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菊 劉雅星
摘要:圖書館員職業素養是圖書館服務質量的重要保障之一。從職業道德規范的確立、職業能力評價模型的建立和職業能力量化后的績效考核這幾個方面,研究國內外圖書館員職業素養的研究進展,預測未來國內該領域的研究方向,指導圖書館職業素養的下一步研究工作。
關鍵詞:圖書館員;職業素養;研究進展;績效考核
1.緒言
圖書館員作為圖書館中除館藏、設施設備外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對圖書館的服務質量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國內外,都把圖書館員崗位放在一個職業層面來看待,對館員的職業道德的探討也在進行中。
1.1背景。阮岡納贊提出圖書館五定律中的前四條定律都是針對圖書館與用戶之間的關系而言。在傳統的圖書館服務中,館員往往是圖書館與用戶信息交流的門戶,館員的職業素養在很大程度上都影響用戶對圖書館的利用和評價。用戶及其對圖書的利用是圖書館的重要職能,而目前圖書館的職能主要是通過館員對用戶提供服務來實現的。一些對館員的能力的評估體系和評價模式都相繼被提出。那么,新時代又賦予了圖書館員什么樣的職業要求呢?
1.2研究意義。通過對圖書館員職業素養的研究,提出新時代對圖書館員的職業要求,指導館員在工作中更好的為用戶服務,滿足用戶的不斷增長的需求,實現圖書館的社會職能,推動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2.國內外研究現狀
2.1國外研究現狀
2.1.1職業道德規范提出。美國圖書館協會早在1939 年就發布了《圖書館員道德規范》(Code of Ethics for Librarians),對圖書館員從道德層面進行規范約束。隨后,《美國圖書館事業發展12條宣言》指出:“圖書館是改變社會不公平現象的基地”。圖書館員只有認清當前圖書館的使命,并努力踐行,才能做到“不辱使命”。既圖書館員要努力實現圖書館提供服務的公平性。
2.1.2評價模式的產生。提出圖書館員主要職責是為用戶提供服務,那么對圖書館員的職業素養的評價,則歸根于對用戶所提供的服務的質量評價。通過用戶對服務的滿意度的量化來對服務質量進行評價。1988年,美國服務市場營銷專家Parasuram an A 等人根據“全面質量管理”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出了SERVQUAL評價模式。這是一種通過面向用戶的問卷調查方式的評價模式,它將服務質量歸結為5個屬性,通過利用22個指標對這5個屬性進行評價,來確定服務質量的高低,這5個屬性分別是:(1)可靠性,即獨立和準確完成承諾服務的能力;(2)響應性,即愿意幫助顧客并提供快捷服務;(3)保證性,即工作人員的知識、禮儀以及激起信任和信心的能力;(4)移情性,即關心、注意顧客,并提供個別服務;(5)有形性,即物理設備、公共設施以及員工的外在形象。在調查問卷中,用戶的選項不是簡單的滿意、較滿意或不滿意,而是要求用戶對每一個問題給出3個值:期望值、實際感受值和最低可容忍值。通過這3個數值來進行評分,評分按1~ 9級的標準測度,1表示最低級,9表示最高級。
2.1.3評價模式的修正。到了20世紀90年代末,為了形成通用的實用型圖書館服務質量評價體系,針對可靠性和移植性對原有的SERVQUAL進行修正。美國研究型圖書館聯合會(ARL)根據圖書館的特點,融合SERVQUAL的質量方面和在用戶調查中發現的質量方面而發起的LibQUAL + TM評級體系較為突出。從1999 年開始到2004年,LibQUAL + TM 經過了5個階段的實驗,參與實驗的各類圖書館400余所。經過綜合分析大量調查結果,在它的第4輪實驗中形成了由22個指標3個質量方面構成的體系,對圖書館服務評價具有很強的適用性。
2.2國內研究現狀
