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風,秦 超,閆 剛,桑 召,陳修斌*
(1 河西學院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甘肅張掖 734000;2 張掖市水務局,甘肅張掖 734000;3 甘肅省敦煌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甘肅酒泉 735000;4 嘉峪關市凱瑞特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甘肅嘉峪關 735002)
糠醛渣生態肥對風沙土理化性質和茄子效益的影響①
李世風1,3,秦 超2,閆 剛4,桑 召1,陳修斌1*
(1 河西學院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甘肅張掖 734000;2 張掖市水務局,甘肅張掖 734000;3 甘肅省敦煌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甘肅酒泉 735000;4 嘉峪關市凱瑞特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甘肅嘉峪關 735002)
采用田間試驗方法,研究了糠醛渣生態肥對河西內陸灌區風沙土改土培肥效應和茄子效益的影響。結果表明:糠醛渣生態肥原料間的效應是:茄子專用肥>糠醛渣>5406生物菌肥,糠醛渣生態肥配方比例為:5406生物菌肥0.0103:茄子專用肥0.1291:糠醛渣0.8606。施用糠醛渣生態肥與傳統化肥比較,風沙土體積質量、pH、EC和可溶性鹽分別降低了13.85%、1.07%、6.22% 和6.92%;Hg、Cd、Cr和Pb離子分別降低了21.21%、40.00%、18.70%和21.94%;總孔隙度、團聚體和飽和持水量分別增加了13.35%、16.98% 和13.35%;CEC、有機質、堿解氮、速效磷、速效鉀、有效鋅和有效鉬分別增加了19.20%、25.93%、0.29%、1.89%、0.17%、2.08% 和8.33%;真菌、細菌和放線菌分別增加了59.00%、41.94% 和24.32%;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分別增加了57.51%、5.88% 和10.35%;茄子單果重、單株果重、產量和施肥利潤分別增加了5.27%、5.35%、 3.01% 和0.51×104元/hm2。糠醛渣生態肥施用量與風沙土總孔隙度、團聚體、飽和持水量、有機質、速效養分和茄子產量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與體積質量、pH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糠醛渣生態肥施用量與茄子產量間的線性回歸方程為y = 51.2300 + 1.5151x - 0.0408x2,經濟效益最佳施用量為17.40 t/hm2,茄子理論產量為65.24 t/hm2。在風沙土上施用糠醛渣生態肥,有效的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質和生物學性質,提高了土壤有機質和番茄產量。
糠醛渣生態肥;風沙土;理化性質;茄子;效益
甘肅河西內陸灌區氣候干燥,地殼礦物巖石以物理風化為主,形成了8.5 × 105hm2的風沙土,此類土壤有機質和速效養分含量低,保水肥能力弱,作物產量低而不穩。而甘肅河西內陸灌區近10年來建立了制種玉米基地1 × 105hm2,年產玉米芯和玉米秸稈2.70 × 106t,為了促進資源循環利用,甘肅共享化工有限公司等4個糠醛廠將玉米芯和玉米秸稈粉碎,加入稀硫酸在高溫高壓下發生水解反應提取糠醛后,每年排出的糠醛渣約9.83 × 104t[1],經室內化驗分析,糠醛渣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及大量和微量元素,而重金屬離子Hg、Cd、Cr、Pb含量均小于GB8172-87規定的標準[2]。有關糠醛渣廢棄物的開發利用前人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3-5],而糠醛渣生態肥對風沙土理化性及持水量和茄子效益影響的研究,尚未見文獻報道。為了促進廢棄物糠醛渣資源的循環利用和增值,本文應用改土培肥理論,選擇糠醛渣、茄子專用肥、5406生物菌肥[6-7]為原料,采用正交試驗方法篩選配方,在室內合成糠醛渣生態肥,進行田間驗證試驗,以便對糠醛渣生態肥的改土培肥效應做出確切的評價,為糠醛渣廢棄物資源的循環利用提供技術支撐。
1.1 試驗材料
1.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在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西洞鎮羅馬村一社進行。試驗地海拔高度為1 501 m,地理位置99°38′36″ E,39°29′47″ N,年均溫7.50℃,年均降水量82 mm,年均蒸發量2 500 mm,無霜期150天。土壤類型為耕種風沙土[8],0 ~ 20 cm土層含有機質8.04 g/kg,堿解氮 34.32 mg/kg,速效磷3.54 mg/kg,速效鉀 85.08 mg/kg,有效硼1.04 mg/kg,有效錳8.72 mg/kg,有效銅1.51 mg/kg,有效鋅0.46 mg/kg,有效鐵16.70 mg/kg,有效鉬0.11 mg/kg,CEC(陽離子交換量)6.34 cmol/kg,可溶性鹽1.79 mg/kg,pH 8.43。
