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雅萍 孫銀魁
摘 要:從“十二五”之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經濟與自然環境協調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步入新時期安全可靠、使用綠色能源的生產方式逐漸滲透到各個行業中。伴隨新能源的開發,使得新能源在電力系統對于電力能源的生產傳輸發揮了重要作用,極大地保證了用電安全。
關鍵詞:風力發電;竣工驗收評價;共性問題
1 風電項目安全設施竣工驗收評價的內容
在風電工程項目中對安全設施竣工驗收評價是在竣工后與工程正式投入生產運行前的評價工作。對生產使用堅持設計、施工、投入的原則,將安全生產管理的措施落實到位,健全規章制度,建立能夠降低生產事故的應急救援方案,滿足相關的法律法規,建立完善的安全驗收評價體系,確保工程項目的建設能夠如期完成[1]。
2 風電場概況
風電場的建設多數情況下采取分期建設的形式,以50MW居多。風電場主要包括集電線路、風力發電機組、站內建筑物、升壓站。這里以新疆哈密地區為例,風資源也是一種重要的能源,也是該區域的一種重要資源。該區域地區廣闊,山地、草原廣闊,地勢相對新疆自治區的其他地區來說較低,所以沒有地勢高的地形對風具有強大的阻抗力,因此豐富的風資源能夠被廣泛有效的利用。目前哈密地區電網已形成750千伏的主網架構,且形成了±800千伏的特高壓直流外送線路,未來在十三五期間將電網規模將會擴大,將會形成以1100千伏為主的外送電網框架[2]。
2.1 場區地質災害危險性不確定
在風電場建設前期,需要多個部門進行相互配合,相互合作,通過彼此之間的團結協作,促使工程能夠如期完成,保證施工人員的安全與工程質量。施工前需要對該區域的地質災害進行評估,以評估報告的形式形成完善的工程建設參考資料。哈密地區的地質屬于海相沉積,地震活動系數在0.5左右,從數據上來看發生地震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從微觀上來說新疆地區位于天山地震帶上,是一個多地震的省區,周邊的省市如果發生地震,會對哈密地區造成影響,風電建設項目也自然而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對于地區的地質災害評估,主要通過對巖土性質、特點等進行勘察,從而判斷出地區發生地質災害的概率與災害的類型。針對哈密的風電建設項目的安全評估,還需此區域的地方級國土資源局等相關部門抽調相關的專家學者對其地形、地理環境進行勘探,以此判斷出所要準備施工建設的地點適合發展風電項目。
2.2 風機布置的最優化沒有達到最優化的程度
影響新疆哈密地區風機選址的因素主要是壓礦與占用農用地。所謂的壓礦是指在工程建設中出現壓覆礦產的情況,直截了當地說就是工程建設中將礦產資源埋沒,影響礦產資源的有效開發利用,對資源造成破壞浪費。在部分風電項目中,工程審核中缺乏對壓礦進行審核與治理。除了壓礦,其次就是占用農用地,土地是牧民們的衣食父母,有些項目建設會占用農業用地,影響到牧民的正常收入,會使矛盾升級。
2.3 并網條件受到限制
自然氣候環境是工程建設的一項重要影響因素,具有不確定性、間接性與隨機性的特點,不確定性與隨機性是指自然氣候條件對于風電項目建設的影響不可預知,施工過程中突如其來的天氣狀況會導致項目工程很難正常進行下去,機組的某些特性對電能質量也有著重要影響。
2.4 低電壓穿越對于風電并網的影響
以2011年為例,僅僅在這一年里發生風電機組脫網事故近200多次,影響了風電場設施的正常運行,致使風電場業主需要承擔電量損失。低電壓穿越能夠保證風電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保證風電場的并網安全,保證電壓的穩定,并滿足電壓的恢復,因此對低電壓穿越對于風電并網的影響進行研究顯得非常有必要。哈密的三塘湖-淖毛湖區域是新疆九大風區之一,是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從氣候上來講,以干旱為主,晝夜溫差大,“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就是這個地區氣候環境的真實體現,在相對濕潤的湖泊地區更適合風電項目的建設。哈密的棄風主要是電網送出,影響棄風現象的原因有氣候與人為因素的影響。棄風現象是指在風電發展初期,處于正常運行情況下的風機,建設工期不匹配,對電網接納的能力不足,出現風電場風機暫停的現象。一方面在哈密地區受到部分地形的影響或者干燥氣候的影響,使得風能的強度不符合發電的需求,一方面在施工建設中一些環節建設工作做得不到位,各個環節不匹配,這兩個方面的原因導致了該區域在風能發電上產生了棄風現象[3]。
3 場后的評價與評價的作用
3.1 場后的評價
人員培訓方面:根據崗位類型,對不同崗位的工作人員開展培訓,實行專業化、個性化的培訓,以提高工作人員的知識技能,對其施工中的安全進行耐心細致的評價,實施高效的安全教育,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特種作業人員全部持證上崗。
3.2 設備與技術管理
把握好材料的質量關,對風電場內的風機進行試驗,對相關的設備材料進行檢測,使設備材料能夠滿足正常運行的需求;對于技術完成相關的圖紙、文件等資料的竣工驗收,根據施工的實際情況對照文件圖紙,檢查是否與之相符合,開展竣工后試運前的驗收,及時做好歸檔工作[4]。
3.3 評價對于風電場的作用
開展項目安全評價是對建設工作的綜合評價,對工作的總結歸納。在評價中給予了工作人員的一些思路,如何進行有效的管理,提高了人員的技術,保證設備材料能夠正常運行。
4 竣工驗收的開展與對風電場的作用
4.1 按程序申請竣工驗收
由相關的安全驗收評價機構的專家對現場進行勘察,在一定的時間內編寫出《安全評估報告》等資料,建設單位以紅頭文件的形式向相關的機構呈交資料,待相關部門核實之后組成專家組,完成對建設項目的現場勘察,評審驗收評價報告,專家給出意見與建議,建設單位完善整改。
4.2 竣工驗收對風電場的作用
竣工驗收能夠對工程做出最后的評價,對于風電場來說,驗收能夠檢查風電場是否能夠滿足發電的需求,是否能夠正常投入使用運營,以發揮出促進新疆哈密地區經濟的重要作用。
5 結束語
通過上述可知,文章從三個方面對風力發電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竣工驗收評價共性問題展開了論述。前兩個部分對風電建設項目在竣工之后的安全設施竣工驗收評價共性問題的基本概念等內容展開了闡述,最后一部分直接進入正題論述了幾種共性問題的存在。針對文章所列舉的多項問題,在具體的工程施工與竣工之后要充分從安全運行角度進行細致的分析總結,從多角度綜合考慮。
參考文獻
[1]程學慧,高際玫,羅楠,等.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對環境管理工作工程初步設計指導作用的研究——以風電工程噪聲環境調查監測為例[J].北方環境,2013,9:80-84.
[2]朱京海,王曉臣,問鼎,等.無人機遙感技術在風電場竣工環保驗收中的應用[J].環境影響評價,2014,3:41-44.
[3]曹艷芳,楊月梅,王淼,等.風力發電建設項目環境管理中的問題及建議[J].能源與節能,2015,9:83-84.
[4]馮超.風電建設項目后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科技信息,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