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
[摘要]消防產品作為特殊的安全產品,其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著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的《消防法》第二十四條明確規定:消防產品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因此,打擊假冒偽劣消防產品,凈化消防產品市場環境,是有效整治火災隱患,預防火災事故的一個重要環節。如何發揮社會團體的作用,加強消防產品監督管理工作,首先我們應該理清消防產品的監管程序,再從各個環節上加強監管。
[關鍵詞]社會團體 消防產品 監督管理
一、消防產品的定義
消防產品是指專門用于火災預防、滅火救援和火災防護、避難、逃生的產品。消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包括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和消防產品技術鑒定制度,同時還有型式認可制度和強制檢驗制度。
二、消防產品監管體系
《消防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產品質量監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加強對消防產品質量的監督檢查”。這就是說,質監部門負責對生產領域的消防產品質量監督檢查,工商部門負責對銷售領域的消防產品質量監督檢查,消防部門負責對使用領域的消防產品質量監督檢查。
三、社會團體的責任和義務
3.1消防產品生產者的責任和義務
1、對其生產的消防產品質量負責,建立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保持消防產品生產條件,保證產品質量、標志、標識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
2、建立消防產品銷售流向登記制度,如實記錄產品名稱、批次、規格、數量、銷售去向等內容;
3、不得生產應當獲得而未獲得市場準入資格的、不合格的或者國家明令淘汰的消防產品。
3.2消防產品銷售者的責任和義務
1、建立并執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驗明產品合格證明和其他標識;
2、采取措施,保持銷售產品的質量;
3、不得銷售應當獲得而未獲得市場準入資格的、不合格的或者國家明令淘汰的消防產品。
3.3消防產品使用者的責任和義務
1、查驗產品合格證明、產品標識和有關證書,選用符合市場準入的、合格的消防產品;
2、設計單位在設計中選用的消防產品的質量要求應當符合國標、行標,當選用新產品時,應選用經技術鑒定合格的消防產品;
3、建筑施工企業執行消防產品現場檢查或者檢驗制度、安裝質量管理制度,保證消防產品的質量和安裝質量;
4、工程監理單位對建設工程使用的消防產品的質量及其安裝質量實施監督;
5、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等單位定期組織對消防設施、器材的檢驗、維修,確保完好有效。
四、存在的主要問題
4.1消防產品生產企業責任意識淡薄
消防產品生產企業對消防產品的質量負有責任,應當依法履行自身的監督管理義務。但是,消防產品生產企業往往存在質量自律機制不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形同虛設,產品質量把關工作不到位。當年檢時,才能注重產品生產環節的質量,平時生產中的質量管理要求、進貨、生產、出廠檢驗均未能真正落實到位,相關記錄弄虛作假,更有甚者擅自變更產品結構、外觀尺寸、性能參數、更換主要零配件或內配器材進行生產銷售,在生產過程中偷工減料、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片面降低生產成本,造成消防產品質量差、性能低、使用不穩定等問題。
4_2消防產品銷售單位輕視質量
有的銷售單位一味地壓低產品價格、惡性競爭;有的銷售單位在簽訂供貨合同過程中,借用正式的生產、銷售許可證來販賣假冒偽劣消防產品,完全無視產品質量問題所帶來的嚴重后果。
4.3使用單位對消防產品辨別能力差、維護不到位
使用單位對消防產品辨別能力差,片面追求低投入,也是造成許多不符合安全質量標準的消防產品被使用,給消防安全工作埋下了隱患。部分使用單位在消防產品使用過程中未制定有效的質量管理和維護制度,輕視消防產品日常維護,造成建筑消防設施功能經常發生故障,形同虛設,嚴重影響了消防產品和消防設施的安全保障能力。
4.4設計單位不了解消防產品實際規格、性能參數
