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丹青
摘 要:智能電網建設與調控一體化是電力系統的發展趨勢,文章首先闡述了智能電網建設與調控一體化發展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智能電網建設與調控一體化的特點及主要功能,最后提出了智能電網建設與調控一體化建設的具體策略,希望能為智能電網建設與調控一體化建設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城市軌道交通;CBTC;無線干擾;無線通信技術;移動閉塞信號系統
中圖分類號:TM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6)27-0101-02
隨著科技生產力的持續發展,新型能源不斷出現,資源結構正在發生急劇變化,風能、核能和太陽能等作為環保資源,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在發電中占據的比例逐步增加。電力使用者和市場、電網的關系日益密切,傳統的電網架構難以滿足現代化發展的需求,亟待進行轉型。
目前國內大部分電力管理系統都采用智能電網,然而管理系統和運行模式不能適應,科學管理和調控要求無法滿足要求,必須改進配電網的運行模式,以確保智能電網的平穩運行,因此,必須要實現智能電網建設與調控的一體化?;诖耍P者對智能電網建設與調控一體化進行研究。
1 智能電網建設與調控一體化發展的必要性
1.1 能優化人力資源配置管理
智能電網建設和調控一體化發展能實現變電站運行操作、遠方監控的徹底分離,通過規范的用工管理,不僅能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工作效率,還能精簡機構,通過建立一體化的運行管理體制,減少管理層級、精簡機構人員,實現配電網人力資源的最優化配置。
1.2 以人為本、科學統籌調配
智能電網建設和調控一體化建設能實行工作人員的集約化管理,為電力部門工作人員提供良好的條件和環境。尤其是電力設備在啟動、停送電操作時,能夠根據電力系統的實際情況統籌調配和安排工作人員,極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伸`活的安排工作人員在運行維護、倒閘操作、設備巡視等方面,不僅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還改變了傳統的忙閑不均的狀況。
除此之外,不定期對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綜合能力進行培訓,能有效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1.3 提升工作效率,信息傳遞“零距離”
智能電網建設和調控一體化能實現電網調度和設備監控同時進行,不僅能及時有效的獲取和處理配電網的信息,還能極大的減少信息的沉淀和誤判,在這種情況下,一旦發生故障,能為故障處理和判斷爭取到寶貴的時間。智能電網的建設和調控一體化能實現電網信息的“零距離”傳遞。傳統的故障處理要通過調度、監控、調度等方式來實現數據信息的傳遞,而實現一體化后,通過整合、流程優化等,能實現調控雙方的同臺辦公,使得故障信息能在第一時間迅速傳遞給調度,對故障數據信息的處理也能第一時間發出指令,極大地縮短了故障的處理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2 智能電網建設與調控一體化的特點及主要功能
智能電網建設和調控一體化建設具有下述基本特點。
2.1 智能電網建設與調控一體化的特點
2.1.1 實時性
智能電網建設與調控一體化的實時性體現在下述兩方面:
其一,智能電網建設與調控一體化以廠站遙測、遙信等技術為基礎,能實現對電力系統運行數據信息的即時收集和整理,并及時將其傳遞到電網數據庫信息中去,確保工作人員通過及時、準確的了解數據信息對電網的運行狀況實時監控;
其二,系統能夠確保遙控指令及時、準確的響應,迅速實現數據信息的傳播,進而實現對調控指令的控制和執行。
2.1.2 開放性
智能電網建設和調控一體化是一種以框架結構體系為基礎,構造一個兼容性較強的平臺,該平臺同時還允許第三方計算機軟件的接入,進而實現電網數據信息、數據庫和通訊系統的密切連接。
2.1.3 系統性
智能電網建設和調控一體化系統性具體表現在下述幾方面:
第一,一體化系統能實現對電網網架和變電站的實時監控,一旦電網在運行過程中發生異常狀況能及時進行報警;
第二,一體化系統通過對電網數據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能對電網的運行狀況進行評估和判斷,對潮流進行分析,進而客觀衡量和判斷電網運行的可靠性,最終全面分析和掌握電網的整體運行情況;
第三,一體化系統通過對收集到電網運行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整理,能給出針對性的信息反饋,工作人員根據反饋到的數據信息,對電網的運行狀況進行準確的判斷并作出正確決策,提高電網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2 智能電網建設與調控一體化系統的主要功能
2.2.1 實時監控及智能告警
