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軍
11月8日特朗普贏得美國第45任總統后,11月10日《華盛頓郵報》軍事記者拉莫特(Dan Lamothe)在一篇報道中通過詳細的出口統計得出結論:特朗普贏下俄亥俄、北卡羅來納和佛羅里達三個搖擺州的關鍵,是退伍軍人家庭投票的貢獻。看到這條新聞后,我馬上想到了一個問題:特朗普上任后將如何報答將他送上白宮寶座的退伍軍人家庭呢?而實際上,這也是特朗普之前聲稱要對退伍軍人醫療保健制度進行“軍民融合”改革的難點。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還要先簡要介紹一下特朗普與希拉里在競選中就解決退伍軍人“看病難”這一問題的差異。
簡單說,目前美國約有2170萬退伍軍人,其中約900萬人及其家屬享受政府退伍軍人服務部管理的1700所醫院和診所提供的醫療保健服務。在這900萬人中有430萬享受傷殘補貼待遇,其中有53萬人被診斷為100%殘疾及90萬人被診斷為創傷后應激障礙。按規定,在退伍軍人提出就醫申請后的14日至30日內,退伍軍人服務部管理的醫療機構必須及時為他們提供醫療服務。但在2014年初,媒體曝出了有近千名退伍軍人要等待數月才能就醫且因遲遲得不到治療而死亡的退伍軍人至少有40人的丑聞。為此,國會在2014年8月通過了“選擇與責任法案”(公法113~116)。“法案”規定,如果申請醫保服務的退伍軍人距醫院和診所超過40英里(約64.37公里)或在30天內無法成功預約,則可以暫時就近選擇私人醫保機構就醫。但問題是“法案”在明年夏天就會到期,因此政府就必須要與國會協商拿出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于是,就有了特朗普和希拉里在競選辯論中“解決辦法”之間的差異。希拉里認為還要在政府主管下的退伍軍人服務部范圍內解決這一問題,而特朗普則認為應該讓更多的私人醫保機構介入。

9月16日,特朗普在參加華盛頓特區競選活動期間邀請退伍軍人在特朗普國際酒店發表講話
現在特朗普當選了,那是不是就能兌現他的承諾以回饋將他送上總統寶座的大批退伍軍人及其家屬呢?11月11日眾議院退伍軍人事務委員會代表馬克·塔克諾(Mark Takano)在《軍事時報》上撰文表示,讓退伍軍人擁有可在任何醫保機構得到服務的“一卡通”聽上去是個好主意。但問題在于:1.很多私營醫保機構并沒有治療軍人特殊傷病的衛生條件和相關培訓;2.將政府資金從退伍軍人服務部轉移到私營機構,未來會造成政府管理的醫院和診所服務質量嚴重下降;3.大量營利性私人機構介入將使年成本增至1萬億美元,而多出部分必然由退伍軍人承擔(奧巴馬政府為2017財年退伍軍人服務部申請的總開支為1790億美元)。由此可見,特朗普試圖對退伍軍人醫保進行改革的前景也充滿了不確定性。而這也正是特朗普試圖在退伍軍人醫保政策中推進“軍民融合”的難點。
最后我想說的是,任何軍事大國對退伍軍人福利的政策設計和改革,都要比多造幾艘軍艦、幾架飛機的難度大多了。而軍事大國之間的博弈,有時看似是在比軍備,實則是看誰能通過不斷加深“軍民融合”將資源與利益平衡做得更科學、合理。值得注意的是,就在11月10日,中國軍方最高領導人在中央軍委后勤工作會議上表示:“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后勤建設必須跟上,必須實現跨越式發展……要著力推進后勤軍民融合,依托國家主渠道、借力地方政府、融合社會力量,打造一批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工程,把國家實力轉化為強大的保障力。”從這個意義上說,建設或維持一支一流軍隊所要面對的問題,絕不僅僅是能不能“下餃子”一樣地造軍艦和“放鴿子”一樣地造戰斗機那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