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杰 楊鐵新 張諾諾 董旭明
[摘要]無線局域網協議IEEE 802.11a是一種廣泛使用的數字通信協議,其不僅在民用領域有廣泛的應用,且在軍事通信領域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從軍事電子對抗的角度出發,研究如何對其通信進行干擾,對于國家信息安全與國防安全有著重要意義。本文重點針對無線局域網協議IEEE 802.11a的訓練同步開展研究,通過建立IEEE 802.11a的通信過程仿真模型,特別是針對訓練序列同步的特點,專門設計了接收狀態機,對單音干擾作用下的訓練序列同步過程的影響進行分析,從而得出以特定頻率(T=2D)單音干擾壓制IEEE 802.11a通信,所需干信比(JSR)僅為-3dB的結論。此結果較其它干擾方式壓制IEEE 802.11a通信所需JSR少10-11dB左右。
[關鍵詞]電子對抗 通信干擾 單音信號 訓練序列同步 Matlab仿真 無線局域網協議 干信比 狀態機
一、引言
由于IEEE 802.11a的廣泛應用,因此從國家信息安全和軍事國防的高度來看,很有必要從電子對抗的角度去考慮如何對IEEE 802.11a通信進行干擾的問題。目前,人們對IEEE 802.1 1a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其通信機理本身,少數從通信對抗角度進行研究的學者,也是主要針對于干擾信號對通信過程建立后的過程進行討論。
然而經過研究發現,IEEE 802.11a的通信信號與其它很多數字通信體制一樣,在通信過程建立之前,需要同步過程來協調各種參數指標,因而其同步過程也受各種干擾因素的影響,當干擾因素強度超過一定界限后,同步過程受到影響,從而使通信無法建立。而針對數字通信的同步進行干擾,其干擾效能往往要比干擾信號本身更為簡便。因此本文的研究重點正是通過研究干擾信號對IEEE 802.11a的同步過程影響,來評估干擾對其通信的影響。
二、理論分析
2.1定時粗同步原理
定時粗同步是PLCP到達接收機后第一步操作。接收機同步通過兩個寬度與短序列重復周期相同的判別窗,對接收到的短訓練序列數據進行采集,而后進行三步操作:
首先,兩個判別窗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如式(1)的相關運算;(1)第二步,第二個判別窗中數據再進行一次自相關運算;(2)
最后,再由這兩個數據進行比例運算,從而得到定時粗同步的判別電平。(3)
當判決電平為高電平時,接收機判定信號到達,并記錄檢測到高電平的位置;反之當判決電平為低電平時,則接收機判斷信號沒有到達,因而接收機并不進行后續的操作。
2.2干擾對同步的影響分析
當干擾信號與數據信號疊加后,干擾信號勢必影響判決電平的數值大小,從而影響接收機對信號到達與否的判別。
設單音干擾影響下的接收信號為:
RM(n)=RB(n)+A'J(n) (4)
基帶信號的離散形式為RB(n),干擾信號離散形式為,(n),A'為干擾信號的幅度系數。
從單音信號的自相關函數中可以得知,當延時τ=nT(n=0,1,2,3……)時,自相關函數為正最大值;當延時T=(n+0.5)T(n=0,1,2,3……)時,自相關函數為負最大值。
將此條件納入式(1)與式(2)中分析,即可得到推論:當單音信號的周期T=D/(n+0.5)時,Cn為負最大值,而式Pn由于τ=0,因而為正最大值。在這種情況下Cn與Pn在整體上的數值差異最大,從而使最終的結果最小化。
當短序列重復周期D=16、單音信號周期T=16/5.5時,Mn的數值非常小且穩定,因此當周期T=D/(n+0.5)的單音干擾信號隨短序列進入接收機時,很容易產生誤判,從而造成對后續OFDM通信活動的阻隔和壓制。
三、仿真程序介紹
本文的仿真程序除包含IEEE 802.11a協議所設計的從發射到接收過程中的一系列操作外,還重點針對訓練序列同步的特點,對接收存儲器和接收狀態機進行仿真,以使仿真程序從同步成功與同步失敗兩個方面,反映干擾信號對IEEE802.11a訓練序列同步過程的影響效能。
為了模擬干擾對整個IEEE 802.11a通信活動的影響,本文編寫了相關仿真程序,整個仿真程序從結構上分為三個部分:發射機部分、信道與干擾信號產生部分與接收機部分。發射機部分的主要功能,是產生一串隨機數據用以模擬要發送的有用數據,然后經過信道卷積、信道交織、QPSK調制、加入訓練訓練、插入導頻、降PAPR轉換、IFFY運算、插入循環前綴、濾波、數字上變頻等一系列操作后,最終形成射頻信號發送到信道部分。信道與干擾信號產生部分的功能有兩方面,一是模擬信道中自然存在的高斯白噪聲,二是產生干擾信號,并用過信號功率計算,得到需要的干擾信號功率比(JSR)。最終形成由信號、高斯白噪聲與干擾信號三部分組成的混合信號。接收機部分結構相對比較復雜,進入接收機的混合信號先經過數字下變頻與濾波器后,進入接收機的數據存儲器,接收機的同步,就從存儲器中調用數據。經過定時同步與頻率同步后,進行FFT運算,而后經過降PAPR逆變換、相位補償、QPSK解調、解交織、解編碼等與發射機部分相對應的逆操作后,得到還原后的數據信息。
四、程序仿真與結果
本文在仿真程序中,將短序列重復周期設為16,因此為了驗證之前的理論分析,應當設置一個周期T=16/(n+0.5)的基帶單音干擾信號。然而,由于仿真程序接收機部分設計有低通濾波器,因此為避免信號經過濾波器時產生功率損失,本文在仿真時將n設置為0,即單音周期T=32,此干擾信號經過濾波、上變頻后,在空間中與信號疊加,單音干擾與短序列信號疊加后的信號進入接收機進行解調,最終產生的誤碼率如下圖1所示:
由仿真結果可以看到單音周期T=32時的干擾效果。當干擾信號功率比(JSR)為-3dB時,接收誤碼率就達到0.1,而同步失敗率達到0.3左右。而使用噪聲調幅干擾方式進行仿真,要達到同等誤碼率水平,則JSR需要達到7-8dB左右。
五、結論
本文通過對IEEE 802.11a通信同步原理進行研究,分析特定頻率單音干擾方式對IEEE 802.11a訓練序列同步的干擾效能,最終通過仿真程序模擬,發現特定頻率(T=D/(n+0.5))單音干擾對于IEEE 802.11a訓練序列同步的干擾效率是一種比較有效的干擾方式,采用這種干擾方式時,當JSR達到-4dB時,就可以有效干擾IEEE 802.11a的通信,比其它干擾方式(如AM噪聲調制、FM噪聲調制等)達到同等干擾效果所需的JSR少10-11dB左右。
特定單音信號干擾具有硬件結構簡單、工程實現簡便、所需功率小等特點,因而在工程應用方面,實現手段較為靈活,成本較低。因此,本文的研究結論,對于國防與信息安全的工程實踐,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