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容
【摘要】語文課堂上激情燃燒,生命活力彰顯是我們每一個語文教師追求的教學境界,這一境界的實現,使學生不僅能掌握語言知識,提高認知水平和運用能力,還能感受到生命的涌動和成長,享受創造的喜悅與滿足,品味人性的燦爛與魅力,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命價值。那怎樣才能點燃激情讓語文教學的旅程充滿生命活力和生命光彩呢?師生零距離是激情燃燒的潤滑劑,偶像崇拜是激情燃燒的興奮劑,個性激勵是激情燃燒的催化劑,教法創新是激情燃燒的助燃劑。
【關鍵詞】語文課堂 激情燃燒 生命活力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038-01
語文課堂上激情燃燒,彰顯生命活力是指在語文教學中,緊貼學生實際,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形式,把學生的學習激情調動起來,把學生的生命活力有效激發出來,讓學生的思想自由放飛,智慧火花不斷閃現,使師生的交流、生生的交流像飛濺的火花光芒四射。
一、師生零距離,激情燃燒的潤滑劑
激情是在和諧、民主、平等的氣氛中產生。師生零距離就好比機器零部件和諧咬合的潤化劑,它能抹去師生間的阻隔,填平師生交流的溝壑,換來的是師生零距離,潤滑課堂上涌動翻滾的思想車輪,不再視教師為權威,拋棄拘謹,營造課堂和諧、平等、民主、熱烈氛圍。這就需要教師一改過去的君臨天下,唯我獨尊,俯下身子心平氣和地聽學生述說,靜下心來思考學生所愿,和風細雨地與學生交流探討,讓自己成為學生的伙伴、學伴、成長歷程中的領頭雁,消除師生代溝,與學生零距離相處,讓學生心情平靜,精神放松,毫無顧忌地甩開手腳,大膽地思,盡情地想,樂于親近教師,敢于在課堂上向教師展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讓學生覺得在教師面前表現是一種快樂,是一種榮耀,是個性的張揚,是生命活力的彰顯,也是一種激情燃燒。
二、偶像崇拜,激情燃燒的興奮劑
偶像崇拜就是興奮劑。它讓崇拜者激情燃燒,思想飛揚,為偶像而改變自己的行為習慣與愛好。教學中,教師只要成了學生的偶像,還愁課堂上靜如止水嗎?激情催生智慧,有了智慧的課堂還愁生命不能鮮活嗎?教師怎樣才能把自己打造成學生的偶像呢?
有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中學生時常在人前眉飛色舞地講述她曾經的一位語文教師上課出口成章,引經據典,妙語連珠,幽默風趣,還常在課上講到有關的美術知識與鑒賞,音樂知識與欣賞,有時還會穿插講到一些天文地理歷史等知識,這位教師不僅少而精地講書本知識,還把自己的閱讀積累與體驗源源不斷地講解給學生,讓學生不僅在有限的時間里掌握了課本知識,還極大地拓寬了知識面,開闊了視野。言畢,這位中學生還不忘加上兩句:“我好崇拜他哦,我好喜歡上她的語文課哦!”
聽完這個故事,我們不難發現,它告訴我們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成為學生心中的偶像,就得博覽群書,才能厚積薄發,就得苦修語言,才能妙趣橫生,就得據學生所需用心備課,才能實現大語文觀,才能讓學生輕松高效地學習。這個故事還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教師修成了學生心中的偶像,崇拜就能使課堂變得興奮而又激情燃燒,生命活力就會得到極大彰顯。總之,教師要以自己的知識魅力、業務能力魅力、性格魅力、語言魅力去成就自己在學生心中的偶像地位,讓學生因為你的魅力四射而激情燃燒,智慧的火花飛濺,生命活力彰顯。
三、個性激勵,激情燃燒的催化劑
美國教育學家雷思·赤赤奇告訴我們:“學生自信心的培養,尤其需要來自父母和老師、朋友的激勵。”在課堂上,教師的激勵好比催化劑,它能催化學生持久高昂的學習熱情,激勵學生奮發,產生打破沙鍋問到底的自信的學習態度。但若一種激勵方式長期使用,事必造成學生感觀上的疲勞,根本起不到調動激情的作用。若激勵方式不符合年齡特點,或沒有時代特色,或方式單一,語言呆板,學生也會無動于衷。那么,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激情就有可能忽高忽低。課堂上的驚喜一個接一個,思維的火花頻頻閃爍,只可能是“海市蜃樓”罷了。那么,什么才是好的激勵方式呢?
