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勝
摘 要 正隨著農村飼養母豬數量的增多,母豬產后不食病發病率有增加的趨勢。往往造成母豬泌乳減少或無乳,如果不及時治愈,會影響仔豬正常生長或被餓死,嚴重時導致母豬死亡或被淘汰,給養豬場(戶)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本文筆者就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對引起母豬產后不食的原因及防治對策進行了分析,僅供參考。
關鍵詞 母豬產后 不食癥 病因 防治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母豬產后不食癥(簡稱不食癥)是母豬哺乳期常見的普通病之一,是指母豬自產出仔豬之日起到哺乳結束這段時間內發生的以食欲不振甚至廢絕為主要臨床癥狀的一種病理現象。根據不同類型的癥狀、病因等分析,采取綜合防治療法及相應的預防措施。
1病因
1.1消化不良型
母豬產前精料喂的過多,或突然更換飼料,加重胃腸負擔,引起消化不良。此病常發于分娩之后,體溫正常,食欲不振,糞便先干后稀,有的病豬喜歡喝點咸湯,有的吃點鮮塊莖和生米等食物,但數量不大,嚴重者食欲廢絕。
1.2營養不良型
妊娠和哺乳母豬飼料中缺少蛋白質、礦物質及維生素等,造成機體營養不良。這種病例病程較長,早期則表現食欲不振,日漸消瘦,結膜蒼白,被毛粗亂無光,糞便干燥而少,體溫正常,但也有的體溫稍下降,嚴重者臥地不起。日糧中缺鈣或鈣磷比例不當,日照不足或缺乏運動時,維生素D 原不能轉變成VD,均可使血鈣濃度降低,胃腸蠕動緩慢。若病程長時,還會出現運動障礙。VB1可以興奮腸胃,使其蠕動和分泌功能加強。當VB1缺乏時,可造成胃腸蠕動減弱、胃液分泌量下降、食欲下降和消化障礙。
1.3低血糖缺鈣型
由于母豬產后大量泌乳,產仔數量多,血液中葡萄糖、鈣的濃度降低,中樞神經系統受到損害,分泌機能發生紊亂,泌乳減少,仔豬吃奶不足而騷動不安,干擾母豬休息,導致母豬消化系統發生紊亂。母豬精神不安,感覺異常,興奮和沉郁交替發生,常常臥地而不愿站立。有的肌肉震顫,食欲廢絕,行動遲緩,甚至引起跛行或癱瘓。
1.4外感風濕型
由于母豬分娩時環境惡劣,舍圈寒冷潮濕,致使機體抵抗力下降,風、寒、濕三邪及某些致病微生物乘虛而入,致使母豬發生感冒、風濕癥以及其他疾病,從而引起消化機能減退。這種類型一般體溫稍高,結膜潮紅,肌肉關節疼痛,常呻吟嘶叫,病程長者肌肉關節麻木,全身反應性差,運動障礙,出現不同程度跛行,大便栗狀,小便短而黃,食欲下降,最后食欲減退或廢絕。
1.5產后虛弱型
飼養管理不善,豬體衰弱,元氣不足;分娩時間過長,疲勞過度,損傷元氣;產時失血太多,致使氣血虧損,造成產后虛弱,致食欲減少。這種胃腸神經紊亂和食欲減少多發生于初產母豬,由于疼痛和疲勞,使交感神經興奮,副交感神經高度抑制,胃腸蠕動和分泌功能極度下降,食欲隨之下降。
1.6產后感染發熱型
母豬分娩時氣溫過高, 環境不潔, 致使病原微生物侵入所感染。母豬一般產后3~5 d 得病,體溫高達41℃,臥窩不起,戰栗怕冷,呼吸急促,結膜發紺,陰道內流出腥臭帶血粘液。時常表現努責,頻頻排尿,尿液混濁不清,主要是分娩后尿道和子宮感染,從而影響食欲。
2治療方案
(1)對消化不良型的以調節胃腸功能為主,結合強心補液療法。胃蛋白酶10 g,稀鹽酸10 ml,食母生40片,溫水適量,用胃管一次灌服,每日1次, 連用2~3d。
(2)對營養不良型應改變日糧的組成,并調整日糧中鈣、磷含量,使其比例恰當,并適當增加戶外運動和接受日光照射,給予易消化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飼料,并補喂骨粉等,可使用維丁膠性鈣4 ~ 6 ml肌肉注射,每天1~2次;或魚肝油100 ml,加水一次內服,連用5 ~ 7 d。
(3)對低血糖鈣型,應以補糖、補鈣、補磷為主, 加強營養,結合調節胃功能, 以補養氣血, 加強胃腸蠕動。可用10% 葡萄糖酸鈣100 ml,10% ~ 25% 葡萄糖500 ml,VC10 ml€? 支,混合靜脈注射,連用2 ~ 3 d。或50% 葡萄糖40 ml,20%安鈉咖10 ml,VB1 10 ml,1 次靜注。或用中藥黨參10 g、當歸10 g、黃芪10 g,碾末過篩,用開水沖后待溫,用胃導管灌服,每日1 次,連用2 ~ 3 次。
(4) 對外感風濕型,可用10% 水楊酸鈉溶液2 0~ 5 0 ml,50% 葡萄糖溶液40 ml,分別耳靜脈注射,每日1 次,連用3 d。或用氫化可的松30 ml,30% 安乃近30 ml,混合靜注,每日1 ~ 2 次, 連用3 次。
(5)對產后虛弱型,在臨床上應分為產后血虛,產后氣血兩虛兩種類型。產后血虛者治療宜補血為主,用“四物湯”或“當歸補血湯”進行治療;若氣血虧損,致母豬食欲下降,產后無乳或乳汁不行,可以雙補氣血,通經活絡。方用“通乳散”。并適宜運動,增加富有營養、容易消化的飼料。
(6)對產后感染發熱型,治療原則為加強全身抗感染能力, 對體溫高的病豬, 用30% 安乃近30 ml,恩諾沙星20 ml,加入10% 葡萄糖500 ml,溶解后一次靜注,每日2 次。或用等滲糖鹽水500 ml, 加入復方5 甲氧嘧啶20~40 ml,地塞米松20 ml,混合1 次耳靜脈注射,一般2 次體溫就可恢復正常。對尿道有膿性分泌物的病豬要沖洗子宮滅菌消炎,排出子宮內腐敗組織膿塊。將病豬前高后低仰臥或側臥保定,以輸精管代替導管插入子宮內,用注射器緩慢注入0.05% 新潔爾滅溫溶液進行沖洗。待導出液呈透明后,向子宮內輸入1% 鹽酸環丙沙星注射液100 ml。一般沖洗3 次子宮內就不會有腐敗物了。此時病豬精神狀況慢慢恢復,陰戶腫脹顯著消退,食欲逐漸恢復正常。
3結語
母豬產后不食癥是規模化豬場最常見的癥狀表現,特別在夏季高溫時尤為明顯,加強妊娠母豬和哺乳母豬日糧營養供給,多喂青料,高溫季節要酌情投喂MgSO4、NaHCO3等輕瀉藥,搞好床房的清潔衛生,創造適宜的環境,并注意防暑降溫,可以在母豬產前產后用“豬健素+小蘇打”拌料,對母豬產后不食癥的發生大大減少。同時應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才能取得較滿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田萍.母豬產后不食癥的病因及綜合防治措施[J].山東畜牧獸醫,2013(11).
[2] 劉禮權.母豬產后不食癥的病因與防治[J].北京農業,20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