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水般琴音流淌在指尖,仿若自山間傾瀉而下的一泓清泉,讓人的心莫名沉靜,在朦朧的琴聲中,我似乎又回到了從前的歲月,隨著琴音一點點清晰起來。
剛進初中的第一年,新的環境,新的同學,伴著不斷增加的課業壓力,令人喘不過氣來。屋漏偏逢連夜雨,古箏的考級也緊隨而來,我卻完全沒有準備好。
一天夜里,煩躁的我一遍遍地彈著考級曲《高山流水》。從指間傳出的,沒有流水的清澈激蕩,更無高山的巍峨大氣,只是機械的音符,錯了,就重來。終于,琴上的高音弦伴著一聲清脆的響動,崩斷了。好像積壓了許久的怨氣在這一刻達到了頂峰。我的眼眶終于盈滿了淚水,一只手握著斷了的弦,徒勞地想把它塞回原處。我的生活就如一個突兀的音符,一根斷掉的琴弦,我一心想使其回到正軌,卻終是無用。恍惚中,好似聽到了古箏老師柔聲的安慰:“不要急,彈不好沒關系,多努力嘗試幾次,總有一天會練好的。”于是,握著弦的手緊了緊,轉而重新將一根新的乳白的弦小心翼翼裝了回去,再次撥動,心里少了琴譜的記誦,轉而努力試著去感受高山流水的清麗景致,以及景致背后,伯牙子期的真摯友誼。
琴音雖未極佳,卻也平添了幾分悠揚動聽,我在琴音的鼓舞下,慢慢嘗試改變現狀,面對紛至沓來的題目,我不再手足無措地哭泣,而是靜下心來,一道道分析解決,力求觸類旁通;我不再等待別人向我示好,而是主動笑臉相迎,雖然不乏冷遇,卻也交到了不少知心好友。隨著指尖的琴音由磕磕絆絆轉為流暢動聽,我的生活也好似因為一次次溝通和嘗試,奏出了和諧的樂章。原本的琴因“改弦更張”,讓我演奏出更加美妙的樂曲。這樂曲恬淡平和,卻流暢出高山流水獨有的風韻,讓我的心神不由地為之一振。
不知不覺中,樂曲已近尾聲,最后是一段快板,急速的音符在律動,將樂曲的意境推向高潮。盡管后來的生活節奏比當初快了數倍,課業壓力也陡增,但面對這些,我已無所畏懼,一次次努力嘗試,一次次靜心梳理,一次次傾心溝通,讓我在這樣的生活中安然自如,而越加成熟的琴音,完美地將兩種景致合二為一,呈現出音韻之美,青山直入云霄,流瀑飛流而下,伯牙動情撫琴,子期悉心聆聽,我心中出現的再也不是琴譜,不是指法,而是一片一直在向往的世外桃源。
隨著最后一段花指的終結,我緩緩地自回憶中抽身而出,那段與琴相伴的歲月,是一次次努力的嘗試,正是那段時光讓我漸漸接受了生活,理解了箏曲的絕妙佳境。我深知:努力嘗試的背后蘊含的是我對成長的追求;是走出困境的勇氣;是改變自我的動力。我也將這段箏曲鐫刻在心,時刻提醒自己,不止一次,努力嘗試!
【簡評】
文章以古箏考級為素材結構全文,在敘事的基礎上,水到渠成地歸結出主題來,沒有牽強附會的感覺,能夠引起讀者思想與情感的共鳴。文章思路清晰,作者猶如一個出色的導游,引領著讀者探幽覽勝而又有啟迪收益。本文語言靈動,具有詩意之美,比如,對彈古箏的場景、心理的描寫,以及由此引發的思考與感悟等,都非常契合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