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梅
[摘要]在很多大學課程中,微波與射頻電路是大學通信工程專業、電子信息工程相關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專業型人才,學校應該引入先進的教學理念,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提高教學質量。針對傳統教學中的弊端要加以分析,從中分析解決方案,有效對教學進行信息化改革,例如分析該課程的章節內容,大量使用計算機教學,編寫MATLAB實驗工具箱,有效簡化了圖解步驟和手工計算,提高整體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微波射頻電路 信息化教學 改革對策
當前這一課程都是32學時,之前都是使用各方面的文獻作為教材,重點對微博元件、微波理論、場解法等進行教學,在計算機技術,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中,促使射頻電路技術得到了大范圍的應用,其是無線技術得以實現的關鍵一環,下面就對這些方面進行分析,希望給有關人士一些借鑒。
一、分析在教學中遇到的難點問題
通過對整個教學內容的分析發現,課程中涉及到很多概念,而且用語言很難形象的進行描述,在講課中學生會感到非常的抽象,一般學生只對低頻電路知識進行了學習,在這部分內容教學中,很難深入的認識到場和分布參數。在授課過程中,還要利用場、路等方法教學,在之前的學習中發現,學生都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方法學習,因此比較陌生,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度。
二、分析教學改進思路
第一,教學中充分融入想象化,使用動畫方式,圖形等進行多媒體教學,在進行基礎理論知識教學中,向學生展示微波電路求解結果的動態仿真圖像,這樣抽象的概念變得可視化,學生理解更加容易。第二,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把場、路結合的思想貫穿到整個課程中,講授公式和概念的時候,重點對原理進行分析,同時使用現代數學計算軟件,最好不要出現復雜的數學運算。第三,在授課過程中,應該將射頻器件等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對其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提高學生學習這方面知識的興趣。第四,可以適當的穿插射頻電路實驗課,在實驗過程中,對所學的理論進行證實,可以對比較復雜的實驗進行操作,最好引領學生一同操作,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深入的理解,培養獨立獲取知識的自學能力。
三、實際案例分析
發現在進行射頻電路教學過程中,涉及到計算的主要有穩定性判別、史密斯圓圖的計算、后續章節的網絡阻抗匹配、復數計算等,可以利用計算機手段,對相關的計算步驟進行替換,那么整個教學流程就得到了很好的簡化,使用MATLAB數學計算工具,其是重要的通用數學仿真工具,在M ATLAB的作用下,編寫了計算工具箱,主要有射頻放大電路工具箱,穩定性判別工具箱,網絡匹配計算工具箱,圓圖計算工具箱。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例1:已知ZL=24-j144W,ZO=600W,對負載反射系數的相角和大小進行求解。
解:要先把負載阻抗做歸一化處理,需要在圓圖上找到歸一化負載阻抗點,結合根據阻抗點的位置,合理的進行等反射系數圓的繪制操作,其中要注意,等反射系數圓和正實軸的交點,進行數值的讀取,將其作為實際的駐波系數,這樣就測得了一個數值。根據相關的公式進行計算。通過負載處電長度,以及其和正實軸的差值,很容易就能計算出負載反射系數的幅角。最后使用圓圖計算工具,進行最周的解答,其集體的操作步驟如下,可以進行參考分析,希望給相關人員一些啟發。
sc=DRAW SM ITH,%進行史密斯圓圖的繪制,
ZL=24-j*144,%負載阻抗為ZL,
ZO=60,%長線特性阻抗,
zl=ZL/ZO,%就可以得到歸一化的阻抗,其為ZL=0.4-j2.4,
sc=SET_Z(sc,z1),%在圓圖上找到ZL所對應的點A,
ro=READ_VSW R(sc),%就能夠得到當前點的駐波系數,
1=-17.2420
absg=(r0-1)/(ro+1),%計算反射系數的模G,
=0.8904
el=GET_EL(sc),%得到A點的電長度0.3115I,
phi=2*(el-0.25)/0.5,%計算反射系數的幅角0.2461P,
總結:如果使用手工法進行圖的繪制,其表現的比較粗糙,而且實際得到的結果和真實情況有很大差距,而通過利用MATLAB,就可以很快的進行復數計算,再合理的使用圓圖計算工具箱,就提高了繪制的精度,由此可見,在微波射頻電路的信息化教學改革中,要使用先進的教學理念,使用仿真軟件和設計軟件,避免進行復雜的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