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明月
全程優化護理在嚴重腹部創傷院前院內急救中的應用價值
翁明月
目的 探究嚴重腹部創傷院前院內急救中的全程優化護理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85例嚴重腹腔創傷患者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采用常規急救護理,觀察組采用全程優化護理,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在急救護理意識、護理質量及住院時間等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嚴重腹部創傷患者實施全程優化護理能夠有效優化各項護理指標,提高護理質量和護理滿意度。
嚴重腹部創傷;院前院內急救;全程優化護理
人體腹部集中分布著人體的各種臟器器官,因此腹部創傷會嚴重威脅到患者的各項身體機能及生命健康[1]。嚴重腹部創傷具有病情緊急、病情發展快等特點,必須盡快展開急救,否則患者隨時面臨喪失生命的危險。因此對嚴重腹部創傷患者進行全程優化護理、提高護理質量和效率能夠有效提高急救效果[2]。本研究以我院近1年來收治的嚴重腹部創傷患者為研究對象,探究嚴重腹部創傷院前院內急救中的全程優化護理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就診的85例嚴重腹部創傷患者,采用隨機數法將其分為兩組。觀察組有43例患者,男22例,女21例;所有患者年齡16~71歲,平均年齡為(43.5±3.2)歲;致傷原因:29例患者為交通事故所致,7例患者為刀傷所致,5例患者為高處跌落所致,2例患者為其他原因所致。對照組有42例患者,男23例,女19例;所有患者年齡16~72歲,平均年齡為(44.1±2.9)歲;致傷原因:26例患者為交通事故所致,8例患者為刀傷所致,5例患者為高處跌落所致,3例患者為其他原因所致。85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屬于單純腹部外傷、有53例患者屬于腹部外傷合并顱腦損傷,另外腹部外傷合并腹部挫傷及肢體損傷患者分別為9例和16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和致傷原因等一般資料等方面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急救護理模式。得知急救信息后為患者合理安排急救車輛,護士長采用隨機排班制安排急救車輛隨行護理人員,并固定隨行急救車的班次,其他護士按照各自職能對患者進行護理。所有護理人員由護士長統一管理,履行護士長安排的任務和職責。
觀察組患者實施全程優化護理。包括明確護士職責、確定工作流程、急救途中采取必要的護理措施三個方面。(1)確護士職責:護士長根據護士的學歷、專業知識掌握水平、應變能力、經驗等情況合理安排護理工作,明確護士的各自職責。全部護理業務由護士長統一處理;當班職責事務交由護理組長負責處理,急救護理組長必須具有豐富的護理經驗,較強的應變能力和扎實的護理專業知識;入院后的護理事務交由責任護士處理。(2)確定工作流程:嚴重腹部創傷患者的時間極為寶貴,因此必須確定其護理工作流程,按部就班進行,提高護理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時間浪費。由護士長對急救護士進行分組,分為急救組和護理組,急救組負責現場急救及急救車上的相關護理工作;護理組負責入院后患者的護理工作,患者入院后做好交接。(3)監測護理:護理組長帶領急救護理組在急救途中對患者進行護理,對患者的創傷情況進行基礎評估,其中包括患者的意識、面色、肢體溫濕度及生命體征。目前我國急救車都配備了心電監護儀,除顫儀,吸痰裝置,氧氣裝置及網絡信息系統等急救儀器設備,方便對患者生命體征實時監測及搶救,危重患者轉運途中需要采用針對性的護理措施。有無病情惡化,護理人員可以根據患者實際病情實施應急護理措施,如休克護理、需建立兩路以上靜脈通道、應盡量在患者的左側上肢或頸部靜脈建立通道,監測患者的中心靜脈壓、生命特征,給予面罩吸氧等護理措施。送至醫院急診科后將患者交由責任護士進行急救安排,交接時,需將患者的具體病情,有無病情惡化具體實施的急救護理措施,用藥等內容交接清楚。責任護士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做好分診工作,配合醫生進行急救。
1.3 評定標準
采用自制護理質量評估表對護理全程進行評價,共分為5項內容,滿分100分,分數越高護理質量水平越高。
采用自制護理意識評估表對護士的急救護理意識進行評價,包括:護理行為、護理意識、護理技術水平、護理工作進行評估4項內容,滿分80分,分數越高護士的護理意識越強。
1.4 統計學方法
對于兩組患者的治療結果的相關數據使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各項護理指標對比
經過測評發現觀察組的護士急救意識、護理質量高于對照組,另外住院時間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嚴重腹部創傷是一種極為危重的創傷類型,創傷患者往往伴隨著大量的出血,患者隨時都有可能因為失血過多而發生休克或死亡,隨創傷時間的延長患者生命安全面臨的威脅逐漸增大,救治難度也不斷上升,尤其是伴有顱腦損傷的患者,其危險系數也進一步提升,患者的生命安全與護理效率密切相關[3-4]。因此提高護理效率,縮短創傷時間,使患者盡快得到救治極為重要。全程優化護理過程中各急救護士職責劃分明確,護理人員各司其職,有條不紊、按部就班的展開對患者的護理,各個環節連接密切。這樣就有效避免了常規急救護理過程中由于分工不明確、護理流程混亂而導致的急救過程中需要護士長臨時安排工作職責和任務,入院后交接工作繁瑣等狀況,另外對照組所有護理工作及安排都由護士長一人開展,效率較低,而觀察組由護士長、急救護理組長、責任護士對護理工作進行分工管理,極大的提高了護理效率、縮短了急救護理時間[5]。