1.1.2 試驗材料 糠醛渣含有機質760 g/kg,全氮6.1 g/kg,全磷 3.6 g/kg,全鉀 118 g/kg,殘余硫酸30 ~ 50 g/kg,pH 2 ~ 3,粒徑0.05 ~ 1 mm;尿素,含N 460 g/kg,粒徑為2 ~ 3 mm;磷酸二銨,含N 180 g/kg,含P2O5460 g/kg;硫酸鉀,含K2O 500 g/kg,粒徑為2 ~ 3 mm;硫酸鋅,含Zn 230 g/kg;鉬酸銨,含Mo 543 g/kg;5406生物菌肥,有效活菌數≥20億個/g;茄子專用肥(自己配制)將尿素、磷酸二銨、硫酸鉀、硫酸鋅、鉬酸銨重量比按0.4476∶0.0780∶0.4484∶0.0200∶0.0056混合,經室內化驗含N 220 g/kg,P2O536.1 g/kg,K2O 224.2 g/kg,Zn 4.6 g/kg,Mo 3.0 g/kg;茄子品種為京茄1號,由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選育。
1.2 試驗方法
1.2.1 試驗設計 試驗一:糠醛渣生態肥配方篩選。2010 年 5 月 20 日選擇 5406 生物菌肥、茄子專用肥、糠醛渣 3 種原料,采用正交表 L9(33) 設計試驗[9],則每個因素設 3 個水平,共 9 個處理(表 1)。采用表中的用量制成 9 種糠醛渣生態肥。

表1 L9(33)正交試驗分析Table1 L9(33) orthogonal test analysis
試驗二:糠醛渣生態肥對風沙土的改土培肥效應研究。依據試驗一篩選的配方,將5406生物菌肥、茄子專用肥、糠醛渣重量比按0.0103∶0.1291∶ 0.8606混合,得到糠醛渣生態肥,經室內化驗分析,含有機質654.9 g/kg,N 28.1 g/kg,P2O54.6 g/kg,K2O 28.7 g/kg,Zn 0.6 g/kg,Mo 0.4 g/kg。2011—2012年5月20日在純N、P2O5、K2O、Zn、Mo投入量相等的條件下(純N 0.0.49 t/hm2+ P2O50.08 t/hm2+ K2O 0.50 t/hm2+ Zn 0.01 t/hm2+ Mo 0.007 t/hm2),設置以下3個處理研究糠醛渣生態肥對風沙土的改土培肥效應:處理1,不施肥(不施肥);處理2,傳統化肥,尿素施用量0.11 t/hm2+ 磷酸二銨施用量0.17 t/hm2+硫酸鉀施用量1.00 t/hm2+ 硫酸鋅施用量0.04 t/hm2+鉬酸銨施用量0.01 t/hm2;處理3,糠醛渣生態肥施用量為17.40 t/hm2,每個試驗處理重復3次,隨機區組排列。
試驗三:糠醛渣生態肥經濟效益最佳施用量研究。2013—2014年5月20日將糠醛渣生態肥施用量梯度設計為不施肥(CK)、4.35、8.70、13.05、17.40、21.75、26.10 t/hm2共7個處理進行試驗,每個處理重復3次,隨機區組排列。
1.2.2 田間管理 試驗小區面積為28 m2(7 m × 4 m),每個小區四周筑埂,埂寬40 cm,埂高30 cm,每個試驗處理的肥料在茄子定植前做底肥施入0 ~20 cm土層。定植時間為2011—2014年每年的5月10日,每個小區定植4壟,株壟高35 cm,壟寬50 cm,每壟定植2行,株距28 cm,行距50 cm,每個小區定植200株。
每個試驗小區為一個支管單元,在支管單元入口安裝閘閥、壓力表和水表,在馬鈴薯溝內安裝1條薄壁滴灌帶,滴頭間距25 cm,流量4.65 L/(m·h),每個支管單元壓力控制在4 903 Mpa,分別在茄子定植后、開花期、結果期、結果盛期和結果后期各滴灌1次,每個小區灌水量相等,每次灌水2.16 m3。
1.2.3 樣品采集與測定 茄子收獲時分別在試驗小區內隨機采集30株植株,測定農藝學性狀和經濟性狀,每個小區單獨收獲,將小區產量折合成公頃產量進行統計分析。茄子收獲后,在試驗小區內按對角線布點,采集耕層(0 ~ 20 cm)土樣5 kg,用四分法帶回1 kg混合土樣,風干后在室內進行分析,其中土壤體積質量(容重)、土壤團聚體、土壤微生物用環刀采用原狀土,未進行風干。
土壤體積質量采用環刀法測定;孔隙度采用計算法求得;>0.25 mm團聚體采用干篩法測定;有機質采用重鉻酸鉀法測定;堿解氮采用擴散法測定;速效磷采用碳酸氫鈉浸提-鉬銻抗比色法測定;速效鉀采用火焰光度計法測定;pH采用酸度計法測定;飽和持水量按公式(飽和持水量=面積×總孔隙度×土層深度)求得;CEC(陽離子交換量)采用乙酸鈉-火焰光度法測定;Cd采用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Hg采用冷原子-熒光光譜法測定;Pb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Cr采用分光光度法測定;EC(電導率)采用電導法測定;有效鋅和有效鉬離子采用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10-11];微生物數量采用稀釋平板法測定;蔗糖酶采用3,5-二硝基水楊酸比色法測定;脲酶采用靛酚比色法測定;磷酸酶采用磷酸苯二鈉比色法測定[12]。茄子植株莖粗采用游標卡尺法,地上部分干重,采用105℃烘箱殺青30 min,80℃烘干至恒重。
