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弛
產業集群是指在特定行業中相互有關聯的公司以及相關機構集聚的地域范圍。產業集群通常包括大量的配件供應商及供應商的專業基礎設施,也包括提供培訓、教育、信息、研究、技術支持的其他機構。區域的產業集群是產業和區域的整合。產業集群有利于擺脫單個企業“單打獨斗”的局面、有助于提高汽車產業競爭優勢。鎮江市將振興汽車產業作為現代制造業的第一個戰略產業,這是因為汽車工業帶動系數高,汽車生產性部門拉動作用顯著,對經濟、技術、勞動力有吸附作用,非常適合產業集群的模式。
一、鎮江汽車產業集群發展現狀與特征分析
1.產業實力雄厚,增速較快。近年來,鎮江市政府非常重視加強汽車產業的工業基礎,促進鎮江汽車產業飛速發展,現已初步形成汽車產業集群。2014年鎮江汽車產量達到34.7萬輛、生產總值約為4.02億美元,占鎮江GDP的10.6%,相關從業人員570萬人。整個汽車行業的企業總數超過280多家、直接從事整車生產人員6萬,總資產2.52億元,其中包括固定資產凈值88億元, 整車及汽車相關配件銷售收入是在全省同行第五。
2.汽車產業鏈較為完整。鎮江地區已有10多家整車生產公司具備制造、分銷、配件供應、售后服務等相關能力,具有必要改裝資歷的公司44家,汽車經銷企業約30家,汽車相關科研院所12家。北汽控股有限公司鎮江分公司是鎮江汽車工業領軍人物。該企業是國有獨資企業,北汽控股鎮江汽車制造公司擁有總資產193億元,凈資產67億元。北汽控股鎮江汽車制造公司2013年制造整車產值280億, 部件和組件產值11億。北汽汽車制造產值占全市整車產值的49%,整車生產的銷售收入占鎮江汽車全行業GDP的40%以上的,產值居全省的大型企業第五位。其下屬子公司,如汽車的零部件制造公司和服務貿易公司有3個,在職總人數超過5000人。鎮江汽車零件企業隨著整車生產型企業發展。目前鎮江機動車零部件180多家公司,約有職工人數2萬人,總資產31多億元,其中11家合資企業、年銷售收入67億元。經過多年的企業發展,除了能為輕型貨車車輛和輕型越野汽車提供零部件,還專門生產國家標準生產目錄當中特定產品。客車、改裝車是鎮江汽車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國同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目前,在鎮江汽車企業中,客車生產企業5家, 廂式車生產企業3家, 罐式車生產企業15家, 掛車生產企業6家, 自卸車生產企業4家, 特種車生產企業6家, 基本型3家。
3.汽車品種較多,輕型貨車產銷量位居全省前列。在產業集群效應的帶動下,鎮江汽車生產開發了多種類型,涵蓋經濟型輕型汽車、輕型越野車、大客車、輕型巴士、輕型載貨車輛、特種的電動車輛。特種電動車輛中包括:衛生專業車輛、商品運輸車、市政專用車輛、電視轉播車、清掃車輛、高空作業車等。鎮江的輕型卡車在全省銷量很高。2014年鎮江輕型載貨車輛達21.6萬,國內市場滲透率達到10%。
二、鎮江汽車產業集群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整個汽車工業規模不大,與上海、吉林,湖北等中國汽車大省市相比差距明顯。汽車行業是典型的資本密集型工業,必須達到相應規模,才能形成較好的競爭優勢,全球汽車工業主要是大眾、通用、豐田等汽車制造商,中國則建立了一汽汽車、二汽汽車、上汽等眾多國內廠商。鎮江市汽車產業近年來取得快速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但是和吉林、上海、湖北相比有一定差距,其規模不具優勢。
2.零部件企業規模小,布局分散。鎮江汽車及相關領域的有200多家公司,其中有北汽福田、康夫羅姆設備、鎮江現代汽車制造商等多家公司、零件和配件配套企業130多家。然而,鎮江零部件企業的規模不大, 2014年鎮江100多個汽車零部件企業能實現配套最現代的配件只有20多家公司,如直蒙輪胎等少數幾家企業。“十二五”期間鎮江為振興汽車產業,傾力打造丁卯和丹陽兩大生產基地, 以促進產業集聚。但是,目前鎮江的零部件配套企業布局仍比較分散,分布在丁卯、大港、丹陽、揚中、京口、潤州等多個區縣。
