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偉
摘要:玉米是一種植株高大、葉展較寬的作物,對于水肥的需求也相對較多,在栽培過程中施肥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管理環節,只有施肥到位才能確保玉米生長所需養分,為玉米的生長發育及高產打下基礎。在施肥環節,要認真分析玉米的需肥規律,根據不同生長階段的需肥特點有針對性地施肥,既滿足植株生長及結實的養分需求,同時又兼顧到生產的經濟性,不浪費,避免生產成本的過度消耗,提高生產效益。本文主要針對玉米的高產施肥技術進行分析,希望對玉米的生產有所幫助。
關鍵詞:玉米;施肥;利用率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6.08.065
玉米是一種對于水肥比較敏感的作物,施肥的時機、肥量及方法,對于玉米的產量有直接的影響,玉米生產歷來都非常重視水肥環節,但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不科學不合理的情況,玉米生產要增產增收,實實在在提高經濟效益,除了加強管理外,施肥環節一定要做到科學合理,用肥得當才能在產量方面有所提高,增加收益。
1施肥的基本原則
根據不同的生長階段,玉米施肥有基肥、種肥、拔節肥、穗肥、粒肥等不同種類,在施用時要根據實際情況,按照施肥原則進行,基肥要足、種肥要好、拔節肥要輕施、穗肥要重施、粒肥要適當施,這些方面是施肥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的基本原則。
2按照不同生育期合理施肥
玉米在整個生產過程中主要的生長元素是氮、磷、鉀三種,另外還需要一些微量元素,例如鐵、鋅等,產出100公斤玉米籽粒約需要3.6公斤氮、1.5公斤磷、3.1公斤鉀,氮、磷、鉀三種基本元素的需求比大約為2.4∶1∶2.1,而且玉米在各個不同生育期對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情況也有所差異,在實際生產中要結合不同的生長階段酌情調整肥料的施用。相對來講,玉米在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這段時間是需肥最多的時期,要重點控制。另外施肥方式上也要有所區分,底肥以氮肥為主,要深施,磷肥以條施為最佳,鉀肥施用時要注意均勻施用,這樣才便于根系吸收利用。
3提高化肥利用率
3.1底肥
底肥以農家肥為主,也可以根據地力情況適當施用一些化肥。農家肥主要是把一些動物糞便及青稞堆在一起經過腐熟漚制而成,富含有機質及微生物,具有肥效長、有效改善土壤結構的特點,是一種十分理想的肥料。在施用時可結合整地進行,施用深度在20厘米左右,和土壤均勻混合或者在起壟時進行條施。在玉米的整個生長期都能發揮肥效,滿足玉米的生長需求。化肥以尿素為主,主要是提供玉米生長所需的氮元素,一般用量占總用量15%左右。施用底肥要盡量達到要求深度,否則容易底肥、口肥不分,局部土壤溶液濃度過高,造成燒種、燒苗現象。
3.2口肥
口肥是在播種時施在種子附近的肥料,也叫種肥,主要滿足玉米苗期的營養所需,口肥的施用要結合底肥的施用及土壤情況,一般底肥量少或者土壤地力不強的情況下施用口肥,能起到明顯的增產效果。口肥以速效肥為主,這樣利于幼苗的吸收,通常采用優質的氮、磷、鉀化肥及微肥做口肥,在施用時一定要注意種子和肥不能混在一起,要進行隔離,一般施到種子側下方5厘米左右處,這樣做是為了避免種子與肥接觸而出現燒種或燒苗的情況。
3.3 追肥
玉米追肥要把握好三個重要的時間段,分別是拔節期、大喇叭口期和抽雄吐絲期。這三個時期是玉米需肥的高峰期,玉米進入拔節期,植株的營養體生長加快,雄穗開始分化,雌穗也將快速分化,對于營養的需求不斷增加,這時及時追施拔節肥,能起到增強長勢,促進幼穗分化的作用,達到增產目標,在追施時間掌握上,如果底肥充足,地力強,則可以晚些追施。如果土地相對貧薄,基肥量少,植株長勢弱則要多施、早施,肥量要占總肥量20%~30%。土壤肥力差,底肥不足,則應在6片葉展開時及時追施拔節肥,一般在每年的6月20~25日左右便可追施。
3.4 穗肥
在雌穗生長的伸長期至雄穗抽出前施用的肥料稱為穗肥。此期正處于雌穗小穗、小花分化期,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都很旺盛,需要的水分和養分最多,是決定果穗大小、粒數多少的關鍵時期,因此追肥的效果非常顯著,占追肥30%~60%。只要在苗期生長正常的情況下,重施穗肥都能獲得顯著的增產效果,特別在化肥不足的情況下,一次集中追施穗肥,增產效果顯著。土壤肥沃、基肥和種肥充足,集中施穗肥;反之,分施追肥,并重施穗肥。土壤肥力高、底肥、口肥充足時,可在抽雄前7~10天追穗肥。這樣可以避免前期植株營養生長過于繁茂,又有利于延長生育后期葉片功能期,對增加穗粒數和提高千粒重有重要作用。
3.5 分次追肥
追肥要分次進行,不宜一次過多追施,這樣可以避免滲漏和揮發,盡量減少肥料損失,特別是對于一些砂質土壤,分次追施能最大程度減少肥量浪費,追肥一定要深追,深度要達到8厘米左右,能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起到明顯的增產效果。對于攻粒肥,要根據植株的生長發育情況來確定,其作用是防止葉片過早衰落,延長植株的光合作用,提高百粒重。
4 結語
施肥管理是玉米栽培過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要認真分析生產過程中的各種因素,結合土壤、氣候、品種特性、耕種習慣,按照玉米的不同生長階段需肥特點,進行科學合理的施肥,在肥料品種、肥量控制、施肥方式等方面進行科學選擇,做到精準施肥,既能滿足需要,又避免浪費而增加成本,為玉米增產增收創造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