1.2.4 數據處理方法 土壤理化性質、有機質和速效養分、茄子農藝學性狀采用直線回歸統計法;差異顯著性采用DPSS 10.0統計軟件分析,多重比較,LSR檢驗法。依據經濟效益最佳施用量計算公式x0=[(px/py)-b]/2c求得糠醛渣生態肥最佳施用量(x0)[13-14],依據肥料效應回歸方程式y=a+bx+cx2,求得糠醛渣生態肥最佳施用量時的茄子理論產量(y)[15]。
2.1 糠醛渣生態肥配方篩選
2010年11月26日茄子收獲后測定數據可知(表1),糠醛渣生態肥因素間的極差效應(R)是B>C>A,說明影響茄子產量的因素依次是:茄子專用肥(37.87)>糠醛渣(17.87)>5406生物菌肥(4.59)。
從糠醛渣生態肥各因素不同水平的T值效應可知(表1),TA2>TA1和TA3,說明茄子產量隨5406生物菌肥施用量的增大而增加,當5406生物菌肥施用量超過0.18 t/hm2后,茄子產量又隨5406生物菌肥施用量梯度的增大而降低。TB3>TB2>TB1,說明隨著茄子專用肥施用量梯度的增加,茄子產量在增加,茄子專用肥施用量一般為2.25 t/hm2;TC1>TC2>TC3,說明糠醛渣適宜施用量為15.00 t/hm2。
從不同因素組合的T值效應可知,最佳組合是:A2B3C1(即5406生物菌肥0.18 t/hm2+ 茄子專用肥2.25 t/hm2+ 糠醛渣15.00 t/hm2)。將5406生物菌肥、茄子專用肥、糠醛渣重量比按0.0103∶0.1291∶0.8606混合,得到糠醛渣生態肥(表1)。
2.2 糠醛渣生態肥對風沙土理化性質的影響
2.2.1 對風沙土物理性質的影響 連續定點試驗2年后,于2012年11月24日茄子收獲后采集耕作層0 ~ 20 cm土樣,由測定結果可知,不同處理風沙土體積質量由小到大的變化順序依次為:糠醛渣生態肥<傳統化肥<不施肥。施用糠醛渣生態肥與傳統化肥和不施肥比較,體積質量分別降低13.85% 和 15.15%,差異極顯著(P<0.01);施用傳統化肥與不施肥比較,體積質量降低1.52%,差異不顯著(P>0.05)(表2)。

表2 糠醛渣生態肥對風沙土物理性質的影響Table2 Effects of the furfural residue ecological fertilizer o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and soils
不同處理風沙土總孔隙度由大到小的變化順序依次為:糠醛渣生態肥>傳統化肥>不施肥。施用糠醛渣生態肥與傳統化肥和不施肥比較,總孔隙度分別增加13.35% 和15.04%,差異極顯著(P<0.01);施用傳統化肥與不施肥比較,總孔隙度增加1.49%,差異不顯著(P>0.05)。
不同處理風沙土團聚體含量由大到小的變化順序與總孔隙度一致。施用糠醛渣生態肥與傳統化肥和不施肥比較,團聚體分別增加16.98% 和17.77%,差異極顯著(P<0.01);施用傳統化肥與不施肥比較,團聚體增加0.68%,差異不顯著(P>0.05)。
不同處理風沙土飽和持水量由大到小的變化順序同樣與總孔隙度和團聚體變化一致。施用糠醛渣生態肥與傳統化肥和不施肥比較,飽和持水量分別增加13.35% 和15.04%,差異極顯著(P<0.01);施用傳統化肥與不施肥比較,飽和持水量增加1.49%,差異不顯著(P>0.05)。
2.2.2 對風沙土化學性質的影響 由表3可知,不同處理風沙土CEC由大到小的變化順序依次為:糠醛渣生態肥>傳統化肥>不施肥。施用糠醛渣生態肥與傳統化肥和不施肥比較,CEC分別增加19.20% 和28.33%,差異極顯著(P<0.01);施用傳統化肥與不施肥比較,CEC增加7.57%,差異顯著(P<0.05)(表3)。
不同處理風沙土EC由大到小的變化順序依次為:傳統化肥>糠醛渣生態肥>不施肥。施用傳統化肥與糠醛渣生態肥比較,EC增加6.22%,差異顯著(P<0.05);施用傳統化肥與不施肥比較,EC增加72.32%,差異極顯著(P<0.01);施用糠醛渣生態肥與不施肥比較,EC增加61.61%,差異極顯著(P<0.01)。
不同處理風沙土可溶性鹽由大到小的變化順序依次與EC的變化一致。施用傳統化肥與糠醛渣生態肥比較,可溶性鹽增加6.92%,差異顯著(P<0.05);施用傳統化肥與不施肥比較,可溶性鹽增加72.63%,差異極顯著(P<0.01);施用糠醛渣生態肥與不施肥比較,可溶性鹽增加61.45%,差異極顯著(P<0.01)。
不同處理風沙土pH由小到大的變化順序依次為:糠醛渣生態肥<傳統化肥<不施肥。糠醛渣生態肥與傳統化肥和不施肥比較,pH分別降低1.07% 和1.31%,差異顯著(P<0.05);傳統化肥與不施肥比較,pH降低0.24%,差異不顯著(P>0.05)。
由表3可知,不同處理風沙土有機質由大到小的變化順序依次為:糠醛渣生態肥>傳統化肥>不施肥。施用糠醛渣生態肥與傳統化肥和不施肥比較,有機質分別增加25.93% 和26.87%,差異極顯著(P<0.01);施用傳統化肥與不施肥比較,有機質增加0.75%,差異不顯著(P>0.05)。
