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昕純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行政事業單位管理的國有資產規模不斷的擴大,不斷提升國有資產的管理水平,更新其管理體制,能夠有效的提高國有資產使用的效益,集約財政資金使用,乃至推動行政事業財務制度不斷的健全完善都具有重要意義。最近的幾年中,各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大幅提高,但是仍然存在認知水平不夠,管理相對混亂,整體管理水平相對較低等問題。我局近年來通過創新管理體制,充實管理人員等方式切實加強國有資產管理,2013年在局財務室下成立了國有資產管理科,將資產管理納入大財務統一管理,使資金管理與資產管理成為財務管理的“兩條腿”,同等重視,保證單位財務實現管理的平衡。
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基本概念
國有資產在廣義上可以理解為國家通過不同形式的投資及其收益、調撥款、接受的捐贈以及通過國家權力而取得的財產或權利。在狹義上國有資產可以理解為是一種經營性的資產,國家作為投資者在企業中依法享有的資本及其收益。本文所探討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就是國家依法所有,由行政事業單位占有、使用的可以用貨幣計量的一種經濟資源。
二、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1.國有資產家底數量不清晰。對于我國行政事業單位來說,政府財政撥款是其經費支出的主要部分,而多數單位對于管理、分配使用資產的責任意識都非常欠缺,而且只是注重流動資產的管理,忽視固定資產的管理,從而形成重購輕管、重錢輕物的不正常現象。甚至在一些行政事業單位索性不設置資產管理的職位,即使設置資產管理人員也幾乎不對國有資產進行認真的盤點清查,導致對國有資產家底的不清晰。
2.資產管理體系存在漏洞。在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體系還存在一些不完善的方面。例如資產采購體系,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與資產管理在實際工作中是相互分離的,預算的資金并沒有在行政事業單位中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并且,在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過程中存在著對資產管理體系缺乏應有的認知水平,所以對國有資產的浪費行為就時有發生。比如最幾年常常曝光的天價辦公用品、豪華辦公設備等情況的出現就集中體現了該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不僅給國家的財政造成了一定的負擔,降低了國有資產的管理水平,更對政府的公眾形象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傷。
3.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不健全。長期以來行政事業單位中國有資產的管理大多重購輕管,管理制度存在著較大的漏洞,各個部門之間的溝通配合存在很大的欠缺,使得資產登記不準確不及時,管理賬目與財務賬目往往存在脫節的現象,同時,工作中由于對國有資產的調撥、借用等手續不嚴,致使一些工作人員擅自處置資產殘值、自行定價,還有一部分單位對接受的社會捐贈以及無償調用等不歸入資產管理的范圍,從而使得部分賬外資產無法有效管理,利用率低下。
4.國有資產的流失太過嚴重。由于監管的缺乏,使得單位部門內部對國有資產處置隨意性增大,國有資產流失愈發嚴重。在購置資產的過程中,片面根據領導安排,不進行科學系統的規劃,從而使得所購置的資產有大部分是無用無效的,所建造的工程項目多是成本高質量差,這樣就造成了國有資產大量流失。使用環節,由于處罰制度的不完善不執行,導致資產丟失毀損、單位房屋財產外借出租等現象都不能得到遏制,國有資產的流失更為嚴重。處置環節,有很多單位不申報就隨便處置國有資產,甚至有一部分公務人員利用自己職務便利牟取私利,低價出售單位的國有資產,致使國有資產隱性流失加劇。
5.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存在問題。現如今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法規并不完善,雖然國家早在前幾年頒布了《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但是從整體角度分析并沒有形成適合政府職能轉變以及財政體制改革的法律法規。比如:沒有建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績效評價體系,導致在特殊情況下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在資產管理中無章可循。
6.對國有資產的監督無力。當前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仍然沒有形成內外部監督方式相結合的全方位的國有資產監督系統,部門職責劃分不明確不規范,監管不足,使得相關職能部門無法有效整合資源共享共用,閑置資產形成的收入難以歸入財政預算,采用收支兩條線的管理方式,導致國有資產進一步流失。
三、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措施
