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俐利
仁海(化名):我和老婆結婚兩年了,她對我一直很好,可她和她父母接納不了我的家人。孩子出生后,她不讓我母親帶,非要讓她父母帶,這讓我很郁悶。
我家境不算太差,但老婆家經濟條件很好,兩家放在一起,懸殊有點大。她父母并沒有要求門當戶對,對我這個女婿也十分認可,所以我們順利結婚了。不過我很快就清楚,老婆和她父母并沒有從內心接納我的家庭。
父母偶爾來我家住幾天,老婆不是冷冰冰的態度,就是找借口回娘家。我和她溝通過,她說,她和公婆生活方式不同,在一起不習慣。她嫌母親做飯難吃,不講衛生,地拖得不干凈,嫌父親在家大聲咳嗽吐痰抽煙。我承認他們確實有讓人看不慣的地方,但我內心還是希望老婆能接納他們孝順他們。在我的勸說下,她的態度有所轉變,但有些勉強。
母親想早點抱孫子,就在我老婆面前說起誰家抱孫子了,老婆直接說,她喜歡女兒,不想要兒子。母親聽了有點不高興,老婆看出來了,說:“放心,我生了孩子不會麻煩你們帶的。”母親為此生氣許久,怪兒媳婦不尊重她。
半年后,老婆懷孕了,我們大家都很開心。岳母全心全意照顧老婆,可她會在言語中抱怨我母親,說她女兒懷孕了,婆婆不出錢算了,也不出力,全靠她一個人忙。我提議讓我母親來照顧老婆,她們母女都不同意,說不想因為婆媳關系不和影響懷孕心情。我只好百般討好,下班回家搶著干活。
孩子出生后,我們一家人搬到岳母家。我母親提出過,等孩子出生了,她來我們家照顧,但被老婆拒絕了,她說要回娘家坐月子。這期間,母親來過幾次,她想去親近孩子,老婆和岳母都一百個不放心。母親沖我發脾氣說,天天盼著抱孫子,如今有了孫子,卻不能親手帶,兒媳婦一家就是瞧不起她。我安慰她,等坐完月子了,我們就搬回家,到時候她隨時可以看孩子。
可孩子滿月后,老婆還是住在娘家。我知道她是故意不想讓我母親帶孩子。我實在憋不住,和她爭執起來,說她太自私任性,不考慮我的感受。結果第二天,岳母找我談話,勸我不要折騰。她說,她了解自己的女兒,處處要求完美,真的和我母親生活在一起肯定鬧別扭,影響我們家庭穩定,我夾在中間也為難。她分析得有道理,可我還是很郁悶。
也許是我壓抑太久吧,也流露出對老婆的不滿。她覺得我不體貼,我們吵過幾次架。我挺后悔的,或許當初就不該高攀老婆這樣優越感太強的家庭。如果我娶了和我們家條件相當的懂事姑娘,也許我母親就不會受委屈。對于我們的婚姻,我沒了信心。
點評
小家庭需嬰獨立面對生活
曲鷂奇:你愛人多多少少還保留著“分離焦慮”。有些年輕人在結婚后依然脫離不了父母對自己的照顧,適應不了獨立的生活。你愛人產后要求由娘家人照顧,這或許就是孩子對父母的“分離焦慮”。
針對你妻子的情況,我只能說“產婦為大”。女性在寶寶2歲前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緊張、焦慮和容易發脾氣的負性情緒。因為女性在生產中生理、心理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所以丈夫需要多包容、多理解妻子的這種情緒,有時候妻子說話不免過激,丈夫最好耐心勸導。
一旦結婚,原來的兩個家庭就變為三個家庭。你的父母到你家還需要拖地、做飯,本身就有些主客顛倒,那一定會造成關系上的不適感。你要和妻子說明,你們的家庭只有你們倆是“主人”,即使是雙方父母來了,也只是客,否則就會出現一個家里有兩個女主人或兩個男主人的情況。另外,你們去雙方父母家,父母是家庭的主人,你和妻子是客。因為任何家庭的主人在心理上都很難接受“反客為主”,主客分明有利于孩子與父母心理上的分離。
長輩操勞一輩子,盼到你們結婚生子就是最大的幸福。你與愛人還有孩子是三口之家,你們需要獨立面對未來的生活。
(摘自《十堰晚報》2016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