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溢輝
摘 要:PLC控制應用系統的抗干擾問題一直是工業、企業重視的大問題,因為它關系到工業、企業整個生產系統的安全運轉。只有找到影響最大的干擾源,圍繞干擾源進行干擾分析,進行對應的防范與治理,才能維護PLC系統的安全運轉。文章分析了PLC控制應用系統的干擾源分析及抗干擾措施。
關鍵詞:PLC控制應用系統;干擾源;分布;抗干擾;措施
1 PLC控制系統的干擾源分布
1.1 干擾源類型
一般來說,工業控制裝置處于相對復雜、惡劣的工作環境,各種不良的外界環境因素很可能對PLC系統帶來干擾性威脅,最易于遭受干擾影響的位置為:電壓或電流最可能出現驟變的部位,這些部位屬于敏感部位,因為其電磁場的動態變化將帶來一系列不利因素,例如:出現不穩定噪音、擾動等,從而將為整個PLC系統形成不良威脅,形成干擾源。主要的干擾源則涵蓋以下幾大類:根據干擾成因可以分成:放電干擾、高頻振蕩干擾、浪涌干擾等。然而,如果根據其所產生的噪音波形來分類,則通常包括:脈沖性干擾、持續性干擾。如果參照干擾模式來劃分則通常包括:共模與差模干擾。
1.2 空間輻射帶來的干擾
該干擾通常來自于電網系統、設備等的暫態過程,或者雷電帶來的過電壓等。此類干擾帶有一定的輻射性,分布規律不定。其輻射區域內如果有PLC系統,將遭受強烈的輻射干擾,這兩者輻射的感應主要來自于:電路感應、通信線路感應。
1.3 系統外引線的干擾
系統外引線干擾一般來源于電源、信號線,此為傳導干擾,屬于破壞性較強的干擾,具體涵蓋以下三大類:來自電源的干擾、從信號線來的干擾、接地系統混亂狀態下產生的干擾。
1.4 PLC自身帶來的干擾
PLC系統中不同流部件與電路之間的電磁輻射帶來的干擾。
2 PLC控制應用系統抗干擾措施
2.1 加大電源區域的攔截
權威研究顯示:空間磁場為3×10-6T情況下,計算機將發生誤動作現象,這一強度如果持續上升為2.4×10-4T時,故障將升級為持久的損壞程度。對于PLC系統來說,最具破壞性空間輻射,通常為大氣過電壓產生的強電場與磁場,具體涵蓋:雷電帶來的過電壓,電磁感應所導致的過電壓等。對此可以針對電源部位進行攔截:
2.1.1 電源部分的攔截。
交流電源中選擇雙重隔離技術,額外配置一個防雷變壓器(1:1),其初級同220V的電源鏈接,次級則鏈接220V的供給測控系統,同時,設置1:1的隔離變壓器,以此達到電磁隔離的目的,然而,卻不能有效抵御干擾,最佳解決對策:在初級與次級系統,各自鏈接一個氧化鋅壓敏電阻RM,從而防范雷電波的干擾。
壓敏電阻電壓Vm應該參照下面的公式進行選型、配置。
Vm=2.2VAC
上式中,VAC是交流工作電壓的有效值。
2.1.2 半浮空技術。如果是普通的PLC系統,為了有效抵御來自于空間輻射的不良干擾,科學的方法是安裝屏蔽電纜,同時依靠半浮空技術達到對整個PLC系統的保護。半浮空技術,也就是機殼接保護地,PCB中的系統地懸空,屬于最理想的接地模式。然而相對應的主控制系統,其中的PCB板,則適合將一個高性能、高質量的電容C連在系統地和保護地二者中間,同時,再設置一個電阻R,其電阻值則要達到一定水平。如圖2所示。
圖2中,最典型的電氣設備為TVS,發揮著同壓敏電阻類似的功能,它能夠承擔更大的脈沖電流,最高幾百A的電流也不在話下。同時,同壓敏電壓相比,其鉗位時間更快,同時,TVS設備的電壓類型覆蓋范圍較廣,從3V-700V供自由選擇。鉗位電壓值則需要參照下面的公式進行選擇:
V鉗位=1.56VN
VN代表電路額定直流電壓。其中電容C能夠發揮自身獨特的隔離直流電的功能,也能夠有效釋放脈沖波。
2.2 科學地敷設電纜
信號電纜的實際選型過程中,必須立足于成本支出、實際功用、抗干擾能力幾大方面去權衡。目前,標準型線纜使用最為廣泛,實際敷設過程中需重點把握以下方面:(1)各類數據信息各自被與其適應的電纜所傳遞、運輸,需要根據傳輸信號的類型來逐層進行敷設。(2)不同類型的信號不可以共用一個電纜,例如:模擬信號、數字信號都應各自使用自己的電纜,而且也不可以同電源線共享一根電纜。(3)信號線纜的選配、安裝必須特別注意。優選整條、構造完整的線纜,其中不存在斷裂、接頭銜接等問題,同時要確保其同感性負載保持安全距離,不能將其同電源線纜放置于一個線槽內,而且也要放置線纜之間距離過近,至少要在60cm以上,而且要在這兩個相鄰的線纜之間設置放隔板,并對應把信號線設置于鍍鋅金屬管道內。
2.3 優化并完善接地系統建設
主要的接地技術包括:工作接地、系統接地、信號源接地等。
(1)工作接地。引入絕緣板,將其放在控制柜和地面之間,發揮絕緣隔離作用,特別要注意將其同保護接地區別開來。(2)系統接地。不同于其他系統,PLC為高速低電平控制系統,適合選擇直接接地。因為受到電纜分布電容的影響,各個裝置彼此間的信號交換頻率相對較低,通常都在1兆赫茲以下。因此,PLC控制系統也要積極改革、優化自身的接地模式,最佳的選擇為:一點接地和串聯一點接地。(3)信號源接地。該接地的實施需要注意的是,當信號源接地狀態時,屏蔽層設置于信號端進行接地;相反,接地端則需要選擇PLC端。
當發現信號線不是完整的整根信號線,其中出現接頭、斷裂等現象時,則要對屏蔽層實施加固,同時進行絕緣防護,控制多點接地現象,不同的屏蔽層必須妥善鏈接,同時要在彼此間設置絕緣層,最終找到一個最合理的位置實施接地。
3 結束語
隨著PLC系統研究力度的不斷加大,PLC系統在工業、企業中得到了廣泛地推廣與使用。然而,其能否安全、高效運行將會帶來巨大的影響。只有不斷地提高PLC系統的抗干擾能力,明確干擾源的類型,從而采取針對性的抗干擾策略,才能維護PLC系統的安全運用,確保其功能與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參考文獻
[1]陳啟明.測量控制儀表使用中的防干擾措施[J].儀表技術與傳感器,2001(5):47-48.
[2]李俊秀.可編程控制器應用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
[3]王維,亞梁俊.可編程控制器應用[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