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曉斌
摘 要:智能電網的發展和電力調度控制自動化水平的提高,對電力調度安全管理的風險防范顯得愈加重要。內容首先闡述了電力系統調度控制風險防范的重要意義,其次分析了電力系統調度控制存在的安全風險,最后提出了電力調度控制安全隱患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電力系統;調度控制;安全風險
中圖分類號:TM7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6)27-0093-02
隨著智能電網的發展,電力系統中的調度控制的作用日益重要,電力調度控制是確保智能電網安全可靠運行的關鍵。由于電力系統調度控制工作的特殊性,因此在實際工作過程中要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識,一旦遇到潛在風險或風險,要及時采取針對性的防范與解決措施,否則可能對智能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帶來十分嚴重的不利影響。基于此,筆者對電力系統調度控制風險問題進行研究。
1 電力系統調度控制風險防范的重要意義
1.1 確保電力系統產、供、銷一體安全穩定運行的需要
隨著科技生產力的快速發展,電力系統日益智能化,同時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發展和完善,電力系統也具有了迅猛發展,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然而,隨之而來的是電力系統的調度控制系統日益復雜化、技術化,導致安全隱患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調度控制的難度,一旦任何小細節出現安全隱患,都可以給整個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造成影響,嚴重的可能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和用電。
1.2 確保電力系統發生自然災害時安全穩定運行的需要
對電力系統來說,自然災害的影響是難以有效避免的,若發生自然災害,對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具有重大的影響,也會影響到人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而對電力系統調度控制風險進行研究,并采取合適的規避措施,及時調整電力系統的運行方式,會極大的減少自然災害帶來的惡劣影響和巨大損失。
電力系統調度控制在運行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存在安全隱患,尤其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供電需求的強度持續增加,使電力系統調度的管理和控制更加艱難。基于此,電力系統調度控制要全面考慮各方面原因造成的影響,并及時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損失。
2 電力系統調度控制存在的安全風險
2.1 系統運行中的安全風險
隨著智能化電網工作的全面開展和調度控制自動化系統的廣泛應用,很多變電站已實現自動化監控,只有很少人的值班或者無人值班,雖然自動化系統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電力系統的安全性,然而其運行過程中系統存在的風險仍不可掉以輕心,就調度控制自動化系統本身而言,在下述兩方面存在一定的風險:第一,系統自身缺陷導致的風險。第二,環境因素導致的風險。
2.1.1 調度自動化系統自身缺陷造成的風險
這種類型的風險主要包括兩種情況:
第一,自動化系統自身缺陷導致的風險,如整個系統設計存在一定的不足或在系統施工過程中某個環節存在缺陷,這些都可能存在安全隱患;
第二,遠動無用的告警信息過多,過多的信息很可能淹沒系統出現故障的真實信號,為準確、及時的監控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
第三,使用一段時間后,系統裝置出現老化,導致系統存在安全隱患;第四,系統在運行時仍采用單通道或雙通道的運行模式,很容易使得運行過程中出現系統故障,這種故障要在短期內恢復存在極大困難,導致調度段難以進行有效監控,給工作人員造成錯覺,給正常調度造成一定干擾。
2.1.2 環境因素造成的風險
設備運行環境難以得到有效的保證,再加上現在很多都采用UPS作為停電時的臨時電源,但是在具體使用過程中并未對其進行嚴格的管理和維護,這就導致運行過程中很容易給設備的安全運行造成隱患。
再加上自動化系統的線路連接接口眾多,若采用代理服務器與公司MIS聯網,難以從根本上實現物理級上的隔離,很容易受到外界病毒或者黑客的威脅。
2.2 管理方面的安全隱患
電力系統調度控制方面存在的安全隱患主要包括下述兩方面。
2.2.1 系統設備更新、模式更新導致管理方式的變化造成的安 全隱患
如允許在無人值班的變電站進行遠方實時數據的檢修,就算相關人員沒有進行及時溝通也允許工作的繼續進行;如調度員在電腦上直接進行遙控,進行操作人員才可以進行的操作等,這些都給調度系統的安全調度和監控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究其原因,關鍵在于管理不到位,存在一定漏洞;也有少數部門對現場和基礎管理缺乏足夠重視,自認為設備性能好,數據備份也不重視,這就使得管理難以有效進行反事故處理,通常以技術裝備代替現場管理,這些都給系統運行造成安全隱患;
