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長汀一中 吳 浣
樹的三種姿態(外一章)
福建長汀一中吳 浣
樹站在那里,好似罰站一樣。也許是由于不能移動,樹才反彈而上。樹無法移動,這是樹的悲哀,但樹另有一種不可見的動。那種移動不是平面的,而是立體的。樹漸長漸高,就好比漸行漸遠。
樹的愿望是長高,但又得扎下根去,如此既掙脫又穩固,便相持而成一種張力。當然,樹的生長也有高度的限制,即便說成了參天大樹,也只是形容上的夸大。但從地上看去,樹所能企及的高度仍值得贊美。長高的樹,還可以在高處眺望。有的枝條斜伸出去,無疑是延長了眺望的視線。又好比手搭涼棚,苦苦地眺望著遠方。每一陣風來,樹上的葉子都會嘩嘩作響,那是托風捎去問候。樹上的葉子落下來,還會被風送上一程,是想走得更遠一些。
長高的樹,也就是大樹。其圓整的樹冠,宛如一把撐開的巨傘,風里雨里守候著。當樹不再長高,就變老。樹不再長高的那一刻就開始變老。老去的樹不再撐開枝條,而是順勢彎了下來。老樹下的陰涼,可讓人歇息,還有條路通向遠方。人沿著地上的路走向遠方,樹無法離開,但卻守望著那條路。如此,老樹便成了大地上一個守望的景象。
樹以地面為界,可見的是地上的枝葉,不可見的是地下的根須。干枝往上長,根須往下鉆,二者在不同的方向上努力,相反而相成。
地上的樹干冒出許多枝葉,地下的主根叉開許多根須,彼此大有一種呼應。根須也是交錯的,如同地上的枝葉。換句話說,枝葉是長在地上的根須,根須則是伸在地下的枝葉。那伸延在地下的根須,其盤根錯節,正如地上的枝葉一樣。如此目視樹的高度,大約也可推測根的深度。高度與深度只是不同方向的發展,卻又有一種呼應。大地之上,什么物事的生長有這樣的呼應呢?于是就想到了要尋根,尋找那不可見的生長,從而支撐起存在來。
根其實就是另一個向度的生長。我們許多時候都是單向度的,只知往某個方向努力,只當受了局限,才會想到另一種生長。此種生長不顯山不露水,時常是被漠視的,卻又是在默默中努力,努力地伸延拓展。什么時候不在高度上召喚了,就會往深度探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