好的激勵方式是能符合兒童的口味與習慣,能貼近兒童的心理期望。在課堂教學中,我采用了充滿個性的復合型的激勵方式來刺激學生,來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有時教師直接夸贊。如“有見地”。有時教師會貶己夸生,如:“喲,老師咋就沒想到這點呢?”有時教師會滿含過高期望的夸贊,如:“繼續這樣努力下去,將來……嘖嘖,不敢想象,前途無可限量啊!”有時我會語言表揚與行動一起上,如:我一邊說:“想得真精彩,這小腦瓜咋就這么會思考呢?讓我瞧瞧”,一邊上前捧起學生的頭,故作驚喜狀仔細看看學生的臉。有時,我還會用上流行語,如:“喲,你對自己真給力。”有時我會用普通話加地方音一起合用,讓語氣夸張、幽默,搞笑課堂,活躍氣氛,調動激情。有時,我會讓學生自己選擇最喜歡的動畫片中一個姿勢來夸贊自己。有時,我還會以兒童的方式與學生一齊歡呼,如:“耶……耶耶……,咱們又撞過了一關啰!”有時遇到學生舉手回答不準確或答案不全,我會從另一個角度去肯定他,幫他找回自信,如:“同學們,大家伸出手,一起為他敢于舉手答問的勇氣而鼓掌吧,因我堅信勇氣一定會讓他變得睿智起來的。”
這種具有個性化的復合型激勵方式是教師的真情流露,是教師激情高漲的表現形式,它既能讓每個學生享受到被肯定的快樂,又能讓學生體會到努力思考后的快意,找到學習的自信,還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是發自內心的喜歡他們,認可他們,真心地關愛他們。天真爛漫的個性就會在課堂上自然流露,學習就會始終如一的在自信之中游弋。課堂上智慧流淌,靈氣飛揚,精彩紛呈,生命壯觀成長也就變成了現實。
四、教法創新,激情燃燒的助燃劑
什么是教法創新?就是揚棄傳統教法的同時,創造出新的教法。有創意的教法好比是幫助物質燃燒的助燃劑,它能點燃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探究欲,助燃學生的表現欲,開啟智慧,聯通生活,培養學習興趣,引燃主動探究的激情。“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燃燒的激情會讓學生以愉悅的心情,主人翁的身份投入到學習中去。
如,朗讀是語文教學的精典,我常常根據文本內容,采用煽情性的引讀,與學生比賽似的接讀,一起創造性的表演讀,把文中優美的句段串著讀等多種形式,用我的激情去感染學生的激情,學生既新奇,又覺有趣、親切,人人興致很高,個個都很投入,讀得搖頭晃腦,手舞足蹈,他們讀活了文本,讀出了自己的理解,讀出了作者的情感。
教無定法,創新的路沒有盡頭。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世界。”他還說過:“天賦為每一個正常的頭腦打下了必要的充足的根基,使每一個人都能成為一個創造者。”只要每個教師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了一切學生的發展”的宗旨去精心創新教法,就一定能點燃學生興趣,放飛學生激情,讓智慧的靈光不斷閃現。
總之,語文課堂要讓學生激情燃燒,生命活力彰顯,每個教師就必須用心塑造自身形象,努力豐富自身內涵,不斷提升業務能力,真誠成為學生的學伴、師者、長者,使自己的教學活潑而不失生動,嚴謹而不失幽默,自由而不失品味,寬松而不失內涵。只有這樣,才能成就師生一段精彩的課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