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春明
摘要: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以來30多年的經濟發展,內部會計控制弱化的問題,在大經濟環境影響下變得更加突出,國有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國有企業的健康發展,本文就以國有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為分析對象,提出幾點個人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國有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存在的問題;對策
內部會計控制是企業為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確保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等,而制定和實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內部會計控制是一個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自我約束和自我調節的機制,是企業健康發展和經營成敗的關鍵。新中國成立以來,國有企業一直是我國社會經濟的主導,新疆地區的國有企業在促進新疆的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最為明顯,以八一鋼鐵廠,紅十月拖拉機廠,天山毛紡廠等一批成就新疆經濟發展的國有企業,為新疆的經濟發展奠定了厚實的基礎。隨著社會經濟體制的發展和轉變,這些大型國有企業出現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被吞并消失,這和企業的自身改革及內部會計控制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1.國有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意義
內部會計控制是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以保護企業資產的安全、提高并保證會計的信息質量為根本目的,通過控制環境、財務制度和控制程序這三個要素,推動企業內部會計管理和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新疆的國有企業長期以來擔負著穩定新疆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是我區進行經濟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必須將企業核心管理的內部會計控制作為企業控制重點,高度重視,不斷完善和強化,才能使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在企業控制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
2.新疆國有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存在的問題
新疆的國有企業發展時間較長,企業一般存在兩大特點:一是企業規模大,業務范圍廣,行業競爭相當激烈;二是企業的內部會計控制弱化、管理機制不健全,不科學;三是管理者內部會計控制意識淡薄。在我區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我區的國有企業必須打破舊的不科學的管理機制,通過加強企業內部會計的控制建設,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
2.1忽視內部控制的重要性
我區的國有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是在經濟體制下發展起來的,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原有的舊體制完全不能適應當下新的經濟發展需求。內部控制是長期效益,前期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和人員的配置,才能在長期的控制制度中取得效益,因此企業的管理人員常常忽視內部控制的重要性,把企業的內部控制當做約束自己發揮作用的鈍器,往往不愿意把精力放到企業內部的控制問題上。
2.2職責分工不明確
國有企業的規模較大,企業的部門也多,內部的機構設置較為復雜,職位職責不明,重疊交叉現象突出。據調查數據顯示,在國有企業中90%左右的財務人員層次不清,對自己的崗位職責不明確,崗位設置缺乏牽制性。企業的財務會計往往忽視了自己的領導地位,在工作上直接依附于上級領導,同級之間沒有相互制衡,使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成為紙上談兵。
2.3企業自身防范風險意識差
我區內的國有企業風險意識滯后,尤其是內部會計風險控制意識,企業領導甚至完全不關心內部會計控制帶來的影響,再面對市場風險時,也不能及時作出風險預警、風險評估、風險識別和應對風險控制措施。
2.4內部會計控制體系不健全
很多國有企業在經濟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一心追求經濟效益,追求銷售收入的增長,對內部會計控制體系的建立缺乏科學性和連貫性,沒有關于內部會計控制體系的約束機制和自我防范,常常導致會計控制不能發揮它應有的功效,使會計控制僅作為擺設制度,失去效力。
2.5監督機制不完善
我國《會計法》明確要求,“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雖然大部分國有企業設有特定的監督部門,但是內部監管不到位,而政府監督和社會監督的效果更不盡如人意。我區的國有企業存在全國國有企業的最大弊端,就是沒有有效健全的監督考核機制,企業的內部控制的執行需要恰當的監督,沒有監管,企業沒有畏懼,因此嚴重影響了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作用的效力。
2.6會計信息資料失真
一是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會計電算化系統已經成為當今社會會計行業的必然選擇,錄入系統的原始數據錯誤,將直接導致信息失真;二是由于會計職責不明確,內部會計管理松弛,企業所需的會計信息失真情況嚴重,調查顯示,50%的財務工作者認為企業的會計信息存在失真現象。三是財務人員工作任務混亂,會計憑證填制不規范,沒有有效規范的原始憑證的支持,甚至有的企業的財務工作者在領導的暗示下,違背會計公平真實的原則,隱瞞虛報收入利潤,對會計事實成本造假,或者偽造會計報表、會計賬簿等。
2.7管理者內部會計控制觀念淡薄
一是由于國有企業的體制過于陳舊,很多國有企業會計人員不具備專業知識,未獲得國家頒發的從業資格證書,認為財務只是簡單的數字運算,靠“走后門”拉關系進入財務部門,部分企業領導將“自己人”安排到財務,內部會計控制觀念淡薄。二是部分工作人員,不遵守或不嚴格遵守內控制度,辦事憑經驗、憑主觀判斷,缺少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檢查和考核。
3.國有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對策
3.1建立健全的企業內部會計控制體系
國有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的企業內部會計控制體系,制定各種管理辦法,明確控制目標,定期對會計資料進行審計。在職能劃分上,明確崗位的權限、責任、工作職責和授權批準范圍,對主管會計,記賬會計,財務保管等進行分離,讓各部門個崗位進行相互制約和牽制,并定時進行企業財產清查,對企業實物進行控制,做到賬實相符,以防挪用和貪污。
3.2建立有效會計系統,加強企業的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管
國有企業要堅持以國家頒布的《會計法》制定本企業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會計憑證制度、會計賬簿制度以及財務報表制度,使財務工作人員充分依據制度法規辦事,明確職責的權限,達到相互制衡的效果,才能保證企業的財務人員在工作時做到有法可依,有制可循,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順利實施。同時加強企業內部的監督機制,在企業內部設置審計機構,加強企業對會計控制的監督。或者建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風險評估,及時發現企業存在的財務安全隱患并做出修正改進。光有企業內部的監督機制是往往不夠的,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還要大力加強工商、稅務、審計等部門的監督作用,定期檢查或隨時抽查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制度和工作,及時杜絕企業將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作為擺設和幌子。
3.3 提高管理者的內部會計控制意識
作為國有企業的管理者,必須與時俱進,在不斷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的同時,要加強財務知識的學習,增強內部會計控制意識,不能故步自封,大量接收具有專業水準的會計人才,減少會計業務的偏差。同時用科學技術的手段實現會計控制的管理,做到會計電算化代替手工記賬,定時進行財務報表的公示,建立透明,高品質的企業內部會計控制。
3.4充分發揮內部審計職能部門作用、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分析重點控制環節,改進內部會計控制方法,強化內部會計控制報告制度
結束語
企業想要發展的好,不光需要與時俱進的發展眼光,更需要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尤其是國有企業的內部會計控制,內部會計控制對國有企業是非常重要的,合理有效的內部會計控制會帶動整個國有企業朝著健康生機的方向發展,并能保護企業資產的完整和安全。
參考文獻:
[1]張小英.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現狀分析與探索.中國總會計師,2006(11)
[2]王淑霞.劉波.國有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現狀及對策.中國商界,2013(09)
[3]孫麗娜.國有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討論.[M]現代農業,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