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亞平
摘 要:人物綽號在阿拉提·阿斯木的小說中十分常見和獨特,本文以長篇小說《時間悄悄的嘴臉》為研究文本,試從人物綽號的類型、藝術特色、功能和價值三方面來探究。主要特點為:人物綽號類型獨特豐富、綽號體現了民族的文化特質和審美情趣、綽號起到了豐富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調整小說敘事節奏的功能。
關鍵詞:阿拉提·阿斯木 《時間悄悄的嘴臉》 人物綽號
維吾爾族雙語作家阿拉提·阿斯木在其漢語小說創作中有一特點,便是善于給小說人物起綽號,幾乎每個小說人物都有一個獨特而貼切的綽號。一方面,給小說人物起綽號是對維吾爾綽號傳統的繼承,另一方面,人物綽號不僅具有獨特的民族文化內涵,更重要的是對小說人物塑造、故事情節發展、審美情趣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文以阿拉提·阿斯木今年剛獲得“駿馬獎”的長篇小說《時間悄悄的嘴臉》(以下簡稱《時間》)中的人物綽號為研究對象,試從小說中人物綽號類型、藝術特色及綽號的功能與價值三方面來探究。
一、人物綽號類型豐富獨特
在《時間》中人物的綽號主要分為個人綽號和祖傳綽號兩種形式。在這部小說中祖傳綽號只有“沙特爾油”和“帕爾哈提花帽”兩個,其他人物綽號都屬于個人綽號。《時間》中人物綽號以本名后加綽號為主,也有少量本名前加綽號和直接稱呼綽號的形式。《時間》中幾乎每個人物(男性)都有一個綽號,但每個綽號又是各具特色。因此面臨一個綽號分類的難題,綽號可以根據內容、形式、風格、色彩分類,也可以依據形成過程、構成特點、取類范疇、創作機制分類,等等。{1}小說綽號的產生及形態特征主要體現在作者創作過程中,由此本文依據綽號的創作類型來對《時間》中人物的綽號進行分類。
一是特征類綽號。這類綽號著重于把握對象表面的、外在的特征創造綽號。《時間》中的艾克拉姆麻雀“是個地道的侏儒,所以外號叫麻雀”{2}。艾塞提一頭一眼,因為他只有一只眼睛人們就給他取了“一頭一眼”的綽號。還有司馬伊麻雀、吾守爾胖胖都是根據人物的相貌或外形特征所起的綽號。而蘇里堂馬腸子、琴手斯迪克、艾尼烤包子、抓飯王玉米提、多里坤刮刀、阿吉鞋匠、阿吉木頭、哈米提石灰、扎克爾地毯、廚師卡斯木等都是根據人物所從事的職業和手藝的特征所起的綽號。
二是性格類綽號。這類綽號主要是依據人物的性格特征創造的綽號。雅庫夫是艾莎的中學同學,因為雅庫夫的性格太溫柔不像一個男子漢,總受到周圍人的嘲諷,因此給他取了“沒有欲望的蔫人”的綽號。之后又由于他性格的懦弱,“脾性里只知道服務”,艾莎讓他做什么他都會老老實實聽從,周圍的人就將他“蔫人”綽號改成了“雅庫夫走狗”。穆明的綽號是“老賊”,“朋友們對他的評價是,一半是鬼,一半是人,喝酒的時候是囫圇鬼,不喝是半鬼。”由于他性格的捉摸不定,便獲得了“老賊”的綽號。穆合塔爾醫生的綽號是“大嘴”,人們評價“他是一個能和口罩、手術刀、聽診器、液體、馬路上的電線桿和窮人的窮酒杯做朋友的人”。由于他樂于助人、性格開朗,無論是朋友病友都稱他為“大嘴”。哈里的朋友努爾由于喜愛在人們面前賣弄他那一套所謂的人生哲理,因此獲得了“拍了薩帕奇”(哲學家)的綽號。圈子里的人認為尼亞孜很有心機也很會算計,就給他取了“算盤”的綽號。以上人物的綽號,或是依據人物自身的性格特點,或是對日常一貫行為的形象概括,因此具有非常鮮明的個人特色。
三是人品類綽號。這類綽號是對一個人的歷史、行為及性格的表現給予概括形成的。庫爾班的綽號“黑臉”并不是依據他的外貌特征而來,而是指他的人品“黑”。他是村里的護林員,抓住打獵的人一律沒收獵槍另加罰款,就算是自家的親戚打獵,他也一樣對待,毫不手軟。但他自己卻秘密地捕獵,貪污沒收的獵物拿去賣錢,然后再用這些錢財收買村長,使他所作所為有了堅實的依靠。“黑臉”的綽號顯然是對庫爾班黑心骯臟人品的概括。
四是行據類綽號。這類綽號是依據具體行為、事件或言辭而起。行據類綽號不像特征類綽號可以根據人物外在特征直接觀察得出,若不了解綽號背后的行為或事件,往往很難了解這一綽號的真正含義。主人公艾莎的綽號是“麻利”,朋友艾海提在酒店前臺辦手續的間隙,他就已經和前臺經理海麗古麗眉來眼去了,朋友為了諷刺他如此迅速勾搭上女人的行為,由此“麻利”這個綽號就赤裸裸地跟隨艾莎了。艾海提“老鼠”的綽號是由于艾海提在那個“人是肚子的奴隸”的年代,人們都處于吃了上頓不知下頓的黑暗日子,而艾海提發現旱田里的老鼠窩中存放了很多麥穗,他就偷偷地將老鼠洞里的麥穗裝進麻袋運到磨坊經過加工之后拿到煤礦秘密變賣,由此他大賺了一筆,生活一年年好起來。大家知道他是靠“玩老鼠洞洞的秘密”富起來的,因此給他起了“老鼠”的綽號。同樣《時間》中居來提公雞、尼亞孜國民黨、泰來提半仙的綽號也都是依據具體事件而起的。
二、人物綽號體現了民族的文化特質和審美情趣
