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縣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的調查報告

政策性農業保險是繼中央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政策后的又一項惠農政策,其目的就是保護弱質產業和弱勢群體,解決因出現自然災害農民損失賠償問題。2012年,平邑縣被山東省農業廳、財政廳列為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縣。2013年初,縣政府辦公室下發了關于做好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的通知,成立了以分管農業的副縣長為組長,農業、財政、水利、氣象、金融等相關部門為成員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領導小組,在農業局設立了辦公室,并成立了農業保險核損專家組。自2013年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以來,由于政策宣傳到位,農業部門和承保公司配合、服務到位,勘災、定損、理賠到位,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深受農民群眾歡迎。
政策性農業保險實施以來,平邑縣始終把它作為一項保護弱質產業和弱勢群體的惠農政策來認識對待,既把惠農政策宣傳到位,又要引導農民群眾應保盡保,確保把好事辦好,切實服務于農民群眾。2013年開展了小麥、玉米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2014年開展了花生保險,2015年開展了蘋果和桃保險,2016年開展了馬鈴薯價格指數保險。目前,全縣政策性農業保險險種有:小麥、玉米、馬鈴薯3種糧食作物,花生1種經濟作物,蘋果、桃2種果品,共6個政策性農業參險品種。參保率小麥每年都在100%,其中玉米60%,花生40%,蘋果、桃30%,馬鈴薯價格指數60%。目前,全縣累計承保小麥面積61.6萬畝,玉米面積42.8萬畝,花生面積15.17萬畝。幾年來,全縣共理賠600多萬元。主要做法有以下幾方面:
1.1廣泛宣傳,讓農民群眾對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政策家喻戶曉。為將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參保規定、受災理賠的范圍和理賠標準宣傳到村到戶,在承保公司印制宣傳畫的基礎上,農業部門印發了致農民群眾的一封信,發放到村到戶。同時,通過廣播、電視、宣傳欄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政策性農業保險,讓農民群眾知曉,讓村干部了解。切實使農民群眾感受到黨和政府出臺這項政策,旨在保護農民的積極性,解決受災后的后顧之憂。只有宣傳到位,才能使農民群眾自愿參保。
1.2政府引導,推動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之前,農業部門按照縣委、縣政府領導的要求,在全縣選擇不同的鎮、村開展調研。主要是從農民群眾和基層干部對政策性農業保險的認識程度、參保意向和保險工作具體做法及要求進行了調研。通過調研,農民群眾和基層干部對小麥、玉米的政策性保險認知度達90%以上,對花生的認知度達70%以上。針對調研的情況,農業部門及時向縣政府做了匯報,縣政府立即部署動員啟動這項工作。通過會議安排、農業部門督導、調度、鎮村兩級到村指導等一系列積極的工作,使農民群眾積極自愿交納保費,農業保單簽訂順利。
1.3受災勘查及時,理賠到位。這是推動政策性農業保險的關鍵。參保農民群眾受災后,農業部門的專家和承保公司及時到村到地塊勘查受災作物現場非常關鍵,只有勘查及時,真實摸清受災實情,才能及時理賠到位,贏得農民群眾的信任。自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以來,農業局對受災報災情況做出了統一部署和安排。受理報災信息后,農業部門和承保公司及時組織人員到鎮村到地塊實地查看受災情況。待作物收獲后,對全縣的災情勘查情況,由農業部門和保險公司(省、市專家)會商受災的程度,按照理賠的標準,合理確定理賠金額,經公示無異議后承保公司及時將理賠金額打入農民群眾的惠農一卡通。自承擔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以來,只受理了兩戶農民群眾反映玉米受災后未勘查和理賠的投訴,經核實后,一戶未投保,一戶村級漏報。
1.4組織保障,部門密切配合。這是做好政策性農業保險的關鍵。為使農民群眾認識農業保險,積極自愿參加保險,在搞好宣傳發動的基礎上,政府引導推動也是關鍵環節。為抓好這項工作,縣、鄉兩級均成立了領導小組,定期指導工作,聽取工作匯報,解決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金融辦、財政、農業和承保公司密切配合,工作相互支持,即保護了受災農民群眾的利益,又推動了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的順利開展。特別是財政部門給予了大力支持,凡是參保的農作物,按照各級財政分別承擔的標準,及時予以列支。
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在開展4年來,根據農民群眾和基層干部反映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農民繳納的保費過于零星,村級收取保費的管理成本過大,導致村干部對這項惠農政策不夠積極地去宣傳、發動,工作不主動。比如保費收取由于險種不一,收取時間節點不同,每次保費收取村級都安排至少2名工作人員負責,且收取農戶比較零星,工作量大,工作人員的費用支出增加了村級負擔。二是參保公司在鎮村無分支機構,參保品種受災后,由于地域廣、受災農戶分散,有時理賠專家與參保公司很難及時到達第一現場察看災情。再加上農作物及果樹受災情況比較集中,受災地域比較廣,一時很難組織大規模的勘察定損工作,勘災困難較大。三是理賠標準難以確定。目前,政策性農業保險主要是給農民理賠的生產成本,再加上勘災定損困難,很難確定合理的理賠標準。例如,小麥受災分凍災、旱災、風災、倒伏等情況,且受災時間不一,導致最后受災畝數不能確定,每塊地的險情也無法確定,導致理賠標準很難確定。四是政策性農業保險手續繁瑣,從保單的簽訂到理賠,都是按戶進行的,由于農戶信息多,工作量大,導致了部分參保農戶信息不準確,使個別的理賠不能及時到戶,影響了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的開展。
一是建議承保公司進一步優化承保手續,以村為單位統一承保,受災后以村為標準統一理賠。二是建議農民承擔的保費由國家和各級政府承擔,減少村級收取保費的工作負擔。向農民收取的保費過于零星,加大了村級行政成本,鎮、村只要核實好各種參保品種的面積,據實參保就可以了。三是建議承保公司在鎮、村劃片成立分公司,負責承保品種的參保、勘災、理賠等各項工作。四是隨著國家對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支持,建議給予編制和經費上的支持,在農業局和鎮成立專門的機構,專門負責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
273300山東省平邑縣平邑街道辦事處財經服務中心
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