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晶 明均仁 何博 曹鵬
〔摘 要〕湖北省高校眾多,各高校圖書館APP建設情況各異,對它們進行系統調查有助于圖書館移動服務的開展和推進。本文通過瀏覽高校圖書館網站首頁、查詢相關文獻論文、下載APP應用、搜集新聞資訊、電話咨詢、郵件咨詢等方式,從普及與推廣情況、開發模式、系統穩定性與兼容性、服務內容、欄目設置及宣傳方式等5個方面對湖北省123所高校圖書館移動APP進行了系統調查和分析,并從合作方式、個性化服務、宣傳方式等方面提出建設策略。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移動服務;移動圖書館;圖書館APP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6.04.017
〔中圖分類號〕G250.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16)04-0095-06
〔Abstract〕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universities in Hubei province,while the construction of library APP platform is different.By carrying out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it can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library mobile services.The paper mainly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 construction of library APP,development modes,system compatibility and stability,service content,column setting and publicity modes of 123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Hubei province by browsing the website of libraries,retrieving relevant literature papers,using APP,searching news and information,telephone and e-mail consultation.What's more,some suggestions were given about mobile library APPs cooperation,personalized service,publicity and so on.
〔Key words〕university library;mobile service;mobile library;library application
湖北省高校密集,各高校圖書館移動APP建設情況各異,系統了解以及對比各高校圖書館APP建設狀況有助于高校及用戶對移動圖書館的認知,以提高各高校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水平。本文對湖北省高校圖書館移動APP進行系統調查與分析,以此獲知湖北省高校圖書館利用移動端為高校師生提供移動服務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從而對湖北省高校圖書館移動APP的建設與發展提供指導。
1 調查內容
本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站2015年公布的教育部批準的高等學校名單中,選取湖北省123所普通本科院校圖書館為調查對象[1]。
為了對湖北省123所高校的移動圖書館進行全面調研,本文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對湖北省123所高校移動圖書館進行系統調查和分析比較:(1)通過電腦PC端訪問“某某高校圖書館網站”,查看網站相關欄目是否有移動圖書館的宣傳與推廣資訊;(2)在“超星移動圖書館”APP軟件中進行搜索,在登錄的搜索欄輸入各高校圖書館名稱,查看相關院校是否和超星進行合作;(3)在手機的軟件管家,軟件商城進行搜索“某某高校圖書館”,看是否有相關APP應用信息;(4)檢索與閱讀相關文獻、搜集新聞資訊、電話咨詢及郵件咨詢,以收集各高校圖書館APP詳細的建設信息。
1.1 普及與推廣情況
目前國內圖書館APP服務已從起步階段邁入發展階段,開通較早的是2010年的上海圖書館APP,大部分圖書館APP的開通時間集中為2012年或2013年[2]。湖北省高校圖書館開通比較早的是武漢大學,于2012年試用與開通移動圖書館;其它高校圖書館大多于2013年開通或者測試試用,綜合調查情況如表1所示(調查截止時間至2016-01-06)。
湖北省普通高校共計123所,只有52所高校擁有自己的移動圖書館APP,開通率僅為42.28%,其中湖北省7所211高校已全部開通;湖北省7所普通一本高校中也已經開通了移動圖書館;剩余109所普通高校僅僅只有38所高校開通了移動圖書館。調查發現,湖北省高校資源越好,其APP的建設就越完善,推廣與普及的程度就越高。總體而言,湖北省高校圖書館APP的普及率較低,APP的建設及推廣程度多半與高校的資源優勢相關。