3.引進的汽車廠商和本地零部件企業的合作體系未建立起來,很難帶動鎮江現有零部件企業發展。鎮江市引進北汽集團、飛馳等知名汽車廠商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促進有效對接形成合作、機動車輛和備件管理工業的發展。但是,目前引進汽車零部件制造與企業合作建立地方并未完善。鎮江汽車配套現代零件只有在鎮的20家公司,日本獨資企業11家、美國、中國和日本獨資企業合資企業三家、鎮江市眾多合資企業中,本土企業只有3 家。在現代化汽車配套的主要部件,鎮江原有本土產品沒有一個。據有關專家推算, 鎮江本地零部件企業為北汽集團配套占整車的產值不足10 %。另外,即將上馬的房車改裝項目, 由于房車改裝是高檔產品,產量不會太大, 而且進口零配件的比例較高 ,很難帶動鎮江本地現有零部件企業的發展。
三、促進鎮江汽車產業集群進一步發展的相關舉措
針對鎮江汽車產業集群的發展現狀、特征, 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筆者認為,為了促進鎮江汽車產業集群的進一步快速發展, 需要著重采取以下幾方面的重要舉措:
1.實施集群創導, 大力提升產業競爭力。集群創導(ClusterInitiative)團體在振興經濟和如何促進科學新產業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產業集群、政府和研究機構的是組織過的活動,目的在促進集群發展以及提高競爭力。集群創導已成為主要特點的微觀政策和工業政策、區域政策和努力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能力、政策和研究和創新政策密切相關。鎮江汽車產業的發展企業、政府和研究機構、集群創導共同支撐、明確的戰略目標和執行計劃,加強執行行動計劃創導式組織和業績評估,營造促進集群發展的良好汽車產業的社會、政治和經濟環境汽車產業,不斷增強鎮江有競爭力的集群。
2.規劃舉措。在鎮江汽車產業集群發展中, 政府推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政府通過制定促進汽車產業集群發展的用地規劃和產業規劃, 確保鎮江汽車產業規范、協調發展。①用地規劃。汽車工業的土地用量得多,規模經濟顯著的特點。為鎮江汽車產業集群健康快速發展、土地利用規劃、改善后勤基地和車輛備件規劃和后勤基地、合理利用土地、產業集中、合理布局、集聚汽車工業集群,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土地。②產業規劃。強調發展中鎮江市汽車服務業、汽車制造業。使用汽車加強工業集群建設、汽車工業應繼續將重點放在先導和明確的指導方針,在一段時間以來和汽車產業的發展惠益匯集各種資源用于發展和增強其力量汽車產業集群和汽車工業競爭力。
3.政策舉措。鎮江汽車工業離不開鎮江地區的生產要素即市場上供應和需求,以及擴大工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工業機構越來越需要產業高度集中。政府應制定政策,促進工業有效、高效和可持續鎮江汽車產業集群和工業實力崛起不斷增強。①促進產業集聚的政策。目前,鎮江汽車零部件的布局沒有規模,盡管政府制定了一套促進汽車工業集聚的方針,但沒有改變這種局面分散。今后,鎮江還應出臺新政策、引導購在鎮江買車輛備件來新近確立的汽車產業,同時促進更好的規劃鎮江配件仍處于規劃階段,加強鎮江在集中區內的汽車工業帶來許多好處,而把沒有競爭力的零部件小企業通過兼并的代表破產、重組、適應、包括轉型或退出市場。②生產要素供給促進政策。工業發展生產要素的勞動力、企業家人力資源、資本和技術。擬訂和出臺鎮江汽車產業促進生產要素,包括供應、人才引進、投融資、土地征收、核準項目、出口退稅、成果傳播技術創新、政策措施。③需求引導政策。政府特別重視勞動力、資金、技術和生產要素,如供應承包商,這更加面向市場為“促進需求。各國政府應監管”,間接手段的使用標準等措施,以購買汽車產業。④產業組織優化政策。優化工業生產企業集群內指定用于生產企業服務司和代理人,勞動和生產與非洲安全部門網絡合作,促進協同服務,生產效率更高。具體而言,政府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鎮江市宏觀經濟調控和大、中、小公司的分工不同大小。汽車業,迫使政府鎮江現代、羅姆、北汽三家公司鎮江康夫、零部件生產導致許多公司通過勞動分工和促進發展鎮江人汽車產業和諧發展,不斷提高汽車工業。
(作者單位:鎮江市高等專科學校汽車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