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潔
摘 要:發展異地互動式旅游養老市場對于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及增進文化交流有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會闡述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的相應發展現狀,并對發展存在的問題予以探究,提出促進其發展的優化建議。
關鍵詞:老齡化;養老保險制度;異地養老;旅游養老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6)27-0134-02
1 概 述
所謂異地互動式旅游養老市場指的是把適應老年旅游市場需求的旅游資源全部整合起來,通過一種有效合法的機制和各個養老機構的授權實行一個對接,各個養老機構之間相互交換客戶資源,相互組織老年人到外地進行休閑度假、旅游觀光、候鳥安居,讓老年人在不增加很多財務負擔的情況下進行旅游養老。
2 我國養老市場存在的問題分析
2.1 養老保險覆蓋范圍小
我國養老保險覆蓋范圍小的主要原因有:①作為發展中國家,發展產業主要是以旅游業為主,故而其面對的養老環境和養老方式依然需要不斷探索;②我國整體的老年人占比相對比較小,在這樣的現狀中,普通民眾因為觀念影響、周邊現狀的影響等,對養老保險的重要性認識不足;③以企業為單位的養老保險繳納水平不高,這主要是受到我國多以中小型企業為主,在建立健全勞動合同相關條件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2 個人養老的傳統觀念濃厚
在傳統的養老觀念中,主要是頤養天年,含飴弄孫,和平安靜。但是我們認為60歲退休的老年人,特別是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現代醫療科學發達的現代中老年人是一個錯誤的觀念。回顧歷史,對于養老的觀念,很容易就會發現在中國傳統的養老文化里,“父母撫養子女”,以及“子女贍養父母”被認為是完全合理的義務,特別是“養兒防老”這種傳統的養老觀念,根植于人們觀念中已有世世代代之久,大大的影響著未來人們的養老價值觀。
2.3 社區難以發揮養老保險投保職能
社區依然有著對養老保險進行統籌的義務和責任,實際上,我國的大部分社區在其社會保障制度方面依然處于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或者是零水平。
從社區的調查來看,社區工作人員主要是基于社區委員會或者街道辦事處的整體領導下,以接受任務和完成任務為主。
在統籌日常管理過程中,關注到的總是眼前能夠看得見的諸如文化建設、社區管理建設以及社區治安的管理。
在老年人群體中,以提供福利為主的社區建設為主,并且普遍認為,給予老年人的社區福利便成為老年人在日常活動懂最大的額外養老福利。
3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異地互動式旅游養老市場
SWOT分析
3.1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發展異地互動式旅游養老市場的 優勢
3.1.1 緩解社會養老壓力
目前,我國已經慢慢進入到了老年社會,社會養老壓力越來越大,緊跟著而來的就是很多的社會問題,醫療、交通、衛生等等,異地互動旅游式的養老方式可以幫助社會緩解養老壓力,正好可以迎接現代社會需求。
3.1.2 減輕大城市醫療壓力
目前,很多大城市的老年人在年老之后,依然生活在大城市里,一方面,大城市過快的生活節奏,污染的社會空氣并不適合老年人的生活;另一方面,大城市過多的養老人口,使得大城市的醫療衛生條件被嚴重占用,不能夠獲得足夠的養老環境,于是使得大城市的養老問題不斷尖銳起來。
而異地互動旅游式養老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使得有能力的老人選擇異地養老,可以將大型城市的醫療衛生基礎設施的壓力有所緩解,充分利用未開發地區的醫療衛生養老設施。
3.1.3 異地旅游式養老可以彌補社區養老不足
異地旅游式養老模式比敬老院養老模式能更加符合老年人的心理需求。關于這點的研究國內部分學者已經做了探究,中國社會子女養老是一種非常典型的社會心理需求模式,在現代社會,雖然很多的老人選擇了養老院的養老模式,但是在具體的老年人生活心理上其實是非常難以接受的,往往有的老人會產生一種羞恥感或者是子女不愿意贍養自己的感覺,在這種情況下,異地旅游式養老剛剛好解決了這一問題,就可以使得子女在看望老人的時候獲得很好的休息,另一方面,也打消了老年人的這種心理顧慮。
3.2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發展異地互動式旅游養老市場的 劣勢
3.2.1 適應群體有局限
總體而言,我國的養老保險水平依然處于一個相對不穩定和不均衡的水平,這樣的現狀在世界都是一個特例。