1.2 開發模式
移動圖書館當前主要有聯合開發、獨立開發與非盈利性第三方興趣開發3種開發模式[3]。聯合開發APP指由數據庫或技術開發商與各圖書館聯合資源及技術共同開發出圖書館APP;獨立開發APP指圖書館不與其它圖書館共用軟件平臺、不借助第三方整合資源的開發模式,是針對圖書館特色或某種特殊功能進行的開發[4]。另外還有少部分移動圖書館APP由興趣愛好者第三方進行開發,不以盈利為主。
通過調查統計,湖北省內開通圖書館移動APP的高校大都采用聯合開發模式,其中99%的高校圖書館與超星公司進行合作,少數高校與匯文公司、北京書生有合作,如華中師范大學的書生移動圖書館,湖北民族學院圖書館網站標示匯文掌上圖書館及其二維碼。超星圖書館是與湖北高校圖書館合作最多的技術開發商,這也是目前國內圖書館APP開發的普遍情況,避免了自行開發的高成本、高風險,但這也同時導致了個性化開發的缺失,服務內容與功能大同小異,沒有太大創意。
另外,調查也發現有少部分高校的移動圖書館由本校APP興趣愛好者獨立開發完成,如華中科技大學除了與超星公司合作開發APP,還有一款“華中大圖書館”的APP是本校自動化學院研三學生麥嘉輝開發完成[5];武漢理工大學也有自行開發的“掌上理工大”。筆者通過下載這類APP體驗發現,由APP興趣愛好者開發的移動服務平臺,基本上結合了用戶的某些具體需求,個性化色彩鮮明,受用戶青睞,具有一定的應用范圍。
1.3 系統穩定性及兼容性
由表1的數據可以看出,大部分擁有自己移動圖書館的高校,其圖書館主頁都特別開設了移動圖書館專欄,提供WAP網站(湖北理工學院,武漢東湖學院,武漢大學,武漢工程大學等18所本科高校)、微信平臺以及APP下載。99%的高校都提供了安卓客戶端及蘋果客戶端所對應的APP下載,并與平板兼容性良好。
移動圖書館系統的穩定性對于用戶的體驗是非常重要的,筆者在對高校圖書館網站的調查中,發現大部分高校的移動圖書館系統是比較穩定的,測試過程中未發生異常,只有少部分高校圖書館網站或者移動圖書館APP的下載出現問題,主要情況如下:
(1)高校圖書館網站處于建設中,系統不穩定。調查發現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舊版網站中沒有找到移動圖書館,而新版圖書館網站顯示“本校移動圖書館正在建設中”;華中農業大學的圖書館舊版網站中有超星移動圖書館二維碼,而新版網站中找不到移動圖書館相關信息。
(2)高校圖書館網站無法訪問。調查顯示部分高校的名稱在超星APP中可以搜索到,然而卻無法找到其圖書館網站,如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武漢城市職業學院等高校圖書館。
(3)下載鏈接無法進入。調查發現高校圖書館網站可以訪問,在超星APP中也搜到了高校的名稱,但是圖書館網站中的移動圖書館選項卻是無效的,如湖北民族學院首頁標示的匯文掌上圖書館二維碼,手機掃碼無法下載,湖北商貿學院圖書館網站首頁中的移動圖書館選項無法點擊,湖北文理學院新聞公告中有通知但是無法查看。
(4)部分高校正試用移動圖書館服務,如華中師范大學圖書館網站點擊移動圖書館(首頁手機的標識),有超星移動圖書館和書生移動圖書館的鏈接,但是標示正在試用;武漢體育學院的移動圖書館也標示在2015年12月試用。
1.4 服務內容
通過對湖北省高校移動圖書館開通與使用情況的調查,筆者將相關的移動圖書館APP進行下載體驗,其相關信息以及主要功能如表2所示。
通過下載圖書館APP體驗,發現湖北高校的移動圖書館APP的功能主要包括:書目檢索、預定續借、條碼識別、信息公告、在線咨詢、電子書下載、新書推薦、在線預覽、分享功能、館藏資源、信息推送、我的收藏。由于絕大多數湖北省高校圖書館使用超星數字移動圖書館提供的APP服務,所以其服務模塊和超星的WAP版并無多大差別,服務內容與功能大同小異,缺乏創新以及個性化色彩,只有少數個人團隊或第三方興趣愛好者開發的APP功能具有個性化。
1.5 欄目設置及宣傳方式
通過瀏覽湖北各高校圖書館官方頁面欄目設置,查看是否標明圖書館APP下載及其鏈接,湖北省高校圖書館移動APP欄目設置如表3所示(調查截止時間至2016-01-06),大致分為三類:(1)在網站主頁上直接放置移動圖書館APP二維碼或移動圖書館的鏈接,如武漢理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湖北民族學院、武漢體育學院、江漢大學等15所高校圖書館;(2)在網站的讀者服務、宣傳欄目、資源導航等二級欄目下放置移動圖書館APP鏈接或者通過站內搜索查詢到相關移動圖書館通知公告,如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工程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21所高校圖書館;(3)在超星APP中搜到而在圖書館頁面上沒有設置相關提醒鏈接信息,如武漢科技大學、湖北師范學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16所高校圖書館。
調查顯示,在開通了移動圖書館功能的湖北省52所高校中,28.8%的高校圖書館APP在首頁處標注了移動圖書館二維碼或者下載鏈接,40.4%的高校圖書館APP下載鏈接頁面都放在二級欄目中,30.8%的圖書館APP沒有在圖書館官網設置下載鏈接,說明部分高校對移動圖書館的重視度不高,移動圖書館在網站中的位置不顯眼,甚至沒有相關介紹,也說明了高校對于移動圖書館的宣傳力度不夠,有待加強。
2 調查中存在的問題
2.1 開通比率低