“綽號是一種特定的、高度凝練的社會現象。綽號是一種標志,像所有的創作一樣體現了人類的智慧,它同樣是客觀事物的反映,取決于人,用自于人,決定于人。”{3}綽號可以說是維吾爾族民間的一種通俗文化、亞文化,背后隱藏著這個民族鮮明的文化特質。阿拉提的《時間》雖用漢語創作而成,但小說還是帶有鮮明的維吾爾文化的風格和特色,而小說中人物綽號在某種程度上也體現了維吾爾族獨特的文化和審美意識。
《時間》中的很多綽號用動物來表示,如“公雞”“老鼠”“麻雀”“狗”等,“艾克拉姆麻雀”“雅庫夫走狗”的綽號都是通過隱喻的修辭來實現的,將艾克拉姆的身材矮小比作麻雀,將雅庫夫懦弱順從的性格與狗聽話忠誠的特質相比,正是兩者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將其通過隱喻的修辭方式聯結在了一起。這些動物綽號的使用不僅能夠說明維吾爾人與這些動物的親密關系,同時依據人物各自的特點選用與之具有相似性的動物來起綽號,體現了維吾爾人細致的觀察能力和獨特的審美情趣,同時也包含著民族的好惡觀念,反映了民族深層的審美心理。再如“蘇里堂馬腸子”“艾尼烤包子”“抓飯王玉米提”都是根據維吾爾族日常的飲食而起的綽號,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而“多里坤刮刀、阿吉鞋匠、阿吉木頭、哈米提石灰、扎克爾地毯、廚師卡斯木、琴手斯迪克”是根據人物所從事的職業而起的綽號,這些綽號反映了維吾爾人的民族傳統手工業和生意形式,成為我們了解維吾爾人生產生活和風俗習慣的窗口。
三、人物綽號的功能和價值
豐富人物形象的塑造。福斯特根據人物的特性將小說人物分為“圓形人物”和“扁形人物”。一般默默無聞的“扁形人物”在小說中只起到了陪襯“圓形人物”的作用。但阿拉提《時間》中的“扁形人物”因獨具一格的人物綽號給其增添了不少光彩,使這些陪襯也成了讓讀者印象深刻的人物。人物綽號依據人物自身特點高度概括而成,凸顯了人物的特質。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傳神的寫意畫,并不細畫須眉,并不寫上名字,不過寥寥幾筆,而神情畢肖,只要見過被畫者的人,一看就知道這是誰;夸張了這人的優點或弱點,卻更知道這是誰。”{4}阿拉提懂得充分利用綽號這一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特征的手段,在《時間》中幾乎每個“扁形人物”第一次出場,都會詳細介紹其綽號及綽號包含的有趣故事。阿拉提精心巧妙地以綽號的形式將這些“扁形人物”形象的風趣幽默和與眾不同進行了展現,使這些“扁形人物”都成為棱角分明具有個性的人物,獲得了持久的生命力,在讀者的記憶里經久不散,這是阿拉提小說人物塑造的一大亮點。
調整小說敘事節奏。阿拉提用大量的筆墨在小說中敘述看似與情節并無緊密聯系的“綽號故事”,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敘事效果。一方面,通過講述“綽號故事”調整了小說情節推進的節奏,使故事情節發展張弛有度、跌宕起伏;另一方面,通過插曲式的內容豐富了小說的多變性和趣味性,也擴展了小說的框架結構。也正如勞倫斯·斯特恩在《特利斯脫蘭香代》中談道:“不容爭辯的是,偏離正題的枝節猶如陽光,它們是小說可讀性的生命和靈魂!”{5}《時間》中的人物綽號故事也賦予小說幽默風趣的風格和豐富多彩的藝術效果,更為重要的是它們延緩了行動的出現,從而營造了懸念的氛圍。《時間》中的主要情節是艾莎麻利與哈里之間由最初爭奪利益而結下的深仇大恨,小說情節發展的重心始終是圍繞著艾莎和哈里之間的報仇和復仇。但小說正是通過穿插類似滑稽幽默的“綽號故事”使復仇行動一次次延緩,使原本緊張的復仇故事變得舒緩,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藝術風格。
在阿拉提《時間》這部小說中,獨具一格的人物綽號是一大亮點。阿拉提是一位偏愛為小說人物起綽號的作家,同時通過人物綽號也實現了他追求的文學風格。《時間》中的人物綽號不僅展現了維吾爾族獨特的傳統文化和審美情趣,同時在人物形象塑造、調整小說敘事節奏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3} 曉章:《綽號》,遼寧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21頁,第9頁。
{2} 阿拉提·阿斯木:《時間悄悄的嘴臉》,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52頁。本文所引原文全部出自該書,后文不再一一注釋。
{4} 曉章:《綽號》,轉引自魯迅《五論文人相輕——明術》,遼寧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96頁。
{5} [美]利昂·塞米利安:《現代小說美學》,宋協立譯,陜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