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坤嬌
【摘 要】環境信息應用支撐平臺為各類業務應用系統提供統一應用支撐環境,是信息傳導與社會覆蓋的重要媒介。基于此平臺的信息化下的環境保護業務是當前環境保護事業中迫切需要實現的功效。隨著經濟的發展,信息技術在環境保護工作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并與國家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在這種背景下,國家開展了一系列重點信息化工程和項目,提出環保信息化網絡的規劃構想。基于信息化總體架構,建設環保信息網絡,為環境保護重點工作提供了重要技術保障。
【關鍵詞】環境保護業務 信息化 管理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環境保護管理部門需以環境管理業務需求為主導,確保環境信息的社會覆蓋與暢通。按照國家環境保護的業務需求,將環境普查,環境資源(水、森林、濕地)檢測保護環保措施有效地擴展延伸。為環境保護各大核心業務應用提供基礎信息化工作平臺,防止嚴重環保污染事件的發生。
1信息化環境保護業務管理特點
環保信息網絡的建成,在各行各業發揮著重要的支撐作用。信息技術作為當今世界上先進的生產力,可以有效實現對重點監控對象及每個監控環節連續不斷地檢測與控制。深刻地改變著經濟和社會面貌,實現全社會對環境保護的關注。環境信息化技術架構設計管理環境信息資源共享平臺,以中心接入方式,集成各類環境信息數據。通過信息傳導與社會覆蓋,達到統一的信息發布和共享交換服務。
(1)環境信息資源服務平臺將環境普查,環境資源檢測與保護,提供統一的環境信息服務。通過環保措施擴展,為環境信息化建設的統一、協調和規范提供標準化服務和保障。當前環境保護信息建設中所迫切需要實現的功能為環境信息系統軟硬件設施的運行維護和技術服務,提倡的簡樸生態文化。保障環境信息標準規范體系,增強對環保意識的宣傳。環境信息系統的穩定運行,可以對環境污染做出快速、有效的處置。
(2)環境信息基礎設施平臺可以對于重大環保事件,構成統一領導,是國家環境信息化的軟硬件基礎環境。環境保護已經從狹義走向廣義,結合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環境保護業務特點,可以與政府網絡、公安、消防網絡連接。環境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為各類業務應用及支撐系統提供運行,使每個公民都可以通過電信公網(有線、移動、IP網絡)訪問環保中心。組織開發一系列環境管理業務應用軟件,由環境監測采樣傳感器處理。實現了環境質量數據準確采集和及時傳輸,緊急情況報告,合理化建議等社會信息覆蓋功能。為各級環境保護管理部門及時、準確掌握環境監測數據,有效地實施環保規劃。
(3)提高環境管理工作效率和決策支持水平,把政府的環保政策及時發布于社會。開展業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實施一體化的監督與執法體系。根據國家電子政務建設總體規劃,對破壞環境行為的監督、舉報、強化。保障國家環境保護信息系統的系統安全和信息安全,避免生存環境已經遭到破壞。信息化網絡最主要和最基礎的部分,環境保護重點業務管理領域的信息化應用。基于各類先進的計算機開發技術信息共享,熱線直通,統一指揮。信息技術作為環境質量監測工作的重要手段,通過撥號方式接入環保信息化網絡,在環境質量監測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4)近年來,各級環境保護管理部門在環境質量監測管理廣泛應用信息技術。環保信息化網絡的結構環保監視點接入,為環境管理和決策提供環境信息技術支持與服務。環境質量監測管理環境質量監測工作是環境管理工作的基礎,具備完成環境數據采集、緩存、傳輸等功能。只有在掌握及時、充分的環境監測數據的前提下,接入環保信息化網絡。對環保政策的理解、執行有助于各項環境管理和決策工作順利開展。國家環境質量監測網覆蓋了全國范圍,已經實現環保信息咨詢,事故申告、事故處理情況查詢。以此網絡為基礎建立的國家環境質量監測信息管理系統,實現環保電話專網與電信公網的互聯互通。
2信息化環境保護業務管理發展趨勢
以環保管理中心專用局域網的污染防治與監督管理污染防治是環境管理的核心業務。對接入網絡的計算機實施物理隔離,科學判斷環境形勢。在接入外網的情況下,客觀評價環境質量和污染狀況。通常采用現場攝像監視器,及時應對環境突發事件。通過在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管理等業務管理領域構成管理和社會聯系平臺,進行信息化建設。環保參數監測和視頻圖像監控,為天地一體化的先進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1)環保業務監測中心局域網為污染防治與監督管理提供了重要手段。通過正在運行的環境衛星,對環保監視點的數據監測、管理,提高了執法監察效能。基于數據庫技術和GIS技術建立的危險廢物基礎數據庫,通過應急指揮調度系統為危險廢物監管提供了基礎數據支持。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專業指揮調度臺和分布于環保監測數據庫技術和空間信息技術為依托。分門類設置多個監測、控制座席臺實現污染源數據采集、匯總、審核、統計。
(2)基于多種先進的遙感探測設備和應急指揮調度系統,形成各類綜合污染源數據庫。幫助環保監測人員及時排除環保故障,為污染源日常管理提供了技術支持。由各業務服務器和相應軟件系統構成業指揮調度臺,跟蹤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和演變。保參數監測服務器為全國生態環境狀況調查,是信息傳導與社會覆蓋的重要媒介。為沙塵暴監測等業務管理工作提供及時高效的信息支持,是當前環境保護事業中迫切需要實現的功效。
(3)充分應用各類先進的環境信息化技術,實現環境保護業務管理。由各個專業的專家來編擬,使環境管理的科學化和現代化。環保監測人員提升環境保護工作的整體水平,用于處理投訴以及提出的建議和要求。開展一系列生態保護業務信息化建設工作,以實現最基礎的環境保護業務管理應用。加快實現環境保護的歷史性轉變,構成環保部門主管控制平臺。實現環境保護中長期目標提供技術支持和信息服務,實現環保信息化網絡的規劃構想,為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提供可靠的技術保障。
參考文獻:
[1]錢易,唐孝炎.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2).
[2]孫運強.基于GPRS的環保網絡信息數據傳輸系統研究[D].中北大學,2014.
[3]昆明塔,迪蘭.電信設備有限公司編著.Coral專用電話交換系統[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