不同處理風沙土堿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鉀由大到小的變化順序與有機質的變化一致。施用糠醛渣生態肥與傳統化肥比較,堿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鉀分別增加0.29%、1.89% 和0.17%,差異不顯著(P>0.05),與不施肥比較,堿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鉀分別增加19.41%、37.01% 和6.59%,差異極顯著(P<0.01);施用傳統化肥與不施肥比較,堿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鉀分別增加19.06%、34.46% 和6.42%,差異極顯著(P<0.01)。
不同處理風沙土有效鋅和有效鉬由大到小的變化順序與有機質、堿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鉀變化一致。施用糠醛渣生態肥與傳統化肥比較,有效鋅增加2.08%,差異不顯著(P>0.05),有效鉬增加8.33%,差異極顯著(P<0.01),與不施肥比較,有效鋅和有效鉬分別增加6.52% 和18.18%,差異極顯著(P<0.01);施用傳統化肥與不施肥比較,有效鋅和有效鉬分別增加4.34% 和9.09%,差異極顯著(P<0.01)。

表3 糠醛渣生態肥對風沙土化學性質的影響Table3 Effects of the furfural residue ecological fertilizer on the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and soils
2.3 糠醛渣生態肥對風沙土微生物、酶活性和重金屬離子的影響
由表4可知,不同處理風沙土真菌、細菌和放線菌由大到小的變化順序依次為:糠醛渣生態肥>傳統化肥>不施肥。施用糠醛渣生態肥與傳統化肥比較,真菌、細菌和放線菌分別增加59.00%、41.94% 和24.32%,差異極顯著(P<0.01),與不施肥比較,真菌、細菌和放線菌分別增加60.61%、45.05% 和27.78%,差異極顯著(P<0.01);施用傳統化肥與不施肥比較,真菌、細菌和放線菌分別增加1.01%、2.19% 和1.78,差異不顯著(P>0.05)。
不同處理風沙土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由大到小的變化順序與微生物的變化一致。施用糠醛渣生態肥與傳統化肥比較,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分別增加57.51%、5.88% 和10.35%,差異極顯著(P<0.01),與不施肥比較,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分別增加61.05%、7.46% 和18.52%,差異極顯著(P<0.01);施用傳統化肥與不施肥比較,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分別增加2.25%、1.49% 和1.39%,差異不顯著(P>0.05)。
不同處理風沙土重金屬離子由大到小的變化順序依次為:傳統化肥>糠醛渣生態肥>不施肥,施用傳統化肥與糠醛渣生態肥比較,重金屬離子Hg、 Cd、Cr和 Pb分別增加21.21%、40.00%、18.70% 和21.94%,差異顯著(P<0.05),與不施肥比較,Hg、 Cd、Cr和 Pb分別增加25.00%、43.59%、18.99% 和22.88%,差異極顯著(P<0.01);施用糠醛渣生態肥與不施肥比較,Hg、Cd、Cr和 Pb分別增加3.13%、2.56%、0.25% 和0.77%,差異不顯著(P>0.05)。

表4 糠醛渣生態肥對風沙土微生物及酶活性和重金屬離子的影響Table4 Effects of the furfural residue ecological fertilizer and traditional chemical fertilizers on microbial and enzyme activities and contents of heavy metals of the sand soils
2.4 糠醛渣生態肥對茄子經濟性狀及產量的影響
連續定點試驗 2 年后,于 2012 年 11 月 24日茄子收獲后測定結果可知,不同處理茄子經濟性狀由大到小的變化順序依次為:糠醛渣生態肥>傳統化肥>不施肥。施用糠醛渣生態肥與傳統化肥比較,茄子單果重增加 5.27%,差異顯著(P<0.05),與不施肥比較,單果重增加 10.91%,差異極顯著(P<0.01);施用傳統化肥與不施肥比較,單果重增加 5.35%,差異極顯著(P<0.01)。施用糠醛渣生態肥與傳統化肥比較,茄子單株果重增加 5.36%,差異顯著(P<0.05),與不施肥比較,單株果重增加41.60%,差異極顯著(P<0.01);施用傳統化肥與不施肥比較,單株果重增加 34.40%,差異極顯著(P<0.01)(表 5)。

表5 糠醛渣生態肥對茄子經濟性狀及產量的影響Table5 Effects of the furfural residue ecological fertilizer on economic traits, yields of eggplants
