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元鳴
多媒體是一種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它能使形、聲、色、動、靜發生變化,向學生展現具體、形象、直觀、聲畫并茂的視聽材料,充分調動學生的多感官參與學習。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使學生快速、高效地獲取知識,發展思維、形成能力。因而在突破教學重難點,提高課堂效率,激發學生興趣方面有顯著的作用。《新課程標準》指出:“現代信息技術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目前,多媒體教學在農村的教學中的應用已成為廣大教師的一種教學手段,使廣大教師能夠很好的利用多媒體這種現代設備來完成數學教學。因此,作為教育的內容及方式也必須隨著改變,同時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我在教學時使用多媒體的體會,本文就數學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應用談談個人看法。
對于我們農村的小學來說,多媒體是一個新事物,如果在教學活動中容易使用不當,要恰當地使用它,要注意以下兩方面。
一、忌走馬觀花 喧賓奪主
由于多媒體呈現信息的速度快,容量大,教師容易不自覺地加快課堂教學的節奏,因而把課上成了“走馬觀花”式的教學。此時,教師要適當地“停一停,頓一頓”,讓學生有時間“想一想,思一思”。
教師應當根據每節課的教學目的和任務,在最需要的地方適量,適度地用活多媒體。有些教師嘗到多媒體的甜頭,一味追求多媒體的作用,不深入鉆研教學內容,隨意用多媒體。不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的地方,也讓多媒體唱“主角”。由于小學生的大腦皮層對興奮的抑制能力較弱,在利用多媒體教學中,采用過多的影音來輔助教學,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數學課件的制作中,一些教師為了使學生產生興趣,往往追求背景設計的華麗,有時還插入與教學內容不相關的動畫,同時頻繁跳轉切換畫面,甚至還配上與教學內容不相關的大段標題背景音樂,這種只求裝飾不求效果的課件,結果導致學生的注意力遲遲不能集中到需要關注的蘊含著潛在數學內容和關系的對象上。本想吸引學生,實際卻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到教學中來,對于教學內容的深層次內涵反而理解不深,影響了對整體教學內容的掌握。
二、忌情有獨鐘 弄巧成拙
有些教師瞄準多媒體出圖迅速,畫面富有色彩及其化靜為動的功能,對多媒體“情有獨鐘”,所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都做在電腦中,動靜畫面泛濫成災。有時候,往往是過分強調了學生的形象思維,而忽視了抽象思維的訓練。
隨著多媒體在教學實踐中應用越來越廣泛,制作也越來越精致,使多媒體課件在聲音,文字,圖畫,動畫方面更加出色。一方面把學生牢牢吸引住了,另一方面,部分學生的注意力就停留在此,對所學內容反而不感興趣。
三、忌越俎代庖
適當的選用多媒體教學,有利于教師課堂水平的發揮,但多媒體不能代替教師。盡管有些多媒體有一定的趣味性,吸引力,但真正使多媒體產生趣味性,吸引力和激勵作用的是使用多媒體的教師。俗話說得好:“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操作,實踐是獲取知識也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方式。教學中,教師切不可“越俎代庖”借助多媒體擱淺了學生的雙手。
本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是這樣用多媒體的。
一、使學生的認識更加形象 激發學習興趣
現代認知心理表明:一副形象的畫面,一組動聽的聲音,一段動態的場景,往往可以誘發認知對象產生強烈的熱情。同時這些情境可以成為思維活動的向導,從而牽動著人對認知對象的想象。數學教學中有很多內容適合于進行多媒體教學:例如立體圖的展開問題、平移問題等等,另外,在回放“活”的生活經驗時,學生在生活中經常會接觸一些與數學有關的現象,在對這些現象做出解釋的過程中,如何提取重要的信息及排除生活多變的干擾因素,運用多媒體課件的手段顯得尤為突出與必要。例如:北師大版三年級(一天的時間)片斷創設情境,導入部分:兩個好朋友約好了在八時見面,雙方都按時到了預定的地點,卻沒有見著面,為什么?方法1:教師僅用語言表達進行展示。師:你知道他們為什么沒有見著面嗎?生:老師,可能他的表走不準了……生:可能睡過頭了……生:記錯地點了,或者離得挺近的,卻沒有看見。……方法2:課件輔助:創造了完整的情境,并適時加上點鐘顯示8時,及早晚自然情景的變化。師:你知道他們為什么沒有見著面嗎?生:他們對8時的理解不一樣,一個是早上,一個是晚上的!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對感興趣的事物總是愉快地去探究。因此,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尤為重要。多媒體手段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積極情緒。教師巧妙地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奏好了這堂課的“序曲”。這對于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整節課的順利進行敲響了動人心弦的第一錘。利用多媒體網絡的豐富資源和綜合效應,創設集聲像、音效于一體的適宜情境易如反掌,學生如身臨其境,探究的興趣很快被激起,激活。有了興趣,學生就能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運用多媒體教學,優化教育情景運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由于小學生有意注意時間短,持久性差,往往影響到課堂學習效果,所以為了改變這些不足,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對數學的向往,培養良好的數學興趣和愿望,在數學教學中是很重要的。在課堂教學中,媒體是教學信息的平臺,是傳輸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因此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的課件不僅用來傳遞教學內容,而且還會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由點及面,由抽象到形象,由靜態到動態,使學生的感受!視覺形成鮮明的時空印象,動畫技術,音像剪輯和粘貼組合技術,化靜為動,學生能身臨其境,在強烈逼真的情境中發展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在教學角的認識時,由多媒體課件演示鐘表、扇子、紅領巾等;然后去掉屏幕上的實物畫面,只留下閃爍的角,并配有聲音說:“同學們,你們認識我們嗎?我們都是角!”這樣既有利于學生多方位、多角度的觀察,又有利于學生抽象感知角,激發學生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