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瑞
摘 要:受到現代城市規劃的影響,城市居民大多居住在小區中。居住小區進行規劃對其中居民的生活質量有很大影響,而人們對其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對現代化居住小區的建設進行規劃設計時,一定要明確這項工作的重要性。文章中介紹了現代化居住小區的建設規劃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關鍵詞:現代化;建筑設計;規劃設計
1 現代化小區建筑設計與規劃設計的原則
1.1 可操作性原則
在現代化小區的建筑設計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可操作性。設計前,設計人員要根據小區所在的實際地形地理條件來決定選址和內部設計的重點和難點,對周邊的交通、人員、天氣條件都要進行實地的考察和科學的分析,根據設計的必要需求進行適當的地形修整,最終創造出一個適合人們居住,并符合經濟、自然、交通條件的居住小區。在對小區內部進行規劃時,要根據居民的實際要求和多元化的社會居住要求,來劃分具體的戶型、配備相應的基礎設施。
1.2 經濟原則
由于近年來房地長行業的繁榮,人們在選擇居住小區的時候更多
的考慮到了經濟因素。經濟因素不僅要考慮購買小區房產時需要支出的購房費用,更要考慮入住后的經濟因素。一個經濟型的小區,不僅應該具有合適的房價,更重要的是小區的能源節約設計,安裝和使用節能設施,從整體上體現環保節能的理念。
1.3 美觀原則
人們在決定是否購買居住小區的房產前,能夠最直觀感受到的就是小區的美觀因素及其中的科學理念。小區的設計不能與周邊的其他建筑風格差距過大,應該盡量保持和諧和統一的美感,其次要對小區內部進行適當的裝飾,根據自然的采光、通風條件構造出既美觀,又方便人們交通的效果,才能讓居民發自內心的感到舒適。
2 現代化小區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存在的問題
2.1 現代化小區規劃設計存在問題
(1)鄰里關系得不到解決。人是社會性的生物。在中國的傳統民居建筑中,鄰里關系的設計非常巧妙,人們居住的地域之間既有間隔,又有聯系。而隨著現代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聯絡難度降低,人們反而忽略了面對面的交流,再加上人們對隱私的重視,現代化小區中鄰里交流是比較困難和疏遠的。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在現代化小區中,鄰里關系的問題是需要考慮的。小區設計時不能將鄰里間隔擴的太大。適當促進溝通、提倡親情住宅對提高社會的和諧性有很大幫助。(2)環境污染嚴重。受到現代化小區中行車需求和小區面積的限制,小區中經常會發生道路擴建,而沒有空地建設綠化隔離帶的情況。這就導致在小區中,雖然一部分居民享受到了寬敞道路帶來的方便,也使許多居民受到小區內通車帶來的噪音和尾氣的困擾。甚至隨著不斷擴建,小區內的人行道被車道取締,行人只能在車道上行走,很不安全。在對居住小區的道路進行規劃時,一定要明確小區內的道路和外部街道是不同的,如果為了行車方便而引發污染問題是絕對得不償失的。(3)商住小區較為混亂。我國目前的居住小區中,經常會出現商業應用房,由于房屋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歸屋主所有,屋主可以自由的將房子改建成理發店、棋牌室、美容室、輔導班甚至旅館,使得小區原有的居住格局變得混亂。這樣的情況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在法律上也缺乏有效約束,因此,整治起來比較困難。
2.2 現代化小區建筑設計存在的問題
(1)鄰里關系的改善。在房屋的內部設計條件中,采用“三代居”或“同樓分區”的居住格局,使老人和年輕人之間居住既有獨立性,又間距較近,方便聯系。在中國的傳統民居建筑中,沒有血緣的幾戶人家住在同一個院子里,分享共同的公共區域,有困難大家幫,反而像是一家人一樣。在現代化小區中,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個人領地擴展,許多地方都采用了單元樓的形式。這樣雖然使個人的生活水平提升,單也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鄰居之間的交流,有時甚至做了好幾年鄰居的人互不相識。因此,必須要強化社區親情建設,加強鄰里溝通,適當減少相鄰住房之間的隔離性。這是現代化小區文化建設的重點,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將成為突破性的進展。在現代化小區中,不乏硬件設施,讓人們的生活更加方便、舒適,但是軟件的構件就相對薄弱了。在小區公共空間的設置中,只考慮了人們如何使用硬件設施來享受生活,忽略了如何用軟件設施來豐富人們的精神,提高思想追求。如果公共空間的設置只能給人們留下“能用”、“免費”等印象,那么不能說是成功的。(2)結構設計問題。