不同處理茄子產量由大到小的變化順序與經濟性狀的變化一致。施用糠醛渣生態肥與傳統化肥比較,茄子產量增加3.01%,差異顯著(P<0.05),與不施肥比較,產量增加27.28%,差異極顯著(P<0.01);施用傳統化肥與不施肥比較,產量增加23.57%,差異極顯著(P<0.01)。
不同處理茄子施肥利潤由大到小的變化順序依次為:糠醛渣生態肥>傳統化肥。施用糠醛渣生態肥與傳統化肥比較,施肥利潤增加0.51×104元/hm2。
2.5 糠醛渣生態肥施用量對風沙土理化性質的影響
連續定點試驗2年后,于2014年11月20日茄子收獲后測定數據進行相關分析可知,糠醛渣生態肥施用量與風沙土總孔隙度、團聚體、飽和持水量之間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與體積質量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相關系數(r)分別為0.990 9、0.968 4、0.987 4和-0.990 9。糠醛渣生態肥施用量26.10 t/hm2,與不施肥比較,總孔隙度、團聚體、飽和持水量分別增加17.97%,66.57% 和17.97%,體積質量降低16.79,差異極顯著(P<0.01)(表6)。
糠醛渣生態肥施用量與風沙土有機質、堿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鉀含量之間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相關系數(r)分別為0.999 1、0.959 3、0.936 4、和0.997 4。糠醛渣生態肥施用量26.10 t/hm2,與不施肥比較,有機質、堿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鉀分別增加26.86%、19.41%、39.83% 和14.85%,差異極顯著(P<0.01)。糠醛渣生態肥施用量與風沙土pH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相關系數(r)為 -0.973 2,糠醛渣生態肥施用量26.10 t/hm2,與不施肥比較,pH降低2.61%,差異顯著(P<0.05)(表7)。

表6 糠醛渣生態肥施用量對土壤物理性質的影響Table6 Effect of the furfural residue ecological fertilizer on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表7 糠醛渣生態肥施用量對土壤有機質和速效養分的影響Table7 Effects of the application dosage of the furfural residue organic fertilizer on the contents of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available nutrients
2.6 糠醛渣生態肥施用量對茄子農藝性狀和經濟性狀的影響
由相關分析可知,糠醛渣生態肥施用量與茄子株高、莖粗、地上部分鮮重、地上部分干重之間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相關系數(r)分別為0.906 1、0.810 0、0.929 3和0.929 6。糠醛渣生態肥施用量26.10 t/hm2,與不施肥比較,茄子株高、莖粗、地上部分鮮重、地上部分干重分別增加135.70%、33.04%、46.33% 和60.06%,差異極顯著(P<0.01)(表8)。
糠醛渣生態肥施用量與茄子結果數、單果重和單株果重之間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相關系數(r)分別為0.965 0、0.980 6和0.886 3。糠醛渣生態肥施用量26.10 t/hm2,與不施肥比較,單株果重、結果數和單果重分別增加46.40%、7.61% 和13.30%,差異極顯著(P<0.01)(表8)。

表8 糠醛渣生態肥施用量對茄子農藝性狀的影響Table8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amount of the furfural residue ecological fertilizer on the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eggplant
由表9可知,糠醛渣生態肥施用量與茄子產量之間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相關系數(r)為0.905 2。隨著糠醛渣生態肥施用量梯度的增加,施肥利潤在遞增,糠醛渣生態肥施用量大于17.40 t/hm2時,施肥利潤開始下降。將糠醛渣生態肥不同梯度施用量與茄子產量間的關系,采用肥料效應回歸方程y=a+bx+ cx2擬合,得到的回歸方程為:y = 51.230 0 + 1.515 1x -0.040 8x2。對回歸方程進行顯著性測驗的結果表明回歸方程擬合良好。糠醛渣生態肥價格(Px)為429.04元/t,2013—2014年茄子平均價格為(Py)為4 500.00元/t,將(Px)、(Py)、回歸方程的參數b和c,代入經濟效益最佳施用量計算公式(x0)=[(Px/Py) -b]/2c,求得糠醛渣生態肥經濟效益最佳施用量(x0)為17.40 t/hm2,將x0代入上述回歸方程,可求得茄子理論產量(y)為65.24 t/hm2,統計分析結果與田間試驗處理5糠醛渣生態肥施用量17.40 t/hm2相吻合(表9)。