智能電網調控一體化系統的重要特點之一是電力系統運行數據信息的實時傳送與分析,調度管理人員獲得數據信息后能及時了解電網的實際運行狀況。
要實現此功能,在一體化系統設計時要考慮如下應用:
第一,電網運行實時監控。電網運行過程中要對其運行狀況和二次設備的信息進行全方位的檢測,實現對電網監視全景化;
第二,變電站集中監控。通過設計要實現對無人值守變電站的全面、集中監控,如故障信號顯示、遠程控制與調節、防誤閉鎖等;
第三,智能告警。此功能能夠實現告警信息的在線處理,并將不同類型的信息進行分類和管理,通過屏幕顯示為電網提供全面的告警提示。
2.2.2 網絡分析
此項功能是通過收集到電網運行的實時數據對電網的運行狀況進行準確的分析和評估,具體包括下述幾方面:
第一,狀態估計。通過對收集到數據信息的量測的估計值進行求解,并以此為依據進行不良數據檢測,并為其它功能提供需要使用的數據;
第二,潮流分析。根據數據信息使用者的實際狀況在電網模型上進行投運數據設置,然后實現對潮流的計算,使用者可依據數據計算的結果對電網的潮流分布變化狀況進行分析和判斷,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必要的調整。
第三,安全分析。根據調動人員的具體要求,對各類異常信息進行組合,對故障組合進行自定義,以便準確顯示對應的故障結果,根據故障結果能有效判斷故障的危害程度并將其告知給調度員,以便能為故障的處理提供有效的依據。
3 智能電網建設與調控一體化建設的具體策略
3.1 制定電網管理的統一模式和標準
對電力系統來說,實施智能電網建設與調控一體化是一項系統化、科學化的工程,因此必須要將配網管理的模式和標準進行統一,制定統一的參考標準,為實現配電網的互換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提供必要的基礎條件。
電力企業在構建配網調控一體化的過程中,還要實現人與電力設備的高度融合,隨著國家要求綠色電力的出臺,電力系統要在綠色事業中做出巨大的努力,如電力主網的變電設備、輸電電纜等若在運行過程中出現問題,必然會對經濟造成一定影響,為了避免這種故障的發生,要確保主網運行時電力設備的安全和穩定,必須要事先制定相關的標準和要求。
3.2 服務器整合升級優化
智能電網建設與調控一體化需要進行服務器整合升級優化,具體包括服務器集中、物理整合、數據整合和應用整合四個步驟。
第一,服務器集中。服務器集中是在整體結構保持不變時,將現有的服務器在其他重合重新配置,可將中心地點進行合并,減少物理數量,降低運營成本;
第二,物理整合。物理整合是指采用功能強、容量大的服務器替換較小的服務器,這樣既能有效的提高使用效率,又能改善容量。同時隨著管理性和擴展性的提高,能減少維護升級等方面的運營成本;
第三,數據整合。通過服務器的集中和物理整合,將現有的數據信息進行合并,實現數據信息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第四,應用整合。應用整合通常包括下述兩種方式:統一體系結構的混合負載和多個負載;不同體系結構的混合負載和多個負載。
3.3 定期培訓,優化人員配置
智能電網建設和調控一體化對調控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隨著一體化的持續進行,新知識的學習成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首先,根據專業技術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術能力,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
其次,要做好調度和監控人員的優化配置,不同崗位人員之間的溝通要順暢,以確保電網的安全、可靠運行。
3.4 加強監控,確保信息暢通
要加強對電力系統的監控和調控,要對電網運行過程的數據信息進行實時監控,一旦數據信息發生變化,要對其進行詳細的分析、研究和篩選,對誤報的信息要及時進行清除,以實現信息的現代化管理,確保數據信息的暢通。
4 結 語
總之,隨著科技生產力的快速發展,電力系統智能化獲得了巨大的發展,智能電網建議與調控一體化為傳統的電力系統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智能電網建設與調控一體化發展不僅能實現電力系統的智能化控制,還能極大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統一的調控流程、高素質的工作人員和高效的管理模式,為確保配電網提供高效、安全、穩定的電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杜貴和.智能電網調度一體化設計與研究[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 2014.15:65-67.
[2] 郭瑩.淺談智能電網模式下的配網調控一體化[J].科技創業家,2015 (21):121-122.
[3] 焦紅紅.論智能電網調控一體化對電網運行帶來的影響[J].企業家天 地,2013.10.88-91.
[4] 張海.基于智能電網的電力調控一體化探討[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 2013,(16):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