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山 黃尊志 杜玉營 張鑫
摘 要:近年來,隨著設備健康狀況的提升,設備本體原因造成的線路跳閘大幅下降,而因為吊車碰線、樹線距離不足、違章建房等外力破壞原因導致的線路故障現象日趨嚴重,外力破壞已成為影響輸電線路安全運行的頭號“殺手”。泰安供電公司一直致力于提高線路的安全防護水平以及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創新應用線路巡防智能調度管理系統、電纜隧道綜合監控系統及遠程圖像監控技術提升輸電線路防范外力破壞管理工作。通過過程控制對現場信息的充分利用和共享,使輸電線路的防護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學化、實用化的軌道,最大限度地減少了輸電線路外力破壞事件的發生。
關鍵詞:電力;防外破;立體式
1 立體防護的理念或策略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鄉結合部違章建筑、施工越來越多,電網受到外力破壞的形式復雜多樣,而社會對電力的供電可靠性要求越來越高,泰安公司本著全方位、全覆蓋的原則開展輸電線路立體防護(見圖1),加大防護力度,構筑“四道防線”,即提高認識防線、加大宣傳教育防線、在線跟蹤治理防線和外力破壞綜合制止防線,形成了“管理”-“人防”-“技防”-“群防”四位一體的立體防護管理模式。
2 主要做法
2.1 四位一體的立體防護
公司輸電運檢室成立以主任為組長的“立體防護”領導小組,“四位一體”做好“管理”-“人防”-“技防”-“群防”管控,嚴防外力破壞。建立統一實用的制度標準體系,完善輸電線路隱患檔案,推進新技術新設備應用,提升輸電線路防外力破壞水平,將電力設施保護工作全面納入安全生產日常管理,關口前移,對輸電線路逐步建立多角度、分層次的視頻監控、護線宣傳、智能巡檢相互協同的輸電線路 “立體防護”模式(如圖2);規范管理模式和流程(如圖3),采取政企、警企和公司內部各單位的聯動機制,有效控制了電力設施外破事件發生,輸電線路安全運行形勢大有好轉,“線房矛盾”、“線樹矛盾”得到緩解,城鄉居民電力設施保護意識得到明顯提高。
2.2 主要流程說明
2.2.1人防方面。(1)巡視。實行差異化狀態巡視。為提升安全管控水平,輸電運檢室根據線路重要性和設備本體、地形地貌、外部環境的不同,從設備本體運行狀況、線路通道情況、交叉跨越、外部環境等方面逐線進行專線分析,篩選線路在運行過程中引發事故、障礙的危險因數,將線路的巡視周期分別定為半月、一月和三月,改變以“線”為單位的固定周期巡視模式,劃分線路區段等級,實施以“點”為單位的動態巡視管理模式,強化了巡視的針對性、實效性,保證了巡視定位清晰、方法有策略、工作量均衡化、發現隱患及時,分清工作主次,把握工作重點,提升了線路管控水平。(2)特巡。除正常線路周期性巡視外,輸電運檢室加強特殊巡視,根據季節、負荷及運行方式等特點,采取不同措施加強防護,每天都安排人員進行巡視,遇重大節假日、重大活動增加特巡次數。針對易被盜頻發季節高發、繁發重點地域,進行連續晝夜巡防盯守;針對高危、重點用戶線路每天巡視一遍,重點地段派人盯守,每周增加至少兩次特巡;針對節假日、重要社會活動及特殊運行方式下的保電期間,每天安排人員、車輛進行線路特巡、護線宣傳,對有施工、吊裝作業的重要施工地段現場盯守。通過加強線路特巡、盯守,降低電力設施遭受外力破壞次數,確保線路安全運行。(3)盯防。根據巡視、特巡發現的隱患點和隱患區段進行現場情況的危急程度,對直接危急線路安全運行以及可能影響線路安全的苗圃或奇石起吊、違章施工、放風箏等情況進行現場盯防。
2.2.2 技防方面。(1)開發應用線路巡防智能調度管理系統,保證重點地段盯守質量。系統可以實現對整個巡視過程的全面監控,借助GPS軌跡管理,委托20名編外護線員對紅廟、天平、徐樓周圍違章施工、私自建房、吊裝作業頻繁地段的58條輸電線路共計66段進行不間斷巡防,及時發現、制止違章施工、吊裝、植樹行為,及時反饋信息,最大限度地防范外力破壞事件的發生。輸電運檢室使用該系統,有效督促了巡視人員的巡視積極性,監督了巡視到位情況,對巡視情況實行每周通報排名,將巡視質量納入績效考核,對連續2次巡視不到位或脫崗的人員給予安全教育至解除勞動合同的處理,提高外力破壞管控水平。(2)推廣應用在線監控系統,使重點地段線路可控在控。積極應用高新技術,對輸電線路運行情況進行全方位的動態監視,對重要地段、影響范圍廣、關系供用電秩序穩定的關鍵線路,以及奇石市場、大型苗圃等吊裝作業頻發地段,實時更新特巡地點提高特巡針對性,目前已安裝20套3G視頻監控系統。
2.2.3管理方面。(1)開展 “運行管理提升月”活動提升管理。輸電運檢室為鞏固安全生產良好局面,提高線路運行管理水平,決定在2013年5月15日-6月15日開展“運行管理提升月”活動。一是排查梳理了各類隱患。二是積極清理線下及通道樹障。三是提高巡視質量。四是完善各類隱患的檔案。(2)多措并舉,提高設備本質安全。針對多式多樣的外力破壞形式,運檢室事前多分析、多行動,采取多項措施,增加不法分子的盜竊難度或者是使其無利可圖,達到使不法分子知難而退、打消違法念頭,從而提高電力設施自身免疫力的目的。(3)抓系統,重實用,促管理。輸電運檢室安排專人進行視頻監控系統、線路巡防智能調度管理系統和高鐵電纜隧道綜合監控系統的值班維護,實行24小時值班,制訂值班管理規定,對發現問題、溝通上報、現場處理流程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對現場發現的各類隱患根據危急程度進行時間節點的上報,確保系統應用提升管理水平。
2.2.4 群防方面。(1)超強防范,加大輸電線路保護的宣傳力度。植樹節到來之前,工作人員走進田間地頭,深入一線當好植樹顧問,現場宣傳電力設備保護法律法規,講解輸電線路通道下植樹的危害性,充當“植樹向導”指導群眾種上“安全樹”。(2)按照標準,完善各類警告標示。輸電線路保護區標志和警示標志的作用是向社會公眾告知和警示電力設施保護的重要性和危險性,告誡其不要從事危險和違法行為,從根本上也是為了更好地保護電力設施不受各種侵害。(3)加強與政府部門的溝通,拓寬宣傳渠道。輸電線路途徑行政村進行定期聯誼活動。摸索開展與輸電線路途經行政村建立“友好黨支部”活動,定期組織聯誼活動,建立友好關系,利用村支部的有利條件,將保護電力設施宣傳到人人皆知、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