表9 糠醛渣生態肥施用量對茄子利潤的影響Table9 The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amount of the furfural residue ecological fertilizer on the profit of eggplant
風沙土施用糠醛渣生態肥后,土壤體積質量降低,孔隙度增大,究其原因是糠醛渣生態肥中的有機質使土壤疏松,增大了總孔隙度,降低了體積質量。施用糠醛渣生態肥土壤團聚體在遞增,分析這一結果產生的原因是糠醛渣生態肥中的糠醛渣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合成了土壤腐殖質,腐殖質中的酚羥基、羧基、甲氧基、羰基、羥基、醌基等功能團解離后帶負電荷[16-18],吸附了河西內陸鹽土中的Ca2+,Ca2+是一種膠結物質,促進了土壤團聚體的形成。施用糠醛渣生態肥土壤飽和持水量在增加,究其原因是糠醛渣生態肥中的糠醛渣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合成了土壤腐殖質,腐殖質的最大吸水量可以超過500%[19-20],因而提高了土壤飽和持水量。施用糠醛渣生態肥后土壤速效氮磷鉀、有效鋅和鉬在增加,這與糠醛渣生態肥含氮磷鉀鋅和鉬有關。施用糠醛渣生態肥后土壤pH有所降低,究其原因是糠醛渣生態肥中的糠醛渣,含殘余硫酸3% ~ 5%,降低了土壤的酸堿度。施用糠醛渣生態肥后,風沙土微生物和酶活性有所增加,究其原因是糠醛渣生態肥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及氮磷鉀和微量元素,施用糠醛渣生態肥,補充了土壤有機質和速效養分,為微生物的生長發育提供了碳源,促進了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長發育,提高了土壤酶的活性[21]。施用傳統化肥與糠醛渣生態肥比較,重金屬離子Hg、Cd、Cr和 Pb分別增加21.21%、40.00%、18.70% 和21.94%,這與長期施用化學肥料有關[22-23],劉樹堂等[24]研究也認為,土壤中重金屬離子富集與施用化學肥料有關,長期施用磷肥土壤Cd含量偏高,可能影響土壤的環境質量。
不同處理風沙土體積質量和pH由大到小的變化順序依次為:不施肥>傳統化肥>糠醛渣生態肥;EC、可溶性鹽和金屬離子Hg、Cd、Cr、Pb由大到小變化的順序依次為:傳統化肥>糠醛渣生態肥>不施肥,團聚體、飽和持水量、CEC、有機質、速效氮磷鉀、微生物數量、酶活性、茄子經濟性狀和產量由大到小的變化順序依次為:糠醛渣生態肥>傳統化肥>不施肥。不同劑量糠醛渣生態肥與風沙土總孔隙度、團聚體、飽和持水量、有機質、速效氮磷鉀和茄子植物學、經濟性狀和產量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與體積質量、pH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糠醛渣生態肥經濟效益最佳施用量為17.40 t/hm2,茄子理論產量為65.22 t/hm2。在風沙土上施用糠醛渣生態肥,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質和生物學性質,提高了土壤持水量和有機質含量。
[1] 秦嘉海, 陳廣全. 糠醛渣混合基質在番茄無土栽培中的應用[J]. 中國蔬菜, 1997(4): 13-15
[2] 陳世和. 城市垃圾堆肥原理與工藝[M].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1990: 52-68
[3] 秦嘉海, 張春年. 糠醛渣的改土增產效應[J]. 土壤通報,1994, 25(5): 237-238
[4] 秦嘉海, 金自學, 劉金榮. 含鉀有機廢棄物糠醛渣改土培肥效應研究[J]. 土壤通報, 2007, 38(4): 705-708
[5] 廖宗文. 工業廢物的農用資源化:理論、技術和實踐[M].北京: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1996
[6] 葛均青, 于賢昌, 王竹紅. 微生物肥料效應及其應用展望[J].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 2003, 11(3): 87-88
[7] 高樹清, 王炳華, 徐靜, 等. 生物有機肥生產中發酵菌劑的選擇研究[J]. 安徽農業科學, 2010, 38(14): 7 251-7 253
[8] 秦嘉海, 呂彪. 河西土壤與合理施肥[M]. 蘭州: 蘭州大學出版社.2001: 150-155
[9] 明道緒. 田間試驗與統計分析[M]. 北京: 科學出版社,2014: 185-188
