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萍
摘要:本文主要闡述了情報管理的內涵、情報管理的應用領域和情報管理的創新途徑,以期我國企業能夠依靠情報管理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情報管理;多樣化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國家和社會組織的發展離不開對信息資源的及時掌控,情報管理作為搜集、整理、利用信息的重要工作,國家和社會投入了大量的人才物力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情報管理對社會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情報管理的內涵
情報管理是指在進行情報資源搜集、整理過程中,對其進行開發和利用,以滿足科學技術、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有組織的計劃、控制、協調的工作過程。情報管理既需要對情報信息的管理,也需要對情報系統進行管理。情報信息管理主要是指對搜集、整理到的情報信息進行數據分析,以得出情報信息中所蘊含的規律、真相;情報系統管理主要是指對情報處理機構的工作進行協調管理,確保情報工作更加順利的開展。情報管理在社會各個領域都有應用,它之所以得到國家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是因為通過對情報信息的了解與分析,可以掌握事物的內在規律,從而將其轉化為最終的服務產品來滿足國家、企業或其他組織的發展需求。強制性和非強制性是情報管理的兩種手段,前者主要是指采用命令式的規章制度來進行情報管理;后者主要是指依靠科學化、人文化的方式來進行情報管理。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情報管理是各個組織謀求長久發展所必需要做的工作。
二、情報管理的應用領域
情報管理在管理學中占有重要地位,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競爭的日益加劇,各個組織機構在發展中都加強了管理工作,而情報管理也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現階段,情報管理的應用領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企業競爭情報
企業競爭情報是情報管理的一個重要應用領域,企業競爭情報主要是指對企業經營生產過程中的內外部環境進行跟蹤監測,使企業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優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劇和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企業越來越重視競爭情報的管理工作,并且花費了較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了競爭情報的研究上。企業通過建立競爭情報系統,可以對競爭對手、供應商、消費者乃至市場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和評估,這樣企業可以利用情報信息制定科學、正確的決策,從而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此外,企業管理層能夠依托競爭情報對市場有一個全方位的把握,及時發現和消除企業發展中所面臨的各類風險,同時還能夠發現新的或潛在的競爭對手,掌握競爭對手的經營戰略,從而制定出本企業成功的營銷計劃,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企業競爭情報是企業長久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本。
(二)知識管理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知識對促進經濟的增長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世界范圍內已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它推動了知識管理的產生。在情報管理體系中,知識管理屬于一個全新的領域,承載著信息時代情報管理的使命。在知識經濟背景下,企業間的競爭已逐漸由傳統的資金、規模的競爭轉變為知識、人才的競爭,知識管理是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一種重要管理方法和經營策略。知識管理是一種新的管理視角,是情報管理的一個重要應用領域,從某種意義上說,知識管理就是從知識所起到的基本作用出發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進行一個全新的審視,并將知識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知識管理的目標是構建一個知識共享的社會形態,將知識的作用和價值充分發揮出來,一個組織若要取得廣闊的發展前景,就必須具有較強的知識管理能力。目前,知識管理已獲得了廣大企業組織的認可,他們鼓勵員工之間相互分享知識信息,同時給予知識產權充分的保護,以此提高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使企業創造出最大價值。
