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興
捷克:中國治理模式值得西方借鑒
宗興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自2014年底出版以來,在國內外引發強烈關注,不但成為2015年中國發行量最大的圖書,而且以多種語種發行到全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多國政要和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對該書給予了高度評價。輿論普遍認為,《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是國際社會深入了解中國的一扇窗戶。
今年3月21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研討會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該書所闡述的“一帶一路”、中國夢、中國經濟發展、中國國家治理能力等重要內容,引發了捷克政要和學者的熱議。
捷克查理大學安全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巴拉班說,1978年以來,中國的貧困人口從改革之初的數億下降到5000多萬,意味著有6億多人掙脫了貧困。“中國實現了大多數的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巴拉班表示,“沒有完善的治國理政模式,中國是很難取得這些成就的。”他認為,中國選賢任能的管理模式值得引起西方的重視。
布拉格“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科胡特指出,習近平主席在書中的幾句話引發了他的強烈共鳴,“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模式”,“世界上沒有一種文明能夠成為終極文明”。同時,“我也高度評價習主席在中國實施的卓有成效的治國方針以及過去數年來中國實施的一系列包括改革開放在內的政策。中國的發展模式和治國理念是中國人民不斷探索的結果,每個國家都應該去探索和實踐自己的治國方法。”
捷克議會參議院副主席什克羅馬赫表示,中國和捷克的國家治理模式雖然不同,但是相互合作可以帶來新的認知和啟迪,為未來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什克羅馬赫指出,當前在資本主義和新自由主義政策環境下,歐洲福利國家的運作出現了問題,其基本思路可謂陷入了僵局。“我相信,習近平主席的治國理政理念,將有助于在國際語境下感知中國的政治體制。我們雙方可以圍繞全球化時代的發展經驗展開專業的探討。”
捷克各界非常關注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認為捷克應積極參與建設。捷克議會眾議院副主席菲利普說,“一帶一路”倡議涉及沿線國家40多億人的利益,就其規模而言,堪稱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經濟項目。他建議將捷克的多瑙河—奧得河—易北河水上走廊項目與“一帶一路”倡議對接。
捷克布拉格“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總統顧問、前外交部長科胡特認為,“一帶一路”建設以及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16+1合作”)的政策框架,體現了中國最新的外交政策,更體現了中國共贏、包容、對話、平等、互利的原則。他認為,隨著“一帶一路”建設項目的逐步落實,沿線各國的合作空間將不斷擴大。
捷克查理大學安全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巴拉班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有助于全球經濟發展。他表示,“作為一名安全分析師,我看到‘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甚至有助于提高一些地區的安全程度。”
“一帶一路”、亞投行等倡議的提出和實施,正是向全世界宣示中國與包括捷克在內的世界各國堅持合作共贏、謀求共同發展的信心和決心。正如捷克駐華大使利博爾·塞奇卡此前在接受采訪時所說,捷克已做好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準備,并希望在能源、科技、健康、鐵路運輸和環保技術領域與沿線各國深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