作為一個新型老年國家,在當前的經濟水平日趨高漲的情況下,整體的社會企業的營業收入依然以為數不多的造船工廠以及港口碼頭等大型企業為主。
所以,在我國養老保險的群體比例當中,國有企業的比例遠遠高于其他的私營企業。同時,在已退休的企業職工中,養老金的發放也是呈現與之成正比的一個態勢。
3.2.2 保護體系不健全
老年人是社會的一種特殊的弱勢群體,需要更多的關照和愛護,但是異地旅游式的養老模式往往使得突發疾病的老人沒有辦法獲得及時有效的幫助,所以從安全保護體系上來說還有很大的缺陷。
3.3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發展異地互動式旅游養老市場的 機會
3.3.1 符合我國的社會化養老需求
異地互動式旅游養老模式十分地符合目前解決我國養老問題的解決需求,加之我國越來越多的養老問題凸顯出來,這種模式可以預見將會發生極大的轉變與發展,未來有著很好的發展前景。
3.3.2 養老市場產業鏈發展機遇
目前,異地互動式旅游養老模式被多個地區充分的重視與嘗試,在此情況下,可以幫助我們的政府部門獲得更多的支持案例、可能性、完善性,于是隨著發展的完善,這種養老產業將會朝著集旅游、休閑、養老、醫療、養生等等各方面為一體進行統一化發展。
3.4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發展異地互動式旅游養老市場的 威脅
3.4.1 資金不足
目前,老齡化在我國越來越嚴重,養老金支付壓力變得逐步增大。但是,一方面,由于國家遲遲沒有相關的政策出臺,導致當地政府將機關和完整的融資機構已經暫停了養老保險的實施,使得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人數大幅度的減少。但是異地互動旅游式養老模式卻沒有這一狀況的出現,異地互動旅游式養老模式需要養老人員有較為充足和穩定的養老金支持,如果不能夠很好地對其進行支持的話,往往會產生很多的資金不足問題。
3.4.2 觀念落后
異地養老難免也會受到風俗習慣的影響,特別是在崇尚安土重遷,天倫之樂,并以家庭養老為主的中國來說,要實施異地養老必然會受到傳統文化的阻礙。而且各地方語言、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優待政策等方面的不同也容易使老年人容易產生一種陌生的感覺。老人心里會對此感到極大的落差和不舒心。
4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異地互動式旅游養老市場發 展的對策建議
4.1 加大對異地互動式旅游養老的宣傳力度
在我國建立完善統一的的基本養老保險體系是不可阻擋的未來發展趨勢,要想進一步對異地互動式旅游養老進行發展,現在必須要打破現在的體制的影響和以前的觀念的束縛,打破來自輿論的壓力,加大對相關理念的宣傳力度,讓人民看到異地互動式旅游養老改革的重要性,以及改革之后帶來的各種有利條件,保證養該改革順利進行。
4.2 拓寬籌集籌措資金渠道
充足的資金來源是改革成功的物質基礎,拓寬籌措籌集資金來源,保證國家財政收入有一定的盈余并且不斷積累,調整國家財政支出和收入結構,國家、單位、個人三方共同負擔養老保險儲備金,減小國家財政、企業、個人所承受的風險,這樣使得養老保險的費用來源更加穩定,也使得異地互動旅游式養老模式的推廣有較為充足的資金保障,穩定其發展需求。
4.3 積極推進立法工作的實施
我國針對異地互動式旅游養老保險的立法工作進行的相對遲緩,各地對養老制度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但均沒有與之相關的法律條文的支持和維護。
建立科學合理的社會保險法可改善人民生活狀況,保證喪失勞動力人群維持正常生計,建立相關法律是維護不同崗位職工均有權利參加社會保險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有效保障。法制部門盡快推出全國不同地區統一的養老保險法律體系,是實現異地互動旅游式養老模式發展推廣工作的重中之重。
4.4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建設
政府應該要多鼓勵多樣化養老,在異地養老金上給予支持和引導,從政策和法律法規上給予優惠和保障。要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一個不同的異地養老的網絡,打破地區與地區之間的壁壘,從過去單一的傳統的養老模式,轉變為動靜結合的養老模式。
參考文獻:
[1] 劉偉,陳鵬.我國異地養老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 院學報,2012,(03).
[2] 姜向群,季燕波,常斐.北京市老年人異地養老意愿分析[J].北京社會科 學,2012,(02).
[3] 王盼.武漢市常住居民的異地養老意愿實證分析[J].華中師范大學研 究生學報,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