有的設計單位在進行工程設計時,僅僅從符合技術規范的規定出發,卻不了解各類消防產品相關規格、性能參數,不能充分考慮到設計選用消防產品的實際使用特點,導致設計的采用消防產品難以采購,或者無類似規格尺寸的產品生產。同時在施工過程中,也不能與施工單位進行很好的技術交底,導致工程選用的消防產品與實際需求不符。
4.5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對消防產品質量把關不嚴
施工單位資質等級不一,施工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導致施工現場管理混亂,不懂技術,不按程序作業。有的施工單位缺少現場施工質量檢測手段,加之工程監理單位監督不力,使得一些不合格的消防產品被采用,可能給建筑帶來先天性火災隱患問題,一旦發生火災,可能會造成嚴重損失。
4.6消防產品聯合執法工作制約因素多
1、消防產品聯合執法工作程序、方法存在差異。
質監、工商等部門重點關注除消防產品外的其他商品生產、流通領域,而消防部門則把執法重點放在各類場所使用消防產品的情況上。質監、工商等部門大多認為消防產品的監管檢查權主要屬于消防部門工作范圍,其他部門僅起協同配合作用,對消防產品的檢驗報告、型式認可證書等相關基本情況重視和專業程度不夠,使得消防產品聯合執法行動難以全面深入地開展。
2、消防產品聯合執法工作結合點較少。
各部門之間在消防產品聯合執法工作中經驗交流較少,聯合執法工作聯席會議制度不完善,部門之間的有效信息難以及時進行通報匯總,導致消防、質監、工商等部門之間難以形成密切配合,移交案件立案處罰有時延緩、滯后。
3、消防產品聯合執法工作僅限于專項行動,日常性聯合執法較少。
消防產品聯合執法工作大多是在專項行動的基礎上開展,未形成日常性消防產品聯合執法工作機制,部門之間的聯合執法在日常的工作中沒有得到很好體現。由于部門間階段性工作側重點不同,時而導致聯合執法工作進程不一致。
五、加強消防產品監督管理工作建議和措施
5.1積極開展消防產品宣傳,增強消防產品質量關注度
要將消防產品的監督管理工作納入各部門、單位宣傳的重要內容,積極主動地與新聞媒體溝通,通過新聞媒體公布消防產品質量信息,使得廣大人民群眾能夠深刻的了解并認識消防產品對于經濟建設和社會穩定的影響,鼓勵社會各單位和廣大人民群眾勇于舉報消防產品的銷售、安裝、維修、使用單位的各種違法、違規行為,督促企業樹立起負責任的意識,積極的采取措施保障企業消防產品以及其他相關消防設施的生產或安裝工作的正常與穩定,鼓勵企業正確的履行自身的責任,保障消防產品生產環節監管工作的有效。同時在報紙上公示了舉報投訴電話,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消防產品質量、共同打擊假冒偽劣消防產品的良好社會氛圍。
5_2建立健全行業自律體系,形成長效管理機制
積極利用媒體、網絡、報刊等途徑,通報表彰一批重視質量的誠信消防產品生產、銷售、使用單位,曝光一批產品質量不合格單位等形式,督促生產、銷售、使用企業重視消防產品質量,樹立行業誠信。調動各類行業自律組織的工作積極性,大力支持行業自律組織建設,通過行業自律,積極引導消防產品生產、銷售單位主動簽訂《質量承諾書》,自覺抵制假冒偽劣消防產品。充分發揮建設、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的監督作用,引導行業自律,單位自警,共同提高,不斷創新管理機制,推動形成長效管理機制,促進消防產品市場良性發展,保證全社會消防安全環境。
5_3推進消防產品聯合執法工作有效開展
1、加強組織領導,形成統一認識。
各部門應當進一步加強在消防產品聯合執法工作中的組織領導,通過聯合執法,使質監、工商等部門充分認識到消防產品與其他商品一樣,同樣可以列入其監管范圍,不應單獨作為一個領域看待。同時,其他部門可以向消防部門了解有關消防產品資料信息,以便各部門更好、更深入地開展消防產品聯合執法工作。
2、明確消防產品聯合執法工作聯系人,強化工作結合點。
質監、工商等部門內可以確定專人與消防部門進行聯系,做為消防產品聯合執法工作聯系人,負責日常聯合執法工作的信息互通,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統一辦事程序。
聯系人可以按季度(月)制定培訓計劃,按照計劃邀請消防部門相關人員開展業務指導,經驗交流,信息通報,逐步完善聯合執法工作聯席會議制度。
同時,加強案件移交、辦理的跟蹤問效機制,各部門可指派專業技術人員與案件承辦部門共同參與案件辦理,為案件辦理提供最大限度技術支持。
3、改變專項行動聯合執法工作模式,加強日常性消防產品聯合執法工作。
各部門之間要積極打破以往以專項檢查為主,日常檢查為輔的聯合執法格局,加強日常性檢查工作與聯合執法工作的有機結合,建立消防產品聯合執法工作長效機制。將消防產品檢查工作納入各部門階段性工作計劃中,并對工作中發現的問題、情況及時通過聯系人向其他部門進行通報,建立檔案資料.為各部門立案處罰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