1.積極提高國有資產管理認識的高度。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效率之所以比較低下的原因是由于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人員缺乏管理意識與思想高度,部分人員認為國家財產可以隨意使用,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導致中飽私囊現象比較嚴重。針對于此,需要進一步提高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的思想意識,使其清楚了解到經濟責任危機意識,將傳統階段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弊端進行打破。
要進行單位內部人員的素質培養,要進行法律法規知識的灌輸,讓他們明白法律的威嚴,違法的事情堅決不能做。要讓他們從心里明白,秉公無私、實事求是是一個國家干部人員最基本的責任與道德,決不因個人情感影響工作方面的事情。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在個人問題與單位利益發生沖突時,要時刻以單位的利益為重。
2.積極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體制要不斷的健全,就要考慮許多的方面,包括資產采購、資產分配、資產效益評價和資產處置等多方面。資產采購要有具體的預算和規劃,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浪費;資產的分配要明確到人,嚴格依照制度進行,保障分配的相對公平。要制訂起一套資產分配的標準,各個行政事業單位都要按照已制訂的標準嚴格執行,對資源進行合理有效的分配,這樣才能夠很好的降低資源過度分配的發生。在分配資源時要先通過科學系統的分析,制定出的資源分配方案要適合于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這樣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使用效率才有所保障;資產的效益評價要有明確具體的評價機制,不能僅僅由主觀決定;資產的處置也需要依照相關的制度進行,獲取審批、公開競價拍賣、按照政府非稅收入的管理規定,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做到有條不紊,才能保障各個環節管理的準確性、有效性。
3.增強國有資產管理監管體系。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安全性,制定出相應的監督策略,堅持單位內部監督與財政監督、審計監督、社會監督相結合,事前監督與事中監督事后監督相結合,日常監督與專項檢查相結合。第一,行政事業單位要在社會的監督下進行國有資產的管理,財政部門需要對各行政單位進行考察監督,民主監管的機制也是一種有效的形式,紀檢、信訪等形式都是可以利用的,由此來不斷的強化監管的力度,對國有資產的安全性做出一定的保障;第二,建立內部監督管理責任制,對內部財務管理人員相應的法律責任進行明確,依據《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的規定進行處罰、處分、處理,對法律的施行力度要進行明確;制度的建設也需要隨著現代經濟的不斷發展變化而不斷地改進更新,制定出適合于實際的發展制度。國有資產的管理體制首先需要真正的建立起來,然后在實際運行中對其不斷地完善,這樣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的提升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
4.建立合理的國有資產預算部門。建立專門的國有資產預算部門是避免國有資產流失和浪費的一個重要措施,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的資產數額都根據國家財政部門的預算來進行配備,不僅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還能提高政府部門的運行效率,大力開展部門預算,建立合理的財政績效預算體系,保證預算部門的工作效率和能力,規范政府整體的財政收支行為。絕不讓國有資產流失浪費的現象再出現。
5.積極構建國有資產購置審批與調劑制度。國家針對當前行政事業單位資產使用率過低的現狀采取相應的措施,需積極構建國有資產購置審批與調劑制度,其中資產購置審批制度需要在科學、合理的績效預算制度中建立,對購置資產履行的工作職能以及資產市場化幾個進行分配,對于數額比較大的資產購置則需要積極上報給上級單位,并采取上下限的方式,從本質保證其靈活性。除此之外,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要設置調劑制度,將空閑的國有資產利用無償調撥的方式為其他行政事業單位配備,積極采取資產調劑制度能夠將行政事業單位閑置資產進行處理,緩解財政方面的壓力。
行政事業單位是國家發揮社會主義能力的一個重要部門,保證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管理和分配是提高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重要環節,提高和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管理對于加快社會主義和諧進程有著很大的意義。
(作者單位:新疆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