3 現代化小區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實施措施
3.1 現代化小區規劃設計實施措施
(1)做好區位分析。在決定建設居住小區之初,首先要進行趣味條件分析,根據小區的具體所在位置,調查地理地形,了解地域文化,準確把握區位條件,根據這些具體條件來進行小區的具體設計。根據區位調價的不同,小區設計中的文化側重點和硬件結構側重點都應該有所不同,只有把握好其中的差異,才能使居住小區具有自己的特色。(2)完善公共設施配套建設。現代化居住小區中的公共設施建設其實是小區物業應該義務為居民提供的服務。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越是高檔的居住小區,為了與高額的物業費相稱,小區的公共設施建設規模不斷擴大。某種程度上這位比較貧乏的城市公共設施起到了一定的彌補作用,但也必然為小區的經濟性產生影響。為了保證公共設施能夠正常為居民服務,物業就必須從外界招聘設施管理人員,這給小區的安全和環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因此,一定要加強對公共設施建設的管理,保證較高的設施利用率和人員管理效率,同時要提倡居民自覺維護這些公共設施。
3.2 現代化小區建設設計實施措施
(1)提升居住環境的舒適性。受到目前市場高房價的影響,許多房地產商盲目擴大住宅面積,而沒有做好房屋內部的形狀和比例控制,導致房屋內部一些設施的效率下降,居民無法充分的利用房屋的作用。我們都知道,房屋的居住舒適度與房間的空間設置和外界環境都有很大的關系,一些房屋的潛在作用也會影響人們的居住心情。因此,在設計房屋內部結構時,除了要注意房間的私密性,還要注意對視和斜視現象,控制臥室的門的數量。如果房屋具有外廊結構,還要注意不能讓外廊阻礙其他房間的視野,并注意外廊的防護設置。(2)提高結構設計質量。房屋的硬件結構質量直接決定了房屋的居住舒適度和安全性,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a.如果房屋的結構高度超過B級,就要提高對結構類型注意,處理結構類型時需要放寬視野,考慮更多的選擇方案,并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優方案。b.居民小區的房屋設計不應該采用太過突出的外形就夠,盡量減少不規則設計。c.一般的高層建筑都具有兩層或以上的地下室和人防,因此,在進行嵌固端設計時,要注意相關的設計中抗震性、剛度比等問題,不能簡單的決定設置在地下室頂板或是人防頂板處,導致安全隱患。(3)做到對環保建筑材料的使用。現代社會對房屋建筑的環保節能特性比較重視。在房屋建設使用的材料中,如果出現有害物質,會對其中居民的身體健康產生很大的影響;除此之外,建筑材料是否綠色環保,會對建筑投入使用后的能源消耗產生很大影響。要注意:a.決定墻體材料時,在同等質量情況下,優先選用本地材料,減少粘土粉煤灰燒結磚。b.合理選用新型綠色材料和技術,如新型保溫層、環保涂料等。c.加強對自然條件的運用,如節能玻璃、門窗的使用,能同時增加房屋的采光和通風條件。d.加強生態水泥的使用,現代市場上常見的生態水泥有環保型高性能貝利特水泥,低鈣型新型水硬性膠凝材料,堿礦渣水泥等。它們在房屋的建設中都能發揮良好的效果。e.做好建筑垃圾的處理,一些建筑垃圾經過科學處理后能夠在其他領域發揮作用,這是做好循環經濟的重要途徑。
4 結束語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水平的不斷發展,人們對高質量居住小區的認識也不斷提高。在我國,居住小區已經發展出了很大的規模,但在居住小區的規劃設計中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改進。從業人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將知識和實踐結合起來,擴寬思路,不斷完善居住小區的建設。
參考文獻
[1]馬艷紅.新時期下建筑規劃設計之發展趨勢[J].現代裝飾(理論),2012(3).
[2]華治宇.中國傳統文化在建筑規劃設計中的體現[J].城市建筑,2013(18).
[3]蒲彪.論建筑規劃設計中三個有效創新[J].江西建材,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