此外,嚴重腹部創傷病情發展較快,如果院前急救期間不對患者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患者的創傷會很快發生惡化。全程優化護理模式中護理人員準確判斷患者的創傷情況,對于肢體骨折、出血及開放性創傷患者采取適當的包扎及預防感染措施,對于嚴重休克患者采取恰當的方式予以糾正,選擇合適的位置建立靜脈通道對其進行抗休克護理;對于呼吸困難的患者予以面罩吸氧護理;此外對于需要轉入病房,必須保證轉運車跟隨護理[6]。全程優化護理為入院治療和護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此救治困難降低,救治成功率提升,患者救治后恢復較快,住院時間縮短[7-8]。這不但降低了患者的病痛,更減輕了患者及家屬的經濟及精神壓力,護理質量水平更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也上升。而基礎急救護理措施只對患者進行基礎的院前急救,將救治患者和創傷護理的工作安排在患者入院后的救治當中,不僅延誤了護理時間,更加重了救治負擔,給患者及家屬帶來巨大的經濟及精神壓力[9]。本研究中經過測評發現觀察組的護士急救意識、護理質量高于對照組,住院時間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嚴重腹部創傷患者的院前院內急救中實施全程優化護理措施能夠有效提升護理人員的急救意識、提升護理質量,從而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效果顯著。
[1] 胡妙仙,梅仙蓉,葉瑩瑩,等. 一體化護理模式在嚴重腹部創傷院前、院內急救中的應用[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8): 40-41.
[2] 蔣靖蘭,朱本陽. 腹部創傷患者的急救護理[J]. 中國醫藥科學,2011,1(8):145.
[3] 趙海梅. 全程優化護理模式在嚴重腹部創傷院前院內急救中的應用[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12):116-117.
[4] 劉蘭鳳. 程序化護理在嚴重腹部創傷患者急救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2012,23(23):20-21.
[5] 衛慶云. 嚴重腹外傷的院前急救與護理[J]. 中國現代醫生,2009,47(23): 81-82.
[6] 羅曉敏. 嚴重腹外傷54例院前急救處理體會[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3,19(11):1656-1657.
[7] 張鳳蓮,胡艷芳. 108例嚴重多發傷患者的院前急救護理[J].中國醫學創新,2010,7(21):123-124.
[8] 王項菲. 腹部外傷患者院前急救中的風險管理[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2): 144-145.
[9]嵇桃瑛. 提高嚴重創傷患者急救護理時效的臨床研究[J]. 護理學雜志,2009,24(4): 41-42.
The Value of Full-course Nursing in Severe Acute Abdominal Trauma
WENG Mingyue Affiliated Quanzhou First Hospit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Quanzhou Fujian 36200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nursing care in the first-aid treatment of severe abdominal trauma. Methods 85 patients with severe abdominal trauma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emergency care,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wholecourse nursing.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nursing consciousness,nursing quality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 0.05). Conclusion Optimized nursing care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abdominal trauma can effectively optimize the nursing indicators,improve nursing qualit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Severe abdominal trauma,Pre-hospital first aid,Full optimization of care
R473
A
1674-9316(2016)19-0211-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9.142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泉州市第一醫院急診科,福建 泉州36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