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晨
(湖北工業大學,武漢 430068)
小微企業工業設計創新模式研究
劉晨
(湖北工業大學,武漢 430068)
小微企業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經濟發展的“新生力量”,其在提供勞動就業崗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技術創新以及促進和諧社會建設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文中首先對小微企業的發展進行了概述,然后重點介紹了工業設計協同創新模式、工業設計“產、學、研”創新模式,目的是促進小微企業工業設計創新活動的順利開展,為提升廣大的小微企業工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促進市場營銷活動的開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工業設計;小微企業;模式;理念
小微企業是微型企業、小型企業、個體工商戶、家庭作坊式企業等的統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以企業收入、人員以及資產等作為評價標準,可以將中小企業劃分為中型企業、小型企業以及微型企業三種類型,本文所研究的“小微企業”主要指的是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小微企業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經濟發展的“新生力量”,其在提供就業崗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技術創新以及促進和諧社會建設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前,小微工業企業已經廣泛地存在于紡織服裝行業、專用設備制造行業、化學制品制造行業、計算機行業、電子設備制造行業、金屬制品生產行業等諸多工業領域,促進小微企業工業設計創新是提升其服務性能、促進小微企業快速發展的必然選擇。可以說,工業設計創新已經成為提升小微企業產品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創新工業設計模式,對促進小微企業的發展、提升小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以及促進廣大的小微企業戰略發展目標的順利實現具有重要的意義。實踐中,小微企業工業設計模式的創新,可以采用以下兩種模式:
2.1 工業設計協同創新模式
(1)工業設計協同創新要素?!皡f同”強調的是通過系統內各個部分之間的共同協作,形成原本各個部分并不具備的新的特征、結構等,目的是達到“1+1>2”的效果。針對小微企業來說,在工業設計中采用“協同創新模式”有利于打破各個部門之間原本的人才、資金、流程、信息等流通不暢、配合不到位的情形,促進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取得單個“要素”所無法達到的整體協同效應的系統的過程。一般情況下,小微企業工業設計協同創新要素主要包括功能要素(比如,技術創新、服務創新等)、主體要素(比如,實施創新的小微企業等)以及內外部環境要素(比如,國家宏觀環境、政府政策、企業管理制度等)等幾個方面的內容,實踐中,小微企業在工業設計中應該將這些要素進行“協同”,打破各個部門或者企業之間的界限,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各個要素的作用,以推動小微企業工業設計創新活動的順利開展。
(2)工業設計協同創新模式的基本形式。小微企業工業設計協同創新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小微企業內部創新協同模式,該種模式主要是協同小微企業內部各個部門的資源而開展的,協同效率較高,各個部門之間的配合也較為緊密,是小微企業實施創新的主要模式;小微企業之間的協同創新模式,該種創新模式是小微企業與其它制造企業或者產業鏈上的上下游企業共同協作,在整個產業鏈上重新優化配置工業設計資源,形成一個新的工業設計產業鏈,設計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相對于企業內部之間的創新,企業之間的協同創新往往會擁有更為雄厚的資金、技術等資源,但是,企業之間的協同效率相對偏低;小微企業與其它“機構”之間的協同創新模式,由于絕大多數的小微企業資源相對比較有限,而且抗風險的能力也偏低,采取與其它科研機構、生產制造企業、高等院校等協作的方式,充分利用企業內外部的資源優勢,形成企業與其它“機構”之間的優勢互補,有利于降低企業工業設計及其創新的成本,提升小微企業工業設計的整體效能,該種工業設計創新模式具有比較良好的發展前景。實踐中,小微企業應該根據所處的行業特點、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科學地選擇工業設計的協同創新模式,避害就利,確保企業工業設計能夠最大限度地符合市場需求的變化,為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2.2 工業設計“產、學、研”創新模式
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會對科研活動、科研成果的轉化產生正向激勵作用,引導科研活動、技術創新以及小微企業的生產制造活動向滿足市場需求而發展,這就為小微企業在工業設計中實施“產、學、研”的創新模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小微企業工業設計采取“產、學、研”為一體的創新模式,比如,設計研究、產品企劃以及概念設計、工業設計競賽等等,充分利用教育科研機構的技術優勢、人才優勢,不僅能夠降低企業的科研成本、推動教育科研機構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而且還能夠促進企業自身、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可謂是“一舉三得”。工業設計領域的“產、學、研”合作與教育領域的“產、學、研”合作具有明顯的區別,工業設計領域的“產、學、研”模式要求技術創新必須要以“工業產品設計”為核心,即小微企業是“產、學、研”合作的基礎,教育科研機構所開展的技術創新、科研活動等等都必須以滿足小微企業工業設計需求、消費者需求為主導,比如,市場上對某種LED產品需求量比較大,首先就要求小微企業要對市場需求情況進行全面、系統地調研,并對市場銷售情況進行預測;然后,小微企業將LED產品設計需求提供給科研機構,再由科研機構進行研究、設計,促進小微企業工業設計創新活動的順利開展。與單純的協同創新模式不同的是,在這種“產、學、研”的工業設計創新模式下,小微企業與教育科研機構合作更為緊密,工業設計評價、標準測試、生產評價效率更高,質量也更加有保證,在小微企業實力相對有限的情形下,這是目前比較實用的一種工業設計創新模式。
小微企業工業設計創新蘊含著巨大的商機、發展潛力,但是,工業設計創新并不是一種快速、一蹴而就的商業“投機發展模式”,而是需要小微企業基于自身實力的基礎上,避害就利,開展工業設計創新,以為企業自身的發展確定新的利潤“增長點”。
[1]王敏杰.寧波企業工業設計現狀研究——基于190家企業的數據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03):41-44.
[2]陳羽,陳錦昌.促進中小企業工業設計發展的思路[J].江蘇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S1):86-88+91.
[3]朱煒.基于產業集群的中小企業工業設計創新模式研究[J].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學報,2013(04):72-76.
10.16640/j.cnki.37-1222/t.2016.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