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興臣
?
驍勇善戰的佘騎義烈士
□胡興臣
新中國成立后,徐州市人民政府在市南郊云龍山麓,為佘騎義烈士修建了水泥抹頂的墳墓。20世紀50年代初的一天,毛澤東主席前往淮海戰役紀念館視察,在佘騎義的遺像前,聽了關于佘騎義同志英雄事跡的介紹,無限深情地說:“我們有很多好的同志犧牲了,我們一定要記住他們。”
佘騎義同志是在華野5師任參謀長時犧牲的,他驍勇善戰,戰績卓著,令人難忘。
佘騎義,四川省蒼溪縣人,1916年出生于一個苦大仇深的農民家庭,幼年時受盡了地主的折磨和欺凌。他16歲那年,父親被惡霸地主活活打死,母親帶著他和未滿周歲的弟弟掙扎在生活的死亡線上。1933年紅四方面軍到達他的家鄉,他揮淚告別了多病的母親和弟弟,毅然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年參加了舉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在長征途中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時期,佘騎義在八路軍129師任連政治指導員時,在山西娘子關附近的一次戰斗中,他同連長帶領全連從中午打到黃昏,雖自身多處受傷,依然堅持指揮作戰,打退了敵人多次進攻,他和他所在的連隊受到上級的通令嘉獎。
1939年末,佘騎義被調到新四軍工作,南下到華中豫皖蘇邊區。1940年3月,任6支隊3總隊7團3營7連政治指導員。不久該團編為八路軍4縱隊第6旅18團。1940年12月,佘騎義同18團3營指戰員一起,抵制了該團團長吳信容的叛變行動。1941年5月,新四軍4師轉移到津浦路東后,佘騎義調任11旅31團4連連長。1942年1月,他任該團2營營長,率部轉戰于泗五靈鳳地區。1942年4月為了破壞敵人運輸線,佘騎義根據上級命令,通過偵察研究,選定目標,周密安排,親臨第一線指揮進行成功破擊:先于4月26日下午5時開始行動,至27日晨2時成功地完成了對津浦鐵路磨盤張至簡廟一段鐵路的破擊任務;后在27日夜指揮所部在津浦鐵路蚌埠至臨淮關間門臺子東5華里處炸毀鐵路,炸死幾個護路的偽軍和20多個日本鬼子。兩次破擊戰的成功,使津浦鐵路宿縣至臨淮關段火車停駛5天。
在1942年冬開始的33天反“掃蕩”中,佘騎義所部31團2營更是打了一個又一個漂亮仗。11 月18日該營襲擊靈南沱河集之敵,殲敵40余人。12月3日夜,佘騎義又親率2營兩個連攻打駐靈南晏路口的偽軍,200余敵人無一逃脫,除被擊斃者外,俘偽大隊長張耀先以下191人,并繳獲輕機槍一挺,長短步槍187支,戰馬一匹,棉被100床,棉衣150套。8日、13日,佘騎義率2營和31團1營對敵泗靈公路、靈固公路進行破襲,共收回電話線1800多斤,電線桿160根,還斷橋破路,毀壞敵人碉堡60余座,殲敵數十人,既造成日偽軍運輸困難,又中斷其通訊聯絡。由于佘騎義帶領部隊進行的一系列戰斗,受到旅和師領導的稱贊,人民群眾親昵地稱該營為能打鬼子的“佘營”。
1943年4月,佘騎義又率領2營與宿東游擊支隊一道奔襲靈北朱集偽保安團,一舉斃敵200余人,俘敵300余人,繳獲機槍9挺,步槍300多支。
同年6月,2營編為該團3營。7月初,佘騎義率領全營挺進泗靈睢及靈北和蕭銅地區。他們配合兄弟部隊夜襲禪堂鄉偽據點,戰斗打到拂曉,打得日軍傷亡很大,在外圍的偽軍大部潰散,日偽軍只好拖著傷亡人員撤回了靈璧縣城。8月6日黃昏,佘騎義率領全營從泗縣北黃圩出發,遠道奔襲宿縣道莊子,成功地斃、傷、俘敵300余人,繳獲輕機槍7挺、步槍200余支、戰馬60余匹和許多彈藥。
從1944年1月起,佘騎義相繼任32團參謀長、副團長。他協助團長張永遠指揮全團,全殲睢寧的朱樓、朱吊橋偽據點守敵。同年8月,他隨師西進,在小朱莊、八里莊、保安山以及新興集、袁店集、永城、曹村等戰斗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1945年11月,華中野戰軍第9縱隊成立時,11旅32團編為9 縱75團。1946年10月佘騎義任75團團長。1947年初,9縱75團編入華野2縱第5師,佘騎義任該師14團團長。
1948年11月,淮海戰役開始時,佘騎義被任命為華野2縱5師參謀長。當時他正在指揮攻打馬山的戰斗。11月20日,他指揮14 團3營一鼓作氣攻下了徐州以東30公里的馬山,就在這時,窮途末路的敵人不甘心失敗,突然向我軍馬山陣地傾瀉了數千發炮彈,佘騎義不幸倒在血泊之中,壯烈犧牲,時年32歲。1950年,當地政府把佘騎義烈士的遺骨移葬于徐州云龍山烈士陵園,他的英雄事跡被陳列在淮海戰役紀念館大廳里。
(編輯韓鴻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