[10]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土壤理化分析[M].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78: 110-218
[11] 中國土壤學會農業化學專業委員會. 土壤農業化學常規分析法[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83: 106-208
[12] 關松蔭. 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 北京: 農業出版社,1986
[13] 陳倫壽, 李仁崗. 農田施肥原理與實踐[M]. 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 1983: 185-186
[14] 陜西省農林學校. 土壤肥料學[M] 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 1987: 227-228
[15] 于秀林,任雪松.多元統計分析[M]. 北京: 中國統計出版社, 1999: 166-170
[16] 石輝. 轉移矩陣法評價土壤團聚體穩定性[J]. 水土保持通報, 2006, 26(3): 91-95
[17] 王蔭槐. 土壤肥料學[M]. 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1:30-31
[18] 劉玉環, 趙靜, 秦嘉海, 等. 功能性生物活性肥配方篩選及對土壤理化性質和馬鈴薯經濟效益的影響[J]. 土壤,2014, 46(3): 572-576
[19] 陜西省農林學校.土壤肥料學[M]. 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 1987: 26-27
[20] 陸欣.土壤肥料學[M]. 北京: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2004:50-52
[21] 程紅玉, 肖占文, 秦嘉海, 等. 連作對制種玉米田土壤養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響[J]. 土壤, 2013, 45(4): 623-627
[22] 林葆. 化肥與無公害農業[M]. 北京: 北京農業出版社,2003: 13-95
[23] 李生秀.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科的現狀與展望[J]. 植物營養肥料學報, 1999, 5(3): 193-205
[24] 劉樹堂, 趙永厚, 孫玉林,等. 25年長期定位施肥對非石灰性潮土重金屬狀況的影響[J]. 水土保持學報, 2005,19(1): 164-167
Effects of Ecological Fertilizer from Furfural Residue on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and Soil and Eggplant Benefits
LI Shifeng1,3, QIN Chao2, YAN Gang4, SANG Zhao1, CHEN Xiubin1*
(1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Biology Technology, Hexi University, Zhangye, Gansu 734000, China; 2 Zhangye Municipal Bureau, Zhangye, Gansu 734000, China; 3 Gansu Dunhuang Seed Co. LTD., Jiuquan, Gansu 735000, China; 4 Jiayuguan Karat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Jiayuguan, Gansu 735002, China)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ecological fertilizer from furfural residue on sand soil fertility and eggplant benefits in Hexi inland irrigation reg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ects of feedstock of the ecological fertilizer followed the order: eggplant specific fertilizer > 5406 bacterial manure > furfural residue. The furfural residue ecological fertilizer was composed of 1.03% of 5406 bacterial manure, 12.91% of eggplant specific fertilizer and 86.06% of furfural residue. The