種。
1.2個體選看本身
一般在6月或8月齡時進行個體選擇。主要觀察體型外貌符合本品種特征、生長發育正常、采食能力強、體重大(個體初生重和斷奶體重高于全窩平均值)以及同胞、半同胞育肥性能高等五個方面。正常者留作種用,不合格的淘汰育肥。
1.3產仔選看后代
一胎后,依據產仔數,初生重、泌乳量、哺乳率等指標的高低,決定該頭后備母豬去留。
2.1豬的初情期
母豬發育到一定階段后出現初情,其卵巢上有卵泡的生長發育,同時生殖道和整個機體都出現一系列周期性的變化,如生殖道沖血、腫脹、排出黏液,興奮不安,食欲減退,出現求偶活動等變化。發生此變化的機理主要是由于卵巢內膜產生的雌激素(主要是雌二醇和雌酮)和下丘腦垂體前葉所分泌的FSH、LH的共同作用的結果。DLY母豬第一次一般出現發情排卵時間為5個月左右,由于其生殖器官尚未發育成熟,故發情表現往往不完全或不明顯。
2.2豬的性成熟與排卵
母豬的生殖器官已經發育成熟即達到性成熟,就具備了繁殖后代的能力。初情期后,在雌激素、FSH的作用下,母豬的生殖器官發育極為迅速,排列在卵巢皮質細胞周圍的原始卵泡將逐漸發育為初級卵泡——次級卵泡—生長卵泡—成熟卵泡,最后在LH和神經的共同作用下,成熟卵泡破裂排卵。DLY母豬的性成熟時間一般為8~10個月,排卵時間為從發情開始后的30~70h,持續排卵36~90h,排卵高峰多在發情開始后的50~60h,每次排出10~25枚卵子,平均20.4枚。
2.3黃體的形成與消亡
排出卵泡后的卵泡腔內顆粒層細則增生變大,并吸收大量的類脂質等,變成黃體細胞團,共同構成黃體,黃體在排卵后7~10d發育至最大體積。如果母豬排卵后未受精和妊娠,稱為周期性黃體,經14~16d萎縮退化成白體,再次出現周期性的性行為。如果母豬排卵后受精和妊娠,則形成妊娠黃體,維持到妊娠結束約114d才退化為白體。
2.4發情周期及發情癥狀
母豬的發情會出現周期性的變化即發情周期,一般平均為21d,持續2~3d,每一個發情周期內,母豬在外觀、行為等方面都有階段性的變化。出現不斷鳴叫、興奮不安、食欲減退;主動尋找公豬,愿意接受公豬或其它母豬的爬跨;外陰腫脹,陰道粘膜由蒼白——粉紅—暗紅逐漸變化,有大量的黏液分泌和流出陰戶之外,生殖道開張;卵巢上有卵泡發育成熟和出現排卵行為,按壓母豬背部會呆立不動,稱“呆立反射”。生產上常由此判別最佳配種時間,以保證受胎率和產仔率。但是DLY母豬生產上常因為性興奮強度不夠,如鳴叫、食欲減退等不明顯,或處于安靜發情,而出現錯配或漏配的現象發生。因此可以通過用試情的方法來觀察和及時實施配種(見圖示)。對于久不發情的母豬可以肌注2ml/頭的PG;或孕馬血清1500~2000單位/頭,次日再肌注絨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1500單位/頭,一般3~4d后可出現發情。
2.5妊娠與分娩
母豬從配種受精到分娩就完成了妊娠過程。子宮內的胎兒發育成熟后,借助子宮和腹肌的陣縮和努責的力量,把胎兒及胎衣排出體外就完成了分娩過程。妊娠和分娩都必須要有妊娠黃體、孕酮及催產素、加壓素等激素和體液的調節下完成。
在整過妊娠過程中,受精卵要經過卵裂、桑椹胚、囊胚,然后與子宮內膜逐漸發生組織和生理上的聯系,附植于子宮內。附植時間在受精后的第9~13d左右;之后在第20d左右出現器官分化。母豬妊娠后由于胎兒、胎盤及黃體的存在,使整個機體會出現許多形態及生理變化,這些變化為早期妊娠診斷提供了依據。但是附植前后和器官分化期、妊娠60~70d的胎盤停止發育期和妊娠后期及臨產前也是胚胎死亡的幾個高峰時期,生產上要特別注意母豬的飼養管理,防止飼養管理不當、母豬母性差等原因造成妊娠失敗。并防止出現假妊娠的現象的發生。
2.6產后發情
產后發情是指母豬分娩后出現的第一次發情。部分母豬在產后3~6d出現發情,但是多不排卵,第二次是產后27~30d,大部分母豬是在仔豬斷奶后的4~7d出現發情,后兩次都有正常的卵細胞排出。規模化養豬場常常采用早期斷奶(28~35d),利用產后第二次發情進行配種,以提高優良母豬的年生產力。
3.1人工授精的優點
人工授精之所以被人們接受和廣泛采用,是因為隨著養豬生產的發展和產業化進程的推進,在現代養豬生產和育種工作中,它同自然交配相比,具有以下優勢。