通過此次對湖北省高校移動圖書館開通及使用情況進行統計,湖北省123所高校中,僅有42.8%的高校擁有自己的移動圖書館。與湖北地區本科院校數量相比,其普及率大大低于期望值。通過高校師生反饋,部分高校學生根本不知道自己學校擁有移動圖書館及其服務,更談不上智能手機安裝圖書館APP。此次調查也說明了湖北高校移動圖書館APP建設有待加強,APP普及率還需提高。
2.2 缺乏個性化
通過調查與試用,湖北省高校移動圖書館的服務功能主要集中于查詢、借閱提醒、預約、續借、圖書排行、服務公告、讀者導航、圖書館介紹等,大部分高校圖書館也是選擇跟數據庫開發商合作開發,一般是超星公司,所提供的移動圖書館功能和WAP版并無多大差別,缺乏特色資源和個性化服務開發,導致高校移動圖書館服務內容千遍一律,缺乏吸引力。
2.3 重視及宣傳不夠
通過調研,大部分高校沒有將移動圖書館的鏈接放在自身圖書館官網的醒目位置,而且在高校師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新館介紹時、文獻檢索課堂中,也沒有開展一些相應活動進行宣傳與推廣,導致許多高校的移動圖書館成了一個空架子。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高校對移動圖書館的不夠重視,未采取相關辦法去推廣移動圖書館服務。
3 對高校圖書館移動APP發展的建議
3.1 加強合作,完善開發機制
建設移動圖書館需要雄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無論是公共圖書館還是高校圖書館,圖書館間須高度合作,資源開放,共建共享,才能保證移動圖書館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及用戶[6]。
湖北省高校圖書館應重視聯姻合作,探索與各信息技術公司、數據庫出版商間的合作,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加大對圖書館資源建設的力度,構建圖書館移動服務標準和機制,避免重復建設和版權風險,實現數據庫資源、技術、人員和相關服務的共享,逐步面向高校師生開展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
3.2 注重用戶需求,提供個性化服務
雖然越來越多的高校圖書館提供了APP移動服務,由于受技術、資金投入等因素的影響,高校移動圖書館APP的數據庫建設及資源整合仍然有限,在功能上大多類似,內容與網頁版WAP類似,毫無個性化之言。
各高校師生對于移動圖書館的使用會有功能偏好,移動圖書館應根據讀者的需求不同提供差異化的服務,擴展移動圖書館的個性化服務項目,以吸引更多用戶使用,提升圖書館移動服務質量。高校圖書館應對本館用戶的需求進行調研,把握用戶的實際需求,從而結合實際開發具有自身特色的移動服務,如985(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211(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高校的學生對于期刊、文獻資料等的全文閱讀有較大的需求,而專科院校學生對于專業技術的應用發展情況、市場的人才需求變化可能有較高的需求。
3.3 加大宣傳力度,推進APP使用
圖書館移動APP服務是新型業務,其推廣與宣傳力度直接影響用戶對該服務的知曉與使用[7]。因此,高校圖書館需要通過多種渠道開展宣傳與推廣活動,讓用戶知曉移動服務的存在、獲取途徑以及使用方法。
高校圖書館在今后推廣移動APP時,可以采取以下方式:(1)線上與線下相結合。一方面在線上,高校圖書館應將移動圖書館放在醒目位置,可在首頁專門設置移動圖書館欄目鏈接,提高網站的導航與搜索性能,并在消息通知中置頂發布,以吸引用戶注意;另一方面在線下,應與學生組織、政府部門合作并開展一些有意思的圖書會友、圖書漂流活動等,吸引高校師生以及社會群體對APP的關注。(2)微信公眾號、貼吧、微博等第三方平臺推廣。通過第三方平臺及社交化媒體工具進行推廣,各高校移動圖書館用戶群將會擴大。(3)二維碼掃碼下載推廣。各高校圖書館可在新生入學或者入館教育之時彩印一批書簽或者宣傳冊,在上面附上自身學校著名景點圖片以及移動圖書館二維碼,既可作為新生入學的紀念,也能吸引新生對移動圖書館的關注與使用。
參考文獻
[1]2015年全國高等學校名單[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moe634/201505/t20150521189479.html.
[2]符玉霜.移動圖書館環境下國內APP服務研究[J].圖書館論壇,2014,(4):102-105.
[3]余世英,明均仁.移動信息服務在國內高校圖書館中的應用模式研究[J].圖書情報知識,2012,(6):60-67.
[4]陳新昕.淺析我國圖書館APP類型、現狀及對策[J].科技資訊,2013,(10):251-253.
[5]學大教育,華中科技大學學生耗時兩月開發“移動圖書館”APP軟件[EB/OL].http:∥www.kmxueda.org/news/149.html.
[6]靳艷華.試析移動圖書館的發展前景及實施策略[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3,(1):43-45.
[7]曹鵬,明均仁,段欣余.國內圖書館APP移動服務調查與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15,(16):77-83.
(本文責任編輯:孫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