(三)其他領域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情報管理除了在企業競爭情報和知識管理中具有重要應用外,它也開始逐步向其他領域發展,如信息經濟學、信息資源管理等,而且與情報管理相關的理論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如情報數學、情報經濟學、情報哲學等。近年來,信息服務業發展迅速,這使得情報管理的應用領域更加廣泛,而企業對情報管理的需求更加密切,企業的經營生產活動中很多事務都涉及到情報管理,如文件、資料、數據等信息的處理,情報管理一直貫穿于企業管理的全過程。
三、情報管理的創新途徑
在科學技術和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代社會,情報管理的應用領域和管理方式更加多樣化,企業作為情報管理的應用主體,必須要適應時代的發展,加強情報管理的創新,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可持續發展。具體來說,企業情報管理的創新途徑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機制創新
第一,建立以人為本的企業情報管理機制。企業員工的文化水平和業務素質是影響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國企業一直把經濟效益作為企業發展的重點,忽視了對員工的教育與培訓,而且福利待遇較低,很難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因此,企業要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尤其是知識管理,培養出企業發展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型員工。首先要在企業內部營造一個寬松的氛圍,鼓勵員工進行自我教育,通過不斷的學習來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并在日常工作中發揮出來;其次要積極組織員工參加學術科研活動,使員工了解最新最前沿的科學知識和與本職工作相關的學術動態,以此來提高員工的文化水平和業務素質;最后建立健全獎懲機制,充分激發員工的能動性和主動性,使其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開發和利用。第二,建立知識共享機制。知識管理要求各個員工將自身的知識積累積極主動的分享給其他同事,實現員工綜合素質的共同提高,同時對在工作崗位上創造出新型知識的員工給予適當的獎勵。知識共享機制還需要在企業中設立知識主管,他作為經理的助手要做好以下工作:了解企業的信息需求和行業的發展動態;保證知識庫信息的正常運行;做好企業各部門間的溝通工作,建立一個促進學習、知識共享的環境;做好企業信息的構建與更新等。
(二)管理創新
隨著互聯網和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知識管理作為企業信息資源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不斷創新管理方式,以快速獲取和綜合利用本企業所需的各類知識。企業知識管理主要包含兩方面工作,即顯性知識管理和隱性知識管理。顯性知識管理首先是對知識的整合,它主要是通過運用知識管理的理念和工具將企業各個部門的紙質文獻進行數字化處理,將其構建成為一個有序化的知識庫,如特色數據庫建設、文獻全文屬計劃建設等,一旦客戶產生了對這類信息的實際需求時,企業可以為客戶提供出最直接、最高效的知識信息服務。其次,顯性知識管理還要做到知識共享。企業之間要加強交流與合作,共同建立一個文獻信息資源互為補充、互為利用的信息服務平臺,依靠互聯網和計算技術實現信息資源的實時共享。隱性知識主要是指人腦中的知識,在企業當中主要是指員工的文化水平和業務素質,對隱性知識的管理就是要對企業員工的潛在知識進行深入的挖掘,將其隱性知識實現外化,從而滿足企業對知識信息的需求,推動企業的進一步發展。人是知識管理的核心,企業情報部門尤其是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要加強對企業員工隱性知識的開發和利用,將“人才第一”的觀念納入到人才培養的理念之中,運用權變管理方式對不同的員工進行個性化管理。
(三)服務創新
企業情報管理工作中知識管理是重中之重,企業通過知識管理可以實現知識的價值和服務的價值。因此,企業要加強服務創新,向用戶提供優質的知識服務。首先,在服務內容上要重視用戶的需求。企業在向用戶提供知識服務過程中要以用戶的需求為導向,依靠優質的服務內容解決用戶的現實需求。情報管理工作的服務創新在圖書館知識管理中最為常見,圖書館員要以用戶的需求為出發點,依靠自身的知識和能力對館藏信息進行加工,創造出具有特色的知識產品,為用戶提供出優質的服務內容。而其他企業可以根據本企業的特點進行服務創新,建立具有獨特價值的數據庫,滿足生產、科研的需要。其次,在服務方式上要實現專業化的垂直服務。以圖書館情報管理來說,知識信息的服務方式要以服務內容為依據,綜合利用多種信息技術,實現向用戶提供服務的網絡化和數字化,同時深入挖掘用戶的需求,向用戶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服務,不斷提高服務效率與效益。
綜上所述,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情報管理逐漸開始由國家轉移到社會組織,他們依靠情報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競爭優勢。社會各界只有做好情報管理的科研工作,加強情報管理途徑的創新,才能使情報管理更好的為組織服務。
參考文獻:
[1]高金虎.試論國家情報體制的管理——基于美國情報界的考察[J].情報雜志,2014.
[2]王知津,王秀香.面向企業管理創新的競爭情報管理模式設計[J].情報資料工作,2012.
[3]王道平,楊永芳,夏秀芹.企業情報管理工作的規劃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9.
[4]靳娟娟.情報管理的問題管理之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