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婉莉
(賀州市節能監察中心,廣西 賀州 542899)
工業能源利用狀況及節能對策分析
何婉莉
(賀州市節能監察中心,廣西 賀州 542899)
本文首先指出我國工業能源利用現狀中的做得好的地方,以及存在的問題,再指出出現工業能源利用問題的原因,在點出設計節能對策時應該關注的要點后,提出一些解決我國工業能源利用問題的對策,為有關人士提供參考。
工業能源;利用狀況;節能對策;分析
我國雖然工業能源的儲藏量大,但是從中長期看來,依然處于工業能源供應緊張的形勢下,合理地分析我國目前的工業能源利用狀況,有效地節約工業能源,是我國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保證。
2.1 好的方面
(1)工業能源結構的調整和完善:迫于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和環境保護的需要,近些年來,我國在能源結構的調整方面加大了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而且取得較為滿意的進展,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清潔能源在整個能源結構中所占的比重由2011年的4.6%升至2014年的9.2%[1],而其所占的比重也會隨著社會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加,以及清潔能源開發技術的進展而進一步得到提高。
(2)工業能源自給自足能力強:我國國土遼闊,自然資源充足,工業能源也相當豐富。根據我國國土資源部發布的相關文件,以及對我國的一次能源生產總量與消費總量進行對比后發現,我國在工業能源的生產上一直保持著較高的生產產量與生產速度;在一次能源的使用方面上保持著近9成的自給率,而且隨著能源探測技術和開發技術的進步,我國在工業能源的產量增長方面并不存在較大的壓力。
2.2 仍存在的問題
(1)工業能源利用效率較低,能源浪費現象嚴重:1)因工業生產中的設備和技術落后造成的能源浪費。2)工業生產過程不夠科學造成的余能和熱能的浪費。3)工業能源轉化效率低造成的能源浪費。
(2)工業能源利用和處理不當,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和破壞:有很多工業屬于高污染、高能耗的工業,比如鋼鐵行業、水泥行業以及電力行業等。有的工業企業不顧有關規定,不對這些工業垃圾的排放和處理進行嚴格的管理,造成工業廢物的排放量超標,對企業周邊的土地、水源、空氣等都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甚至威脅到周邊地區居民的生命健康。
(1)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存有缺陷。雖然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但是高耗能的工業依然占據較大的比重,工業生產所使用的能源依然以一次能源以及污染較大的能源為主。
(2)電源結構設計的不合理。在電力產業的發展中,火力發電依然占據著最主要的地位,風能發電、水力發電、核能發電等清潔方式發電占據的比重非常小。而火力發電屬于高耗能行業[3],在加上火力發電時不注重對多于熱能的回收使用,以及對燃燒能源后的垃圾的及時處理,就使得工業能源浪費的現象以及環境污染現象越演越烈。
(3)缺少相應的規模效應。如果想要改善我國的工業能源結構,就必須有相當大規模的以使用清潔能源,或者使用先進生產技術為主的工業企業,來對整個工業行業的發展起帶頭和引領的作用。但事實上我國這類企業的數量和規模很少,并不足以形成一定的規模,也就難以帶動整個工業行業能源消費結構的改善。
節省工業能源意味著需要借助于經濟、技術以及社會上的幫助,用不同的手段,對工業能源從生產到消費的整個過程,和各個環節進行控制和調節,以達到降低消耗,減少垃圾和污染物的排放,提高工業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1)以實現科學用能促進節能。那么在思考節能對策時,就要將科學用能作為其中一個重要的關注點。而科學用能指的是,借助于不同的科學技術,以及多樣的方式手段,利用化學能和物理能,提高對公工業能源的利用效率;安裝和配置相應的設備,對工業能源使用時散發出的熱能和余能進行及時的回收使用,降低額外能源的消耗;借助相應的設備,或者設計相應的防護與處理措施,及時控制和處理工業能源消耗后產生的廢棄物,降低廢棄物產生的量,減輕因使用工業能源造成的環境的對環境的污染。(2)以發展生態工業促進節能。在設計節能對策時,還可以考慮發展生態工業[4],重視開發和利用清潔能源,并將大力發展生態工業作為節能對策的關注點,注重技術的開發和使用;促使工業能源的充分轉化;盡可能地降低工業能源轉化時產生污染物的可能性等。將最大限度地利用工業能源、最大限度地減少能源的散失、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熱能和余能等,作為設計節能對策的目的。節約工業能源,降低生態污染,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生態工業。
(1)應用分布式能源系統,推動工業能源結構的調整。根據我國“十二五”規劃提出的要求,將分布式能源系統應用與工業能源的應用過程中,通過利用小型設備向工業生產時的不同設備提供能源,實現工業能源的靈活、節約、安全以及高效應用,降低工業生產時帶來的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實現節能和減排的目的。
(2)鼓勵技術進步和創新,推動工業的轉型升級。應該充分發揮出科技進步對節能的推動作用,加大對清潔能源研發的支持力度;鼓勵以工業企業為主體的自主創新體系的建設;以工業企業中創新型企業的建設和發展。支持相關企業和相關個人在污染控制技術、資源循環利用技術、高效節能技術、清潔能源和新能源[5]等不同技術方面的研發和使用,并及時將取得的優秀節能技術成果進行推廣和應用,以技術基部推動工業的轉型升級。
(3)規范能源管理體系,促進工業能源的合理使用。建立并規范相關的能源管理體系,將工業能源使用的各個環節,各個過程納入到管理體系范圍之內,有計劃,有標準地對工業能源的使用狀況進行檢查和管理,避免能源浪費現象的出現,節約工業能源。
鼓勵相關節能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推動工業產業結構的轉型和升級,并加強對工業能源利用的規范管理,以此提高工業能源的利用率,實現節能環保。
[1]程懷志.能源利用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現代制造, 2015(15):172-174.
[2]賀炳輝.程懷志.能源利用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現代制造,2015(15):172-174.[J].數字化用戶,2013(27):68.
[3]趙志軍,唐艷芬.北京工業能源利用狀況及節能對策[J].節能與環保,2006(11):24-25.
[4]徐建中.我國能源利用狀況和科學用能對策的思考[J].中國能源, 2008,30(04):41-45.
[5]李火銀,王亞博.我國節能現狀調研與對策分析[J].節能, 2013,32(06):4-7.
10.16640/j.cnki.37-1222/t.2016.21.034