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奇
陜西陜煤黃陵礦業一號煤礦工會圍繞安全生產經營中心,以“服務大局、服務基層、服務職工”為宗旨,廣泛深入開展群眾性安全生產活動,有力推動了礦井和諧穩定發展,實現安全生產1257天以上,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煤炭行業安全高效礦井、陜西省安康杯競賽優勝企業、陜西省2014年安全生產先進企業、國家安全文化建設先進企業、中國能源化學工會先進協管會、陜西省能源化學地質工會和陜煤化集團模范職工之家、先進基層工會等稱號,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群安工作之路,為礦井實現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一、強化業務培訓,不斷提升群安人員綜合素質
工欲善事,必先利其器。抓好群安工作,提高從業人員業務技能是關鍵。一號煤礦每季度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從企業文化、安全法規、隱患辨識、事故案例、應急處置、職業防護、人際溝通技巧等方面,對75名群監員(青安崗員)和28名家屬協管員進行集中培訓和嚴格考核,并組織優秀群監員、家協員與大家分享工作經驗,在切磋交流中提高業務素質。2015年以來,群監員先后排查隱患361條,制止“三違”行為17人次,避免了各類事故發生。礦上在組織家屬協管員學習先進經驗的同時,大力開展崗位描述、一口清專業功力演練,使家協員對區隊概況、個人職責、工作的內容、流程以及今后努力方向更清楚;要求家協員從姓名、年齡、籍貫、參加工作時間、家庭住址、工作表現等方面,充分了解職工,并因人而異確定家訪技巧。家協員通過定期入戶走訪,與職工和家屬深度溝通,成為了安全知識的宣傳員、職工情況的活檔案、管理信息的搜集員和“三違” 人員的貼心人。家協員熟練的崗位描述、精彩的一口清專業功力演練,不僅增強了協管安全的效果,也受到了各級領導和來賓的好評。
二、發揮軟硬件優勢,開展心理調適,最大限度消除人的思想隱患
思想隱患是最大的隱患。為了使職工全身心地投入安全生產工作,一號煤礦建成全煤碳行業一流的心理咨詢室,引進集生理指標監控、壓力與情緒評估、身心狀態調節、情緒舒緩訓練為一體的壓力與情緒管理系統,把心理疏導融入“三違”幫教,用于消除職工不良情緒。
礦上將現場作業人員分為安全人員、欠安人員、安全邊緣人員和不安全人員,由政工人員、安監人員和家屬協管員三方聯動,通過排查-走訪-接訪-幫教-幫扶-績效反饋六個環節,對存在思想隱患的職工進行心理調適。其中排查是通過班前安全親情確認、安全伙伴確認,溫度計、血壓計和酒精測試儀檢測身體狀況,隊干和家協員觀察談話等方式進行,要求存在安全隱患的職工及時休班、就醫或者接受心理咨詢。來訪職工在心理咨詢室經過談話、心理狀況測試后,通過肌肉放松訓練和音樂調節放松,改善緊張、疲勞、身體疼痛及多種不良狀態,對高血壓、消化性潰瘍等心因性疾病進行輔助治療,還通過情緒宣泄、運動放松等方式進一步緩解工作和生活壓力。與此同時,礦上還組織隊干和家協員入戶走訪,通過困難幫扶、調節家庭矛盾、宣講法規政策、傳播居家安全常識和創建幸福家庭技巧以及協助職工解決住房問題等方式,解除職工后顧之憂,最大限度地消除了人的思想隱患。
三、深入開展群眾性科技創新活動,助推礦井安全高效發展
安全生產,科技先行。一號煤礦以五小革新和科技攻關為載體,廣泛開展群眾性科技創新活動,大力實施職工技術創新工程。鼓勵學有專長的技術工人,圍繞日常管理和生產現場存在的難題,優化工藝流程或者對工器具進行改進;開放圖書閱覽室,建成技師工作室,與技能大師交流工作經驗、實現專業和技術的交叉融合、為培養高技能工人搭建了平臺,也為他們學習文化知識、了解最新科技理論、關注煤炭科技動態、進行技術攻關創造了良好條件。
礦上建成群安天地,展現員工技術創新成果。如將占英超前支架滑靴導向裝置、占海礦用捕塵網、國勝扭矩扳手、澤雄鉆孔瓦斯綜合參數測定儀、周田軍工藝船、東升井下大巷照明自動控制系統等9項科技創新成果,對優勝技術成果項目給予獎勵,增強了主創人的榮譽感和自豪感。并優先推薦科技創新先進個人參與工會各類榮譽評選,為他們爭取上技校提升的機會,極大地激發了職工參與科技創新的熱情。