3.1.1可以減少公豬的飼養數量和降低生產成本
一頭公豬的一次射精量可以供5—10頭母豬授精。因此,采用人工授精,豬場中母豬公豬的比例可由自然交配的20:1左右提高到50:1左右,明顯降低飼養公豬所需的豬舍、飼料和人力。
3.1.2迅速改預豬群的遺傳潛力
最優秀的公豬數量有限,在自然交配方式利用力低,但是引進優秀公豬的精液,通過人工授精方式配種可以迅速提高豬群性能水平的有效措施。
3.1.3提高豬場的生物安全性
眾所周知,豬場疾病傳播的一條重要途徑就是從外面引進后備豬,要保證豬場的安全,需采取嚴格的隔離、消毒措施,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采用人工授精可以大大減少引種公豬的數量,減少引入疾病的可能;另外,采用人工授精也減少了豬只之間接觸的機會。當然,人工授精也不是萬無一失,有些疾病還是可以通過精液傳播。
3.1.4減低豬的應激水平
自然交配對母豬尤其是初配小母豬來說,是一個應激程度相當高的刺激;攜帶應激敏感基因的瘦肉率高的公豬只有通過人工受精才能有效使用。人工授精可有效降低配種的應激程度。
3.2采精、精液的品質檢查和稀釋、保存與運輸
采精一般有陰道采精法和徒手采精法(常用)兩種辦法目前。采集的精液應迅速放入保溫杯中,由于豬精子對低溫十分敏感,特別是當新鮮精液在短時間內劇烈降溫至10℃以下,精子將產生不可逆的損傷,這種損傷稱為冷休克。因此在冬季采精時應注意精液的保溫,以避免精子受到冷休克的打擊不利于保存。盛精瓶最好是一次性使用,以減少精液的二次感染。還可以通過檢查評定鑒別出質量的優劣,及時淘汰品質差的精液和公豬。
3.2.1精液品質床床
參加配種公豬的合格精液應該具備以下標準:精液量200~300ml;正常精液的顏色為乳白色或灰白色;無味或具有公豬特有的微腥味;酸堿度一般為若堿性或中型;精子密度為2.0~3.0億/ml;精子活力(率)高于70%為正常,為0.7級;畸形精子率:斷尾、斷頭、有原生質、頭大的、雙頭的、雙尾、折尾等,一般不能超過20%。
3.2.2精液稀釋、分裝與運行
常用稀釋劑有KIEV、BTS、20rPVa。稀釋液現用現配,當天使用。稀釋液與精液溫度不能相差一度。稀釋后的精液,精子量不低于0.4億/ml,活力0.7級以上。當天采精和使用最好(盡管稀釋后的精液可保存72h)。
分裝后的精液,不能立即放入17℃左右的恒溫冰箱內,先留在冰箱外1h左右,讓其溫度緩慢下降,溫度下降過快會刺激精子,造成死精子等增多,從放入冰箱開始,每隔12h,要搖勻一次精液,因精子放置時間一長,會大部分沉淀。每次搖動的人都應有搖動時間和人員的記錄。
對于遠距離購精液的豬場,運輸的過程是一個關鍵的環節。高溫的夏天,一定要在雙層泡沫保溫箱中放入冰塊(17℃恒溫),再放精液進行運輸,以防止天氣過熱,死精太多,嚴寒的季節,要用保溫用的恒溫乳膠或棉花等在保溫箱內保溫。
4.1掌握DLY母豬發情鑒定要點
必須在熟悉DLY母豬發情排卵的規律的基礎上進行(之前已經述及)。生產上常常使用外觀鑒定法、試情法結合進行綜合鑒定。經產母豬通常在仔豬斷奶后4~7d開始出現明顯發情表現;部分母豬爬跨其它母豬,也任其它母豬爬跨;按壓母豬背部呆立不動;試情公豬至母豬欄附近時,母豬會表現出強烈的交配欲等情況,則說明母豬已進入發情旺期。DLY母豬一般是發情后的30~40h。
4.2規范操作規程
嚴格清洗和消毒,器械用清水洗凈,煮沸消毒,并用生理鹽水沖洗,母豬外陰用0.1%高錳酸鉀水洗凈擦干。采用一次輸精量20ml,一個情期兩次輸精,間隔8~12h的的辦法。
把握DLY母豬的繁殖習性規律,準確掌握豬的發情排卵規律和人工授精技術,可以極大的提高養豬生產效率,對未來的養豬業的影響也將越來越大。
[1] 劉建榮,夏桂林,譚建春,等.DLY配套系生豬人工授精改良效果調查報告[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4,(12):56,58.
曾饒瓊(1969-),女,四川宜賓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動物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