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玉米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產量高,市場銷路好,經濟價值高,在全國各地均有大面積種植。玉米種植要認真抓好每個環節,才能奪高產、創豐收。本文重點對玉米的栽培管理技術要點進行分析,希望對玉米生產有所幫助。
關鍵詞:玉米;栽培;技術;管理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6.08.018
1 選地整地
1.1 選地
玉米植株高大,生長較快,對水肥需求量也較大,所以玉米種植地塊要具有土壤肥力好,土質較疏松,具有良好的通透性,排灌條件好等特點,并且要便于管理。土壤的肥力要在中等以上,pH 值為6.5~7,為玉米高產打好基礎。酸性過大、粘性過強或者太瘠薄的土壤不利于玉米生長。壤土或砂壤土是玉米高產的首選地塊。
1.2 整地和施基肥
地塊選好后,要先進行整地,整地質量對于玉米保全苗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是深耕,一般翻耕深度要達到30厘米左右,可在春季進行,也可以在秋季進行,整地的標準是“地平、土細、墑足、肥高”,翻后進行耢耙,在翻耕的同時要結合地力情況酌情施加有機肥,以農家肥為主,畝用1000公斤,同時施用適量復合肥,以此來提高地力,為玉米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
2 選種與播種
2.1 選用良種
選種是玉米種植十分重要的環節。很多農戶一味追求貴種,易造成浪費。選種時種子要具備高產、穩產、抗病性好、銷路好等優良特性,而且還要注重適地適種原則,在選種時要綜合考慮當地的氣候、地力、土壤性質、耕作方式等因素,選擇適合的品種。
2.2 種子處理
玉米種子選好后,在播前要進行種子處理,首先是進行精選,可用選種機或者人工進行,保留品相好、大小一致、飽滿的種子,剔除傷、病、殘、破等種粒,以確保苗勢整齊。選好后,要進行曬種,放在陽光下曬1~2天,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殺菌消毒,增加種子活性,促進出芽。曬后的種子,要進行包衣,用種衣劑在種子外包上一層藥膜,起到殺菌和防治地下害蟲的作用。有些地區在播前還要進行催芽處理,對種子進行浸種,方法是用50℃~55℃的溫水浸種10~15分鐘,冷卻后再浸6~8小時,然后用清水沖洗1~2次即可播種,能起到促進種芽萌發的效果。
2.3 播種時間
玉米播種要求土壤10厘米深的溫度要穩定達到10℃以上,在播種前要注意天氣預報,結合當地的氣候特點合理安排種植時間。氣溫相對較低的山區,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有的地區要到4月下旬至5月上旬才可播種。熱帶地區對玉米的播期要求不太嚴格,因為溫度較高,適宜種子的生長。播種方式現在多采用機械播種,播種質量較人工有很大的提高,在株行距及深度控制上都能精確到位。播種密度要結合品種特性及地力情況來確定,要盡可能做到合理密植,在陽光、通風、養分、水分條件等方面做到科學合理,才能促進高產。一般平展型玉米宜稀植,株距為28厘米左右,畝控株數在3300株左右為宜;緊湊型玉米可適當增加株數,株距在18厘米左右,畝控株數在5000株左右為宜,可采用寬行或窄行種植,也可以寬窄相間種植。
3 田間管理
3.1定苗、間苗
定苗、間苗主要是為了合理控制苗的密度,確保水肥、光照等合理分配,促進苗齊。一般原則是留強除弱,疏密存稀,確保所留苗達到健壯均勻。一般在5片真葉時進行,穴留一株苗,同時移栽間下的苗到缺苗斷苗處,補齊苗數。由于近些年都采用機械播種,對種量能精確控制,基本一穴一株,間苗定苗工作有所減輕,很多地區省去了這一環節,但機械也并非完美,為了高產目標,這一環節還要加以重視。
3.2 中耕除草
玉米苗期要進行一兩次中耕,結合施肥進行。中耕主要是對土壤進行疏松,防止土壤板結,提高土壤的疏松程度,增加土壤通透性,利于保溫和保水,同時也起到防治地下害蟲的作用。除草環節是十分重要的,現代農業生產主要使用草劑進行除草,在使用時要注意用法和用量,特別是要根據雜草的類型正確選擇除草劑,達到最佳效果,同時避免藥害。
3.3 施肥管理
苗肥:在5~6片葉時追施苗肥,每畝施尿素7.5~10公斤,中間開溝條施,然后蓋土。
攻稈肥:在8~9片葉時,進行第二次追肥,即施攻稈肥,這次肥量占總施肥量的25%左右,每畝施復合肥10公斤加氯化鉀7.5公斤,施肥方式為條施。
攻穗肥:在14~15片葉時(大喇叭口期),進行第三次施肥,即施攻穗肥,這次肥量占總施肥量的35%左右,每畝施復合肥20公斤加氯化鉀10公斤,結合大培土施用。
攻粒肥:抽穗結實期要及時補充尿素10公斤/畝,起到促進結實的作用,促進物質積累,提高千粒重,達到增產的目的。
3.4 水分管理
玉米植株高大,葉展較寬,對水分需求量較大,在生產中要密切關注植株的生長情況,結合不同的生長期,及時補充水分,促進光合作用及營養的傳輸。特別是玉米從拔節到抽穗進入旺盛生長期,需水量達到高峰,一定要充分供水。結實期也不能缺水,在保證充足供水同時,也要及時排除雨季田間積水,避免浸泡時間過長,影響植株生長發育。
4 病蟲害防治
玉米是病蟲害多發的作物之一,連片種植給病蟲害的大面積發生提供了有利條件。在生產過程中,要密切關注玉米植株的生長情況,發現病蟲害時及時發現及時防治,重點防治的病蟲害有大小葉斑病、銹病、紋枯病、玉米螟、粘蟲、玉米蚜、棉鈴蟲、小地老虎等。要根據不同病蟲害的發生,采取人工、物理、農業、生物、化學等多種綜合措施進行防治,確保玉米的良好生長。
作者簡介:和麗花,大專學歷,蘭坪縣農業局,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