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帥
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企業效益下滑,用工相對減少,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成為社會的一項突出矛盾,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也成為政府的一項重點工作,青島市技師學院作為一所政府直辦技工院校,理應為政府排憂解難。學院通過社會調研,了解到企業對一線多技能的大學生還是有一定的需求量,對管理崗的需求量相對較少,而大學畢業生群體理論水平較高,技能水平較差,實際是大學生就業遇到了結構性供求矛盾。為了解決這種矛盾,幫助大學生順利就業,學院在2009年春季開設了第一屆大學生技師班,當年就招收了48名大學畢業生,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大眾日報等媒體爭相報道。目前,學院已培養了四期大學生技師班300余人,畢業生全部安置到青島港集團、中國中車、青啤集團、中船重工等知名企業。
在全國技工類院校招生普遍有難度的情況下,大學生技師班的招生是學院另辟蹊徑的創新做法。
一、選定人群
學院對人才市場進行了調研,分別了解了應屆和往屆大學生畢業生兩個人群,結果發現往屆畢業生更容易接受提升培訓,這與他們在就業中的感受有關,由于缺少必要的技能,就業處處碰壁,而應屆畢業生還缺少這方面的認識和挫折磨煉,對技能提升培訓觀望的多,所以我們把宣傳重點首先放在往屆未就業或就業不理想大學生群體上。現在學院大學生技師班的結構組成中往屆畢業生占70%。
二、確定專業
根據當地產業發展要求和市場需求,確定了第一期開設物流管理、電氣自動化兩個專業,并與利群集團、青島港集團達成定向培養意向,使大學生實現了入校即入企、招生即招工,解決了大學生的后顧之憂。之后,學院又根據產業結構調整,陸續開設了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工業機器人、3D打印、電梯制造與維護等5個專業。由于每一期開設的專業緊扣市場需求,行業朝陽,就業前景好受到大學生的青睞。
三、確定培養模式
大學生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特殊群體,為了保證大學生技師班教育教學質量,學院創新教學方法與辦學模式,多管齊下保證教學質量與培訓效果。
主要有七個鮮明特色:
一是學制短。學制2年,在校學習一年,企業實習學習一年。
二是實行導師制項目教學。學院集中了首席技師、市級以上大賽狀元等優質師資,擔任項目模塊化教學的導師,保證了教學效果。
三是小班化管理。每班建制25人,保證實訓工位充足。
四是一體化教學。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同步進行。
五是工學結合。學生定期進企業實習,并邀請企業專家入校進行指導。
六是企業帶薪實習。學院選擇的實習企業,月薪都在3000元以上,比普通班的實習學生高50%左右。
七是優質就業。采取定向培養及優先推薦的原則,保證學生90%以上進入青島市知名企業就業。
四、做好招生宣傳
為了把大學生技師班的辦學特色宣傳出去,吸引大學生報名,學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聯合當地人社部門,在春節后的人才招聘會進行宣傳。通過面對面地與求職大學生進行交流,用辦學特色來吸引有培訓需求的大學生進入大學生技師班學習。
二是充分利用網絡及新媒體進行宣傳。利用學院的網站、人社部門的大學生就業網、各高校畢業生論壇及用微信朋友圈、公眾號進行宣傳。
三是召開記者發布會。充分利用媒體宣傳大學生技能培訓的重要性,通過記者實地采訪,報道大學生技師班學生就業情況,引起社會關注。
四是進高校進行宣傳。選取省內普通高校進行宣傳,尤其是利用高校召開雙選會的時機進行宣傳,對就業能力低的學生單獨進行宣講。
五是廣告宣傳。選取2~3家發行量大的報紙進行宣傳,選定一個時間段,保持較大密度進行廣告投放,取得較好的宣傳效果。
2016年春季,學院開設了機電一體化、電梯制造與維修、3D打印、數控技術4個專業,計劃招生100人。目前,大學生技師班招生結束,各專業實現順利開課。
經過近幾年的運作,大學生技師班的招生模式越來越成熟,已成為學院穩定的生源渠道。這種高端的培養模式,不僅可以把大學生引領到技能培訓的軌道上,為政府排憂解難,而且春季大學生技師班的招生宣傳可以為秋季招生宣傳打好前戰,引起社會關注,起到高端引領,以點帶面的作用,借此提高學院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吸引中考和高考的考生報考,促進學院的招生工作,通過大學生技師班的影響力,學院在社會上贏得了很高的聲譽,學院近幾年招生規模始終保持在2600人以上,為提高生源質量,學院還對初中生設置了錄取分數線,對分數低的高中生設置了限報專業,有了良好的生源,學院才能真正培養出合格的藍領人才,學院招生工作因此進入了良性循環。
(青島市技師學院招生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