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佳音
PDCA循環管理法在我院抗菌藥物管理中的價值
許佳音
目的 探討PDCA循環管理法在我院抗菌藥物管理中的價值。方法 在2015年度將PDCA循環法用于我院抗菌藥物管理中,定義為研究組,以未實行PDCA循環法的2014年度作為對比,定義為對照組。對比:(1)兩組抗菌藥物使用情況。(2)兩組藥物使用合理性。結果 (1)兩組抗菌藥物使用情況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2)研究組和對照組藥物使用合理性結果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PDCA循環管理法用于我院抗菌藥物管理中,可以提高抗菌藥物使用的合理性。
PDCA;抗菌藥物;管理
抗菌藥被廣泛用于臨床病原菌的感染治療中,但抗菌藥不合理使用及濫用是目前世界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之一,突出表現在多種病原微生物對抗生素的敏感性都在下降,如β-內酰胺類、氨基糖苷類、氟喹諾酮類、磺胺類[1]。PDCA循環法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提出的“戴明環”,PDCA循環法是一種有效的管理辦法,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的質量管理中[2]。P代表提出方案;D代表實施行動;C代表評估;A代表解決。本次研究中擬將PDCA管理法用于我院抗菌藥物管理中,現將療效報道如下。
1.1 研究人員選擇
隨機選擇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使用抗菌藥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共計2 000例。在2015年度將PDCA循環法用于我院抗菌藥物管理中,定義為研究組,以未實行PDCA循環法的2014年度作為對比,定義為對照組。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1 000例。兩組患者疾病類型為心臟疾病、肺部疾病、腹部手術者、泌尿道感染者。研究組平均年齡、性別分別為(48.5±12.6)歲、男性465例,女性535例;對照組平均年齡、性別分別為(49.2±11.5)歲、男性500例、女性500例,兩組性別、年齡疾病類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PDCA循環法
1.2.1 計劃(P) 通過以下方法來尋找問題:在工作中主動觀察與發現,找出存在的問題;通過與臨床科室進行交流,認真分析臨床科室提出的意見。通過查房發現問題有:(1)在各個科室中對于輕度感染者,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者,使用三代頭孢、或廣譜抗菌藥物。(2)對于首次入院患者,經驗性用藥者,存在聯合使用抗菌藥物,如頭孢菌素聯合大環內酯類藥物或氟喹諾酮類藥物。(3)圍術期預防性使用抗菌時間過程超過48 h,用藥品種多。(4)抗菌藥物使用前,未做藥敏試驗及病原菌送檢。(5)抗菌藥物給藥時間間隔不當,單次用藥劑量過大,不良反應增加。(6)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強度(AUD)偏高。
組織人員分析問題形成的原因:(1)醫院抗菌藥物管理組織,缺乏嚴厲的行政措施。(2)抗菌藥物管理不完善。(3)臨床各個科室無抗菌藥無管理責任人。(4)醫院有關抗菌藥物培訓過少,臨床醫生對泛用抗菌藥物的危害不夠重視。(5)大多醫生采取超范圍用藥。
1.2.2 實施(D) (1)根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邀請醫院專家去臨床各科室進行現場監督及指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2)組織臨床各科室醫生參加抗菌藥物使用講座,同時安排外出學習。(3)醫院定期組織藥物管理小組會議,組織學習抗菌藥物使用規范制度。(4)成立抗菌藥物管理小組,監管全院抗菌藥物使用。(5)制定抗菌藥物處方點評,明確各級抗生素使用指征,對于不合理用藥情況,每月通報院網。(6)定期對臨床醫生進行考核,對于合格醫師授予處方權。(7)制定臨床科室有抗菌藥物使用負責人,每月與科室負責人進行溝通,對于違規情況督促整改,與醫師績效掛鉤。
1.2.3 檢查(C) 抗菌藥物管理小組每月對抗菌藥物使用中的問題進行總結,對比PDCA使用前后抗菌藥物相關指標,如使用劑量、使用時間、使用配伍等,對于突出的問題,通過口頭和書面方法與醫生進行溝通,將考核同獎懲聯系在一起。考核結束后,開展討論考核中出現的問題,分析考核中共性問題及個性問題。
1.2.4 處理(A) 每月對每個循環中遇到問題,進行統一糾正,統一組織培訓,制訂改進標點措施,同時啟動下一個循環。
1.3 觀察指標
對比:(1)兩組預防性抗菌藥物使用情況。(2)兩組藥物使用合理性。
1.4 統計學
研究數據錄入SPSS 18.0分析系統,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當P<0.05,判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抗菌藥物使用情況
研究組和對照組實際抗菌藥物使用情況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抗菌藥物使用情況(n)
2.2 兩組藥物使用合理性
研究組和對照組藥物使用合理性結果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藥物使用合理性(n)
抗菌藥物是臨床上最常使用的藥物,合理應用抗菌藥對治療感染性疾病、降低細菌耐藥率、減輕患者經濟負擔,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眾多研究顯示我國患者的抗菌藥物使用量嚴重超過國際標準,抗菌藥物諸多不合理使用,導致了細菌耐藥性快速增長,引起超級細菌的產生[4]。本次研究中我們將PDCA用于抗菌藥物管理中,結果發現研究組在預防性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及藥物使用合理性方面優于對照組。具有以下優點:(1)及時發現問題,加以解決,消除每個安全隱患,強化每個環節的管理工作[5-8]。(2)各分級工作中的循環逐層解決不同的問題且并互相促進,形成階梯式的上升。(3)提升醫務人員學習的積極性[4]。(4)將新出現的問題納入到下一個循環,質量得到持續改進[5]。綜上所述,我們認為PDCA循環管理法用于我院抗菌藥物管理中,可以提高抗菌藥物使用的合理性,減少抗菌藥物濫用情況。
[1] 黃忠東. 門診處方抗菌藥物不合理應用的臨床分析--附90例報道[J]. 中國醫藥指南,2011,9(14):219-220.
[2] 陳晨,張曉樂,李燕,等. 綜合性防范措施減少門診藥房發藥差錯及其隱患的實踐[J]. 中國藥房,2005,16(9):1465-1467.
[3] 鄭造乾,黃萍,楊秀麗. Epidate entry-epidata analysis 軟件聯用在醫院處方分析評價中的應用[J]. 中國藥業,2011,20(12):46.
[4] 衛生部醫政司. 2012年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方案(節選)[J].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8):407.
[5] 中華醫學會.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J]. 中華醫學雜志,2004,12(22):487.
[6] 中國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84號.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J]. 中華臨床感染病雜志,2012,5(4):109-112.
[7] 周志強,干榮富. 對于“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的通知”之思考[J]. 上海醫藥,2008,29(7):293-296.
[8] 田曉婷. 品管圈在醫療領域的應用[J]. 中國醫院院長,2013(7):49.
The Value of PDCA Cycle Management With Antibacterial Drugs in Hospital
XU Jiayin Department of Pharmaceutical,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Xiamen Fujian 361002,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PDCA cycle management with antibacterial drugs in our hospital. Methods The PDCA circulation method hasbeen used to manage on antimicrobial drug in our hospital in 2015,which was defined as a study group,contrast to that didn’t execute the PDCA circulation method in 2014,which defined as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d:(1)Usag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for preventment in two groups.(2)The ationality of medication in two groups. Results (1)The usag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with preventment between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2)The reasonable of drug between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The PDCA cycle used in antimicrobial drug mangement in hospital can impove quality of drug management.
PDCA,Antimicrobial agents,Management
R197
A
1674-9316(2016)19-0104-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9.072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藥學部,福建 廈門 36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