2013年以來,一號煤礦完成了全員創新成果265項,表彰獎勵優秀成果154項,獲得公司職工經濟技術創新成果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7項,分別占評獎總數的30%、25%和17.5%。在開展國產智能化無人開采技術裝備工業試驗過程中,綜采三隊工會配合行政對職工進行了22場專題業務培訓,組織高技能工人對設備進行消缺。礦工會干部多次深入現場看望一線職工,為他們送去生活慰問品,鼓勵大家積極開展小改小革和技術攻關。全隊先后解決各類故障難題66個,取得創新成果12項,獲得專利8項,率先在國內實現了地面采煤常態化,真正把礦工從艱苦危險的工作環境和超強度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讓600多萬名煤礦工人快樂工作、幸福生活的夢想一步步接近現實。
四、強力推行班組建設,夯實安全管理基礎
安全靠大家,安全工作人人抓。一號煤礦以班組建設為載體,努力夯實礦井現場安全管理基礎。一是規范了班組長選拔、任用程序,推行班組長公推公選。2014年5月以來,先后指導基層區隊公開選拔班組長19名,拓寬了班組長選拔、任用渠道,落實了職工企業主人翁地位。同時采取班組長自評、職工共同評價、分管隊長總體評價、隊委會最終評價的方式,綜合評價班組管理水平和班組長工作業績,確保班組長“庸者下、平著讓、能者上”,促使班組長不斷學習、及時改進、切實加強班組安全管理和生產經營工作。二是推行五星班組建設,以“學習型、安全型、技能型、創新型、和諧型”為班組創建目標,著力打造“執行有力、安全高效、團結進取、文明和諧”的基層組織。五星班組(長)管理形成了月考核、季評比、半年表彰獎勵的工作機制,并在年底擇優評選年度“金牌”班組(長)。兩年多來,共評選金牌班組5個,金牌班組長5名,五星班組34個、五星班組長34名,班組長整體素質明顯提高,班組成員學習自覺、安全素養、執行能力明顯增強,夯實了現場安全管理基礎。
五、維權、服務與親情感化并重,不斷增強職工搞好安全生產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只有充分發揮工會自身優勢,才能最高限度激發職工參與安全生產的熱情。工會組織秉持“嚴管理、慎處罰、重教育、勤督促、常提醒”的理念,積極參與礦井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在當事人認識到位的前提下,建議礦上減輕“三違”處罰額度,還在選煤廠試點推行對一定期限內表現良好的“三違”人員返回處罰金額的辦法,最大限度地消除了“三違”人員的抵觸心理。通過組織黨團員和職工代表巡查安全以及干部走動管理、下井跟班帶班等方式參與現場安全管理,排查隱患,堅決制止“三違”行為;巡視區隊職業危害防護措施是否執行到位,與“三違”人員現場談話,提醒職工規范著裝,尤其是帶好防塵口罩、耳塞和護目鏡,有效避免了粉塵、噪聲、有害氣體和頂板碎矸對職工帶來的職業危害。礦工會認真處理來信來訪,滿足職工合理訴求,督促區隊認真整改問題,彰顯職工企業主人翁地位;通過工會干部和家協員入戶走訪、堅持開展困難幫扶和志愿者上門服務等方式解除了職工后顧之憂。認真開展群安知識答題競賽、組織觀看安全微電影和音像資料,不斷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廣泛開展群眾性文體活動,舉辦首屆職工籃球比賽,豐富了業余文化生活,增強了職工體質,激發了職工的榮譽感、責任感和團結協作精神。2015年以來,組織家訪4380人次,“三違”幫教17人次,排查危險人42人次,特殊走訪75人次,對175名上班不穩定職工進行了正面引導;常年堅持在休閑室贈送愛心飲品,重要節日在井口送溫暖、送清涼、送祝福、叮囑安全、組織家屬小孩看望升井職工,用親情和真情感化職工,增強了職工的歸屬感、幸福感和搞好安全生產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和諧礦區建設責任重大,群安工作的步伐一刻也不能停下。煤礦企業只有深刻領會黨的十八大精神,認真學習貫徹黨和國家安全生產法規,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創新方式方法,全方位提升群安工作水平,才能有效應對市場危機和創建平安礦井,在助推國民經濟平穩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生動實踐中展示新作為。
(作者單位:陜西陜煤黃陵礦業有限公司一號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