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我國地大物博,各地區旅游資源差異巨大,為保證旅游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真實展景區全貌,充分體現當地特有人文地域特色及觀賞價值,將數字媒體技術應用于旅游景區的規劃、設計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本文將以日照海戰館為例,探討數字媒體技術在旅游展示中的應用。
一、數字媒體展示技術應用特質
數字媒體展示注重科學合理和協調性問題:如:設計風格的統一,聲場的掩蔽,互動擔憂避免相互干擾等;人機交互模式采取盡量簡潔醒目的方式,如:點擊、滑動、拖拽時,能夠達到觀眾預期的互動效果;形式上要應用美學設計特點,使畫面顏色、字體及動畫相協調;設計展項要還充分發揮數字媒體的優勢,為觀眾提供全方位的感官體驗,如:趣味性、互動性和游戲性等。
數字媒體展示的要服務于展示目的和主題。數字媒體展示技術既要有趣味、美學、協調性,更重要的是要服務于展示主題,數字媒體技術具備新技術、新媒體和交互性元素等特點。但是在其應用中遠離傳播主題,往往使人不知所云,增加干擾,達不到相應的展示目的。展示的成功與否往往并不取決于華麗的媒體傳播模式,而是其內容。所以,所有的數字媒體應用必須服務于展示目的。
數字媒體展示應堅持展示內容嚴謹科學與趣味性相統一。既要注重寓教于樂,吸引大眾眼球,讓觀眾參與其中來傳播相應的展示內容,特別是數字媒體技術,利用聲、光、電創造出極具震撼力的畫面,利用數字媒體技術還原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歷史壯觀場面,這些展示內容往往對觀眾有極大的吸引力,增加了展示的趣味性,有利于更好的傳播展示內容。
當然展示內容的科學性和嚴謹性更加重要。特別是博物館類展示,本身就是傳播科學知識的展示平臺,其內容應該是科學嚴謹的知識或者是歷史真實的展現。
在追求華麗的效果和刺激的畫面時,要注重對歷史時代的考究;要注重最新的學術成果,力圖準確生動、完整的表達所要傳播的科學知識、歷史真相,而不是虛假、不存在的內容。
二、日照海戰館數字媒體展示設計探討
日照海戰館主要展示內容取材于宋金黃島海戰,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顏亮率軍攻宋,其中水路7萬余人,由膠西海港向南進發。南宋名將李保率從江陰出發北上抗敵。與當年十月到達今日照石臼所附近海域,與金兵海上30里相望。
南宋水軍率先發起攻擊,并在今天青島市膠南市陳家島附近與金兵展開鏖戰。南宋水軍充分利用天時地利優勢,利用弓箭火攻,金軍戰船以松木和油布為原料,頓時在風中變成一片火海,大多數金軍不識水性迅速土崩瓦解全軍覆沒。這次戰役極大的鼓舞了南宋官兵士氣,金國數十年經營的水軍損失殆盡。
日照海戰館的人文歷史積淀深厚,要在數字媒體展示中表現出這一點具有極高的難度,因此在藝術技巧上和畫面風格、配樂等方面有著較高的藝術要求。通過文獻調研,詳盡了解宋金時期人物特點、裝束特征、造船技術與特點及經濟文化發展狀況,使得創造出的人物場景與時代相符。人物刻畫上注重人物的氣質與精神面貌等細節,畫面遠近結合,突出場景、人物和事件的循序漸進的關系。
日照海戰館的自然景觀豐富,海浪、浪花等動態景觀在數字媒體展示中有很高的表現難度,因此需要解決大量的三維特效技術,例如,海浪的制作在目前國內的數字媒體展示中就是一個難點。平靜的海綿與波濤洶涌的海面;海戰中船被擊中后沉沒后海浪的變化等需要更多特效表現才能還原真實場景。
數字展示環節要與實物展示相適應,相得益彰。日照海戰館中有大量文物實物,而在數字媒體展示環節,應盡量把握合理適度的原則。
數字媒體展示根據觀眾參觀的節奏與實物展示相配合,特別是某些歷史實物的展示可以在數字展示中加以說明,這樣能更好的傳遞信息。
三、結語
本文以日照海戰館為例介紹了數字媒體展示設計的應用特點,對于設計中各環節、要素進行了論述,對于數字媒體展示技術在其他領域的應用有一定的借鑒意義。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數字媒體展示技術必將會迎來大發展,對于新時期文化發展和傳播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