bulk density, pH, EC and soluble salt of the sandy soil were reduced respectively by 13.85%, 1.07%,6.22% and 6.92% after application of the ecological fertilizer,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fertilizer. The contents of Hg, Cd, Cr and Pb in the soil were reduced respectively by 21.21%, 40.00%, 18.70% and 21.94%. Total porosity, aggregate content and saturated water capacity of the soil were increased respectively by 13.35%, 16.98% and 13.35%. CEC,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lkalihydrolyzadle nitrogen, and available phosphorus, potassium, zinc and molybdenum of the soil increased respectively by 19.20%,25.93%, 0.29%, 1.89%, 0.17%, 2.08% and 8.33%. Fungi, bacteria and actinomycetes increased respectively by 59.00%, 41.94% and 24.32%. Invertase, urease and phosphatase increased respectively by 57.51%, 5.88% and 10.35%. Fruit weight, weight per plant, and yield of eggplant increased respectively by 5.27%, 5.35% and 3.01%. The fertilizer profits increased by 0.51×104yuan/hm2. The application amount of furfural residue ecological fertilizer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otal porosity, aggregate content, water holding capacity,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available nutrients of the sand soil and eggplant yield, while it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bulk density and pH of the soil. The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amount of the ecological fertilizer (y) with eggplant yield (x) was: y = 51.2300 + 1.5151x - 0.0408 - x2. The optimum application amount of the ecological fertilizer was 17.40 t/hm2, and correspondingly, the theoretical yield of eggplant was 65.24 t/hm2. Application of the ecological fertilizer from furfural residue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sand soil,and increased 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eggplant yield.
Ecological fertilizer from furfural residue; Sand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Eggplant; Benefits
S143.6
10.13758/j.cnki.tr.2016.05.009
甘肅科技支撐計劃農業類項目(144NKCA241)和嘉峪關市2015年科技計劃項目(2015001)資助。
*通訊作者(qinjiahai123@163.com)
李世風(1982—),女,甘肅白銀人,助理研究員,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新型肥料開發。E-mail: qinjiahai123@163.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