除此之外,還存在規程編寫不健全、內容簡單,最終使得電力設備在出現變動或改造的狀況并未及時編進規程中。
2.2.2 調度操作出現失誤造成安全隱患
第一,誤下命令。調度人員在工作時沒有嚴格遵守規程,交接班沒有認真交接清楚就下命令;在使用逐項命令時,由于工作量巨大,很可能造成調度命令發生錯誤;在現場核對時由于其他因素的影響可能出現誤操作;
第二,誤送電。如調度工作人員沒有嚴格按照操作管理章程進行,工作許可證及結束手續模糊不清,最終導致誤送電;若線路上有多個工作組在工作,在沒有得到全部回報終結就給用戶送電等;
第三,延誤送電。由于調度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執行意識淡薄,在故障處理完成后,沒有及時對重要用電客戶送電,導致送電延誤;第四,調度管理不健全,不完善,檢修工作缺乏計劃。
3 電力調度控制安全隱患的應對措施
3.1 加大調度自動化系統的技改投入
調度自動化運行過程中,一旦在常規檢查或管理時發現共性問題,要及時、迅速的制定針對性的防范措施。除此之外,還要不斷進行深入研究,運用新科技,對自動化系統存在的弊端及時進行改進。同時在進行電力設備采購時就要注意設備的質量,在施工時還要做好一系列的施工相關工作,電力設備的驗收與參數檢查對比等。
電力設備在運行過程中要積極改善其運行環境,定期對電力設備進行檢查和巡檢,電力設備運行過程中的數據信息要及時進行備份,數據的備份、備品等都需要制定相關的制度確定其順利實施,對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要積極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處理,對于運行中出現的不良設備,要及時進行停用并更換,最可能的減少由于電力設備自身原因而導致的安全故障。
3.2 建立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規避風險
電力系統調度控制在具體工作時,僅依靠調度人員的熱情是難以有效搞好工作的,要建立一套符合實際情況、健全、完善的監督機制和考核系統,通過建章立制,明確責任,做好事事有章可循,使每個調動工作人員都有“制度就是高壓線”的意識,只有這樣,才能增強責任意識,最終提高工作效率。
強化制度對現場工作的檢查和監督,及時發現運行過程中異常狀況并進行針對性的處理,盡量避免出現形式主義,減少新型管理模式下的漏洞,明確個人制度,逐步實現由人為控制向制度控制的過度,從根本上避免出現通過技術裝備代替現場管理的現象。
健全和完善運行值班等規章制度,盡量避免出現習慣性的違規情況。就技術措施而言,要嚴格按照“嚴、細、實”執行“三票兩制”,要堅持調度命令預發制,凋令復誦制等,對調度過程嚴格考核,對于復雜、大型的調度操作,必須要經過工作組班長、分管所長的審核才能進行;對調度存在的危險點要進行深入仔細的分析和預控,對每項工作可能存在的危險點進行分析,針對具體情況要采取具體可行的應對措施,確保工作能真正落到實處。
3.3 提高調度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
電力系統的調度控制工作能否順利實施,與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息息相關,因此,要減少調動控制工作中的安全風險,必須要提升調度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
首先,要重視提高調度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加強對此方面的培訓,采取定期的技術測試和培訓,對技術遺漏點及時進行彌補;
其次,除了要重視調度工作人員的實踐技能外,還要重視他們的理論水平,既要讓他們掌握調度控制工作中的常見問題,還要對其方法原理具有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最后,要提高調度控制人員的心理素質,培養他們良好的耐心,認認真真、踏踏實實的最好安全防護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危險。
4 結 語
總之,電力系統的調度控制是確保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關鍵,有效規避調度控制風險能確保電網的可靠運行。
然而,電力系統的調度控制工作是一項長期、復雜持久的工作,根據相關統計數據可知,調度工作安全風險的發生多數是由于人為因素導致的,如誤調、誤操作等,對這方面的安全風險因素要總結教訓,加強管理,不斷完善和健全制度,最大限度的降低風險,切實做好電力系統調度控制中的安全風險防范工作。
參考文獻:
[1] 孫靜.試論電力調度運行中的調度安全風險及防護策略[J].通訊世界, 2014,19:36-38.
[2] 羅芳杰.電力調度運行操作中的調度安全風險及防護措施[J].山東工 業技術,2016,01:89-91.
[3] 廖勇傳.電力調度安全風險的防范措施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2014,36:45-47.
[4] 趙剛.關于電力調度運行中的調度安全風險及防護措施[J].建材與裝 飾,2016.15: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