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倫
薏米紅豆
提起祛濕,薏米紅豆是個不錯的選擇。中醫稱薏米為“薏苡仁”,是祛濕消腫的上品。紅豆有健脾利水,清熱除濕的功效。由于紅豆性善下行,古人有“多食令人瘦”的說法。不需要考慮什么比例,只需將兩種食材各抓一把來熬湯,然后放點冰糖,祛濕效果極佳。
陳皮姜汁泡水喝
陳皮祛痰濕,姜汁有辛散的作用,都是除濕氣的“小能手”。
荷葉茶
荷葉雖然比較“小眾化”,但除濕效果好。這道食物南方人很熟悉,是涼茶的經典配方,有清暑利濕、涼血止血的作用。將荷葉撕成小片,用開水沖泡即可,淡淡的清香,再配點冰糖,一天喝兩次。
山藥冬瓜熬湯
每天用一段山藥加半斤冬瓜熬“健脾祛濕元寶湯”。山藥能健脾,冬瓜能祛濕,這兩樣可謂祛濕的“黃金搭檔”。
穴位按揉
足三里、陰陵泉和三陰交都是祛濕穴位,濕氣重的人平時可以多揉揉。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10厘米,用自己的掌心蓋住自己的膝蓋骨,五指朝下,中指盡處便是此穴。屈膝,在脛骨內側髁的下方的凹陷中就是陰陵泉穴。在內踝尖上用自己的手指4指之上,按壓有一骨頭,三陰交穴位于脛骨后緣靠近骨邊凹陷處。
三仁湯泡腳
杏仁6克(后下)、白蔻仁6克(后下)、薏苡仁30克、茯苓20克、白術9克、豬苓9克、法半夏3克、甘草6克。注明后下的藥,在關火前10分鐘放入,其他的藥正常煎。然后將藥渣去掉,倒出藥液兌水泡腳,水淹過腳面就可以了,每次20分鐘。
勤運動
少動、飲食不節制及壓力大,都會造成體內濕氣重。而運動可以緩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試試快走、慢跑、健走、游泳、瑜伽、太極等健身運動,有助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摘自《菏澤日報》2016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