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 蔡志華
如皋市幫助少數民族困難家庭脫貧
□李軍 蔡志華
如今,脫貧攻堅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少數民族貧困家庭更是攻堅戰的重點“戰場”。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全面實現小康,少數民族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為切實增強少數民族貧困家庭自我發展意識、動力和能力,江蘇省如皋市通過多次調研,精準排查出少數民族貧困戶133家,努力在扶技、扶志、扶智上求突破,變“輸血”為“造血”。
不久前,如皋市民宗局和市職教中心舉辦的少數民族月嫂培訓班開班。第一天上午就有37名少數民族婦女報名參加。
黃某是苗族婦女,1997年嫁到如皋,愛人2002年因車禍致殘,小叔子智力殘疾,20歲的兒子正在讀大學,家庭條件十分困難。黃某早就知道做月嫂很辛苦,但是收入還可以,也曾到中介去咨詢過。人家看她一沒受過培訓,二沒相關經驗,就回絕了。黃說,她也想接受培訓,但培訓月嫂的機構在大城市才有,培訓費用也很高,只好作罷。聽說市民宗局有為少數民族群眾開辦的免費月嫂培訓班,她立馬報了名,希望用自己的雙手幫助家庭脫貧致富。
除了月嫂培訓班,今年市民宗局還與市職教中心聯手,開設了電子商務、服飾、汽修等培訓課程,讓少數民族群眾掌握一技之長,增強自身就業能力,促進少數民族勞動力轉移就業。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人窮志不能短,扶貧必先扶志。要拔除貧根,最重要的是扶志氣、扶思想、扶路子。
今年以來,如皋市發揮少數民族創業帶頭人、少數民族致富典型、少數民族示范基地等引領示范及載體作用,積極推廣時間短、見效快的種植業、養殖業及農副產品深加工等產業項目,努力幫助少數民族貧困戶解決實際困難。
田女士1990年嫁到如皋,其后公公、小姑相繼病倒,婆婆又突發腦溢血去世,接二連三的變故讓這個貧寒的家庭雪上加霜。田女士立志改變貧困的現狀,找來幾個少數民族好姐妹,幫忙成立了一家只有4臺機器的勞保用品廠,如今年產值已達到400多萬元。在田女士的帶動下,附近的40多名少數民族群眾改變等靠思想,也走上了創業致富的道路。
“我的機器就是租借田女士的,我還年輕,相信只要肯吃苦,收入一定會好起來。”侗族姑娘小王對未來信心滿滿。
如皋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張愛民局長說:“我們希望通過致富典型引領,樹立少數民族困難戶的致富信心,同時做好結對幫扶,做到不脫貧不撒手、不脫鉤,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p>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今年8月份以來,為使少數民族貧困學子按時就讀入學,市民宗局牽頭組織各宗教團體、活動場所經營人員聯合開展資助少數民族貧困學生大型行動,全市近百名少數民族貧困學子受到資助。
19歲的小阮今年剛剛考取大學。因為家庭經濟困難,學費成為她入學的攔路虎,加之考慮到現在社會上大學生的就業壓力較大,小阮一度想放棄進入大學深造的機會,去大城市打工,減輕家庭負擔。幸運的是,她在資助少數民族貧困學生大型行動中拿到了助學金,她也深刻認識到知識改變命運的重要性,重新燃起求學的信心。
資助少數民族貧困學生大型行動,實實在在為少數民族貧困學子帶來福祉,使得一批少數民族貧困家庭的孩子,順利入學、圓了大學夢,他們可望成為各自家庭脫貧解困的內生動力。受助學生紛紛表示將奮發圖強,爭取早日成才,幫助父母和家庭早日走出困境。
“我們以脫貧導向幫助少數民族貧困家庭孩子的學習,阻斷貧困代際相傳的根源,努力讓每個貧困群眾孩子都擁有出彩的人生。”如皋市民宗局張局長說。
(本欄編輯 張廣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