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藹 王宏宇
摘 要:針對“互聯網+”下中國創新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發展概況,結合目前存在的諸多弊端,文章從接受度和轉換率兩個維度建立平臺運作效率的評價體系,尋找改善方案和解決路徑。通過研究O2O模式的先進之處,指出平臺效率可從四個層次進行突破,從而可加強平臺的應用效果,提高用戶和平臺在線上線下的匹配度,使得平臺轉換率高于其他模式,大大提升創新資源整合效率。
關鍵詞:創新資源;資源共享;O2O模式
1 概述
多年來,我國創新資源分散、缺乏共享等問題一直飽受詬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創新資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目前大部分的研究文獻認為,國內外資源共享平臺采用了基于云計算的系統架構,建成以后將形成一個協同創新的社區云,其功能是為社區中的成員提供按需自助的云服務,社區中的成員將共享云中的數據和應用程序。作者認為,中國創新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健康快速發展的路徑應是進一步擴大O2O模式的應用,通過平臺的網絡信息手段和創新引導功能,利用用戶和平臺在線上線下的匹配度,提升創新資源整合效率。
2 中國創新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的概況
創新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簡稱IRSP,是由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協同創新平臺中心在總結國內外產學研合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經驗的基礎之上,采用集成創新的技術手段和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組織形式進行建設和運營的“面向企業的創新支撐平臺”。目前,我國IRSP的運作效率普遍較低,企業在創新資源獲取方面存在“市場失靈”和“信息孤島”的現象;在政策上缺少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平臺建設的措施和機制,政府投入經費不科學、不具體,導致資源浪費。
部分一線城市已采用O2O模式優化平臺的建設,在這樣的平臺上,企業可以搜索到大量相關的科技成果和專利,并獲得相關科技成果的評估和認定信息,企業在該平臺購買科技服務后,還可以拿到一筆可觀的政府補貼或獎勵。這樣一來,平臺可將通過B2B+O2O電子商務模式、市場化運作、政府提供補貼的方式,來幫助解決企業面臨的“市場失靈”和“信息孤島”問題。
3 IRSP運作效率
注冊用戶數、IP、PV是衡量平臺運營效率的重要指標,這些指標體現了平臺的硬件和推廣效果。下面我們根據這些指標建立IRSP的接受度和轉換率,從這兩個維度評價平臺的運營效率。
3.1 評價指標的構建與解釋
相關維度:接受度=X3/X2;
轉換率=X1/X2
(1)網站運營內容指標:內容指標指的是衡量訪問者的活動指標。
(2)年均IP:即互聯網協議,是指獨立IP數。 00:00-24:00相同的IP地址只計算一次。年均IP根據日均IP數推算出來,反映出年均訪問頁面的用戶數。
(3)年均PV:頁面視圖,頁面瀏覽量或點擊,用戶每次刷新只計算一次。年均PV根據日均PV推算出來,反映出年均用戶的瀏覽量。
(4)接受度:即PV/IP,反映單位用戶的瀏覽次數。PV/IP的倍數越大,說明網站的內容越受歡迎,接受度在3-10之間屬于正常范圍。
(5)轉換率:即用戶數/IP,指在一個統計周期內,完成轉化行為的次數占推廣信息總點擊次數的比率,即反映平臺將瀏覽用戶轉換到注冊用戶的能力。轉化率越高說明應用效果越好。
3.2 平臺運營優化措施
通過相關效率公式和評價體系的建立,IRSP的運營效率可從以下兩個方面予以突破:
(1)通過優化網站頁面,豐富平臺內容,做好售前售后服務等措施提高平臺交互體驗和用戶滿意度,進而提升網頁PV和用戶接受度。建議平臺具有以下功能:信息集散功能、創新引導功能、對接促進功能、定制服務功能。
(2)通過O2O模式加強平臺的應用效果,提高用戶和平臺在線上線下的匹配度,將線上線下的用戶流量相結合,提高用戶注冊數,進而提高平臺轉換率。線上服務包括信息資訊發布、實驗場所展示、技術成果展示、重點資源推介、服務機構搜索、定制需求采集、在線專家咨詢和互動媒介交流。線下服務包括科技資源整合、需求信息采集、項目定向匹配、對接中介促成、專題定制服務、海外資源引介、會員活動組織和網絡運行維護。
4 O2O模式下平臺先進之處
基于大數據進化出CRM、BMS、ERP系統,使得O2O模式應用領域越來越廣,創新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在O2O模式下運用至少有以下三點先進之處。
4.1 整合科技創新資源,構建區域研發創新生態體系
該模式可以整合豐富的創新科技資源,如高校、科研院所、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大學科技園等,利用網絡信息手段和創新引導功能解決資源整合難題,實現核心區創新研發供給和需求的有效對接,全面提升區域創新水平。
4.2 探索市場化運營、創新引導新模式
市場化運營模式充分體現公益性和商業性的特點,政府只通過評估運營方是否完成平臺“指定動作”進行事后獎勵和補貼。創新引導新模式主要通過協同創新中心、創新驛站、創新導師、創新券來實現。
4.3 服務范圍輻射更廣
使社會力量參與平臺建設中,吸引更多當地高校院所創新服務資源、需求企業等加盟,服務范圍可由核心區擴展到周邊地區,引導當地產業化項目,促進產業發展,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5 結束語
O2O模式加強了平臺的應用效果,提高了用戶和平臺在線上線下的匹配度,使得平臺轉換率高于其他模式,大大提升了創新資源整合效率,通過機制創新、內容創新、政策創新,可以進一步整合、開放共享區域,研發創新服務資源。創新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的建設與完善已是當務之急,平臺可從四個層次進行改進:第一,構建區域研發創新生態體系,加強平臺硬件建設,增加平臺注冊用戶數;第二,加大平臺線上線下的推廣力度,增加平臺曝光率,重視線上線下共同服務的平臺模式,整合科技創新資源。線下推廣實行市場化,通過評估運營方是否完成平臺“指定動作”進行事后獎勵和補貼;第三,重視用戶需求分析,提高用戶接受度和滿意度,對頁面設計、交互體驗、功能服務等屬性進行優化,形成用戶反饋機制,定期對平臺進行迭代;第四,提高瀏覽用戶到注冊用戶的轉化率,完善平臺功能,開放科技信息資源。
參考文獻
[1]戚 ,張明,李太生.基于Malmquist指數的江蘇創新資源整合共享效率評價[J].中國軟科學,2013,10:101-110.
[2]陳勁,陽銀娟.協同創新的理論基礎與內涵[J].科學學研究,2012(2).
[3]何郁冰.產學研協同創新的理論模式[J].科學學研究,2012(2).
[4]陳健,何國祥.區域創新資源配置能力研究[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5(3).
[5]吳家喜.近十年國內科技資源共享研究進展與述評[J].科技與經濟,2012(2).
作者簡介:鄧藹 (1993-),女,漢族,四川遂寧,本科,西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從事會計、財富與資產管理研究。
王宏宇,西南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