2.2.1職業道德準則。2002 年11 月15 日,中國圖書館學會正式向社會發布《中國圖書館員職業道德準則(試行)》。2008年10月28日,中國圖書館學會正式發布了《圖書館服務宣言》。這是全體圖書館員向全社會的承諾,同時,作為中國圖書館界的第一個行業宣言,標志著中國圖書館界對圖書館行業認識進入一個新的領域。宣言中分別對圖書館的社會職能、使命、圖書館服務基本原則和圖書館服務的目標都作出明確規定:圖書館的社會職能,是通過系統收集、保存與組織文獻信息,實現傳播知識、傳承文明。現代圖書館秉承對全社會開放的理念,承擔實現和保障公民文化權利、縮小社會信息鴻溝的使命。并確立了對社會普遍開放、平等服務、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
2.2.2圖書館員意識探討。對新時代圖書館員應具備的素質進行了激烈的討論,下面就幾種主要的觀點進行簡單描述。路一等人提出了圖書館學五意識說,從知識管理、信息處理、創新、學習和服務方面對館員提出了相應的要求。田儒會則對圖書館員的意識進一步細化,提出了使命意識、服務意識、全局意識、問題意識、發展意識、創新意識、效能效率意識、技術意識、量化意識、行動意識十意識說。此外,黃梅雪在《重慶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員素質之我見》中對公共圖書館館員提出了三方面要求。
2.2.3績效考核。對圖書館員進行績效考核,就是要把圖書館員的職業素養的考核與其工資相關聯,使得圖書館員的職業素養要求落實到日常的服務工作中。這是對館員職業素養的要求的量化和嚴格執行。國內目前,周懿瓊、劉凱、李玉萍對館員的績效考核進行研究,模型的建立。該考核體系是為了真實報告圖書館效益目標與達成,并在薪酬或者工作發展上給予員工回報。
3.未來研究方向
3.1職業道德規范更明確。2003年3月,中國圖書館學會頒布了《文化行業國家職業標準圖書資料業務人員》,其中對圖書資料館員、估計人員、文獻修復師做了相關職業規定。但是到目前為止,針對中國圖書館員還沒有形成完善的圖書館員職業資格認證制度。而美國的分等級制、雪學歷制、考試制都已經較為完善。英國、法國、韓國等都有自己較為完善的體系制度。
3.2評價模型進一步修正完善。目前出現的評價模型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圖書館員的職業素養,但是在數字化圖書館時代這些評價模型還有待完善。以形成通用的圖書館員評價模型,實現對更多圖書館員服務質量的準確評價。
3.3量化圖書館員能力實現績效考核。對圖書館員職業素養研究的最終目的就是提高圖書館的整體服務質量。就圖書館工作人員而言,不管是明確的職業道德規范,還是完善的圖書館員能力素養評價模型,都不會是其提高自身職業素養的直接動力。因此,量化圖書館員能力,并形成相應的績效考核機制顯得十分必要,這將是圖書館員提高自身職業素養最直接最有效的動力。績效考核機制的完善將會使得圖書館員的工作規范化、有效化和實質化。最后,實現圖書館服務質量的提高,完成圖書館服務宣言的使命。
4.總結
圖書館作為一個信息服務機構,圖書館員的職業素養是衡量其質量好壞的一個中重要標準。對圖書館員的職業素養的研究顯得十分必要,將影響整個圖書館事業發展,對其起著促進作用。目前,圖書館員的職業道德意識已經日趨完善,對圖書館的評價模型(其中包括了對圖書館員服務的評價)也已初步建立并在不斷的修正完善過程中。對圖書館員能力的量化研究并將之作為績效考核標準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探討圖書館員職業素養的研究進展,有利于整體把握對圖書館員職業研究的整體現狀,從而指導該領域研究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參考文獻:
[1]施國洪,王治敏.圖書館服務質量評價研究回顧與展望LibQUAL+TM[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9,35(5):91-98.
[2]中國圖書館學會.中國圖書館員職業道德標準(試行),2002.11.15.
[3]中國圖書館學會.圖書館服務宣言,2008.10.28.
[4]路一.知識經濟時代圖書館員應具備的五大意識[J].圖書館學刊.2001(3):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