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書洋
《鬼吹燈》小說的藝術特點
□陳書洋
鬼吹燈源于古代民間傳說的神話,說人身上的陽火就是燈,若走黑路有人喊你的名字,你一張望便被鬼吹滅了燈、招了魂。作為新千年以來最火的網絡小說,主要對其小說的藝術特點進行分析,淺談為什么這類小說可以獲得廣泛的認可而被大眾接受,又通過對小說內容角色的分析以體現其藝術魅力。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朝代更替從西周殷商-春秋-五代十國-唐宋元明清。殷商到現在有三四千年,考古也無法證明在那之前是不是有過文明發達的古國。隨著朝代的更替和文明學術的發展,其中以陰陽五行八卦之術,風水學流傳最多最廣而又最神秘。何為風水學?在古代又稱為“堪輿學”。風水的歷史相當久遠,在古代,風水盛行于中華文化圈,是衣食住行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有許多與風水相關的文獻被保留下來。小說中寫到的風水并不是以前流傳的那種迷信,實際上它指的是人類與自然界的一種關系,是一種文化。風水學之所以神秘主要是因為涉獵學術涉獵范圍廣,是一門包含地理學、地質學、星象學、氣象學、景觀學、建筑學、生態學以及人體生命信息學等多種學科綜合一體的一門自然科學。
《鬼吹燈》的主角胡八一是憑借一本《十六字陰陽風水秘書》掌握尋龍訣的摸金校尉。《十六字陰陽風水秘書》就是一本非常高深的風水學經典。小說中每每主人公胡八一遇到危險,就靠著《十六字陰陽風水秘書》中的尋龍訣化險為夷。這尋龍訣中的“龍”又說的是什么?在風水學中“尋龍脈”就是為了找到更好的風水寶地,能夠為自己的運勢提供一個幫助甚至改變運勢。所謂尋龍,實際上就是找到一個風水學中絕佳的地理位置。風水學同盜墓一樣神秘,就是因為神秘,所以給了作者很大的發揮空間,外行的讀者什么也不清楚,很容易接受作者的設定。然而風水學并不是有關的邪門歪道,是一門自然科學。以前的古人沒有先進的科學但卻善于總結經驗。他們不能解釋一些神奇現象的發生,卻將其總結起來尋找發生規律。中國古代的鬼神文化由來已久,再加上自我神秘色彩的渲染,使得讀者在閱讀的時候自然會被吸引其中。
《鬼吹燈》等盜墓類探險小說主要講述了“摸金校尉”(盜墓者)因為盜墓所發生的一系列的探秘尋寶傳奇故事,原作中就大量運用到了“山經唇典”。
何為“山經唇典”?自古以來,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會分各類行當,這些行當之中又總有那么些不方便放在臺面上的東西,所以各行各業都有自己行業內的暗語,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行話。可是隔行如隔山,為了便于各行之間的交流,也就產生了那么一套通用的行話,叫做“山經”。
在原作中有這么一段,其中寫的是盜斗的行家張三太爺的四個徒弟都遇難了,胡八一稱他們都“土了點兒了”。張三太爺的四個徒弟都是盜墓賊,民間里的唇典叫“土夫子”,那“土了點兒了”正是唇典中形容土夫子下墓遇難的。鬼吹燈第一冊當中,主角是以退伍軍人身份,加入了陳教授的隊伍,當時Shirley楊只知道兩人是懂得風水之術的,并不知道這兩個人是盜墓的。一路上看著兩人開始心生懷疑,于是Shirley楊用盜墓界的“唇典”探出了胡八一的真實身份。當時她是這么說的:定盤子掛千金,海子卦響。勾抓踢桿子倒斗灌大頂元良,月招子遠彩包不上。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就是:你的心眼壞,嘴上說話忽悠人,看你手腳利索,就是一個盜墓的行家,這事情瞞不過我的雙眼。
原著中的這種段落讀起來其實特別的地道和過癮。作者用豐富的經驗、細膩的手法和貼近生活的文字給讀者一種親切感,讓讀者有一種并不是在看小說而是在街邊聽人說故事,聊著別人的故事一般,滿足了人們的獵奇心理。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