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幼兒教育逐漸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和重視,因此,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不斷提高幼兒數學教育的質量,培養幼兒的數學意識,成為幼兒園教學工作中的重點。本文通過簡要分析幼兒數學教育的游戲性和生活性,指出幼兒數學教育實施生活化、游戲化教學的具體策略,以期能夠提高幼兒數學教育的質量,提升幼兒數學水平。
【關鍵詞】幼兒 數學教育 游戲性 生活性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130-02
隨著幼兒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發展,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手段被引入到幼兒教育中來,在極大的提高幼兒教質量的同時,提升了幼兒的綜合素質,促進了幼兒全面協調發展。其中,在幼兒數學教育中,新的教學大綱明確要求利用生活性、游戲性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幫助幼兒建構初步的數概念,促使幼兒具有一定的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因此,了解幼兒數學教育的游戲性和生活性,采用生活化、游戲化的教學方式,提高數學教育的有效性,成為幼兒數學教師的教學任務。
1.幼兒數學教育的游戲性和生活性
1.1幼兒數學教育的游戲性
幼兒的心理發展出形成時期,具有好奇、貪玩的天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應該根據幼兒的具體特點,采用游戲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以提高數學教育的有效性。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幼兒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幼兒的心理特點,選擇合適的游戲類型,增強數學教育的趣味性,提高幼兒學生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提高教學的效果。
1.2幼兒數學教育的生活性
生活是指與人的生存和發展相關的活動的總和,而幼兒園是幼兒學習和活動的主要場所,對幼兒的健康發展有著相當重要的影響,因此,幼兒教師應該結合現實生活,開展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以提高數學教育的質量。在教學過程中,幼兒數學教師可以從社會生活中選取教材,引導幼兒形成數的概念,以培養幼兒的數學能力。
2.幼兒數學教育實施生活化、游戲化教學的具體策略
2.1利用生活化、游戲化的語言,提高幼兒的數學理解能力
幼兒的年齡較小,理解能力較低,知識水平不高,很難理解和掌握新的教學內容,因此,幼兒數學教師應該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利用生活化、游戲化的語言,提高幼兒的數學理解能力,以提高幼兒數學教育的效果。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幼兒數學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思維特點以及心理特征等,通過加工、修飾數學語言,引發幼兒學習熱情,幫助幼兒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以提高幼兒的數學水平。
2.2設置生活化、游戲化的教學情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良好的教學情境可以引發幼兒的好奇心,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幼兒數學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結合教學內容,設置生活化、游戲化的教學情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以提高幼兒的參與程度。
2.3利用生活化、游戲化的教學工具,培養幼兒數學意識
教學工具是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幼兒數學教師可以利用生活化、游戲化的教學工具,培養幼兒的數學意識,以提高幼兒的數學學習能力。例如,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幼兒數學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幼兒所熟悉的樹葉、果核以及石塊等材料,引導幼兒認識圖形,幫助幼兒建立起簡單的數學幾何概念。同時,幼兒教師可以利用珠子等材料,讓幼兒根據珠子的大小、顏色、形狀等,制作出手鏈或者項鏈,以培養幼兒的數學概念,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
2.4利用生活化、游戲化的數學問題,提高幼兒數學應用能力
學以致用是開展教學活動的目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幼兒數學教師可以利用生活化、游戲化的數學問題,培養幼兒的數學應用能力,以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例如,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幼兒數學教師可以利用玩撲克的游戲,引導幼兒學習數字的組成、排列和加減,以培養幼兒的數學意識。同時,幼兒數學教師可以利用繪畫、剪紙等游戲,讓幼兒判斷物體的形狀、大小,以拓寬數學教學的內容,提高幼兒的數學學習能力。
總結
總而言之,作為幼兒園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數學教育嚴重影響著孩子數學能力的形成與發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幼兒數學教師應該根據幼兒具體特點,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幼兒的數學意識,以提高數學教育的質量,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劉珺.談幼兒數學教育的生活性和游戲性[J].貴州教育,2011,12:18-19.
[2]孫學慧.幼兒園數學教育的生活化與游戲化分析[J].新課程(小學),2016,01:84-85.
[3]王秀妹.淺談幼兒園數學教育生活化、游戲化[J].新課程(小學),2014,04:171.
[4]胡彩云.淺談幼兒園數學教育生活化、游戲化